【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石墨化多孔碳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石墨化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和由其制作的锂离子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开发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锂离子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装置,由电容型正极和预理化电池型负极组成,兼具超级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和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容器在充放电过程中,正极表面发生快速的离子吸附/脱吸附,而负极则发生缓慢的锂离子插层/脱插反应,正负极反应动力学差距较大,从而限制了器件的功率密度。另外,在锂离子电容循环过程中,负极电势会逐渐向高值移动,导致正极材料容量利用率降低,降低器件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设计具有长充放电平台的负极材料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开发出兼具高倍率性能和长充放电平台的负极材料是实现锂离子电容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关键。
[0003]石墨被广泛应用于商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传统石墨负极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多孔石墨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称取0.2g六水合硝酸钴,0.4g 2,7
‑
(3,5
‑
二甲基
‑
1H
‑
吡唑)
‑
1,4,5,8
‑
萘四甲酸二酰亚胺和0.1g环己二酸,溶解于3ml去离子水和2ml N,N
‑
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后得到混合溶液;(2)将所述混合溶液在100℃下水热反应12小时后,依次进行浸洗处理和过滤处理,得到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3)将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放置于管式炉内,在惰性气体气氛下由室温升温至900
‑
1300℃,保温2h,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碳化产物;(4)对所述碳化产物依次进行浸洗处理和过滤处理后得到酸洗产物;(5)对所述酸洗产物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所述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