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荧光图像获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荧光图像获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荧光染料都具有光致发光现象。荧光染料受到入射光的照射后,会吸收辐射能,然后发出比吸收波长更长的特征辐射,此时的辐射光线即为荧光。当入射光停止照射时,特征辐射也很快地消失。
[0003]荧光染料的种类很多,不同的荧光染料会与相应的蛋白质、核酸或小分子化合物发生特异性结合,这样荧光染料即与检测目标物形成了相应的复合物,通过激发相应复合物来获取荧光图像,即可通过测定该荧光图像的灰度值来得到相应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终采用内标法计算出检测目标物的浓度,这种检测过程被称为荧光检测。
[0004]目前,能获取上述复合物荧光图像的设备已经批量应用,但设备体积较大,价格也较为昂贵,阻碍了其在快速获取和恶劣条件下的应用。此外,在需要快速荧光检测的场合,往往需要通过提高荧光染料的浓度才能使得荧光图像被获取到,但该方法在最终检测结果中出现假阳性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荧光图像获取装置,能快速获取样本的荧光图像,便于最终完成检测目标物的浓度计算。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便携式荧光图像获取装置,包括安装架,其中的第一安装面与第一安装孔平齐,第四安装面与第二安装孔平齐,通光孔位于第四安装面下方的对应位置,第三安装孔与第四安装孔上下对应,第五安装面和第六安装面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荧光图像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其中的第一安装面(13)与第一安装孔(11)平齐,第四安装面(16)与第二安装孔(12)平齐,通光孔(19)位于第四安装面(16)下方的对应位置,第三安装孔(110)与第四安装孔(111)上下对应,第五安装面(17)和第六安装面(18)位于安装架(1)下端,第五安装面(17)和通光孔(19)位置对应,第六安装面(18)和第四安装孔(111)位置对应,第二安装面(14)和第三安装面(15)位于安装架(1)上端,第二安装面(14)和第一安装面(13)位置对应,第三安装面(15)和第三安装孔(110)位置对应,第一通孔(113)与第四安装孔(111)位置对应,第一安装面(13)、第五安装面(17)和第六安装面(18)均朝上布置,第二安装面(14)、第三安装面(15)和第四安装面(16)均朝下布置,第一安装面(13)、第二安装面(14)、第三安装面(15)、第四安装面(16)、第五安装面(17)和第六安装面(18)均与水平方向呈45度夹角且均安装有平面镜、分光镜或反射三棱镜;所述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中安装有激发光源,第三安装孔(110)和第四安装孔(111)中均安装有第一滤光片,安装架(1)包围在遮光壳(2)中,遮光壳(2)设有其中布置样本储柜(9)的第三安装孔(22)和其中安装第二滤光片(4)的第四安装孔(23),样本储柜(9)位于第三安装孔(110)和第四安装孔(111)之间且上下设有开口,第二滤光片(4)位于样本储柜(9)外侧和第一通孔(113)内侧,遮光壳(2)的开口端固定在安装座(8)中,安装座(8)中与第一通孔(113)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81),第二通孔(81)与固定在安装座(8)上的摄像头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荧光图像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架(1)包括第一上侧板(101)、第一下侧板(102)、第一水平隔板(103)、第二上侧板(104)、第二下侧板(105)、第二水平隔板(106)、底板(107)、顶板(108)、支撑板(109)和第三水平隔板(1010),第一水平隔板(103)的表面一侧设置有平齐的第一上侧板(101)和第一下侧板(102),第二水平隔板(106)的表面一侧设置有平齐的第二上侧板(104)和第二下侧板(105),底板(107)的一端与第二下侧板(105)下端的内侧固定,底板(107)的另一端与第一下侧板(102)下端的内侧固定,支撑板(109)垂直固定在第一水平隔板(103)和第二水平隔板(106)的结合处,支撑板(109)的上端与第二上侧板(104)的上端平齐,第三水平隔板(1010)布置在支撑板(109)和第二上侧板(104)之间,顶板(108)一端固定在第三水平隔板(1010)的上方,顶板(108)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上侧板(101)上端的内侧;所述第一上侧板(101)上设置有上下间隔的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支撑板(109)上固定有第一安装面(13)和第四安装面(16),第一安装面(13)的中心与第一安装孔(11)的中心平齐,第四安装面(16)的中心与第二安装孔(12)的中心平齐,第一水平隔板(103)上开设有位于第四安装面(16)正下方的通光孔(19),第二水平隔板(106)上开设有第四安装孔(111),第三水平隔板(1010)上开设有与第四安装孔(111)位置上下对应的第三安装孔(110),底板(107)上固定有第五安装面(17)和第六安装面(18),顶板(108)上固定有第二安装面(14)和第三安装面(15),第二上侧板(104)上开设有与第四安装孔(111)位置对应的第一通孔(113),激发光源包括第一激发光源(3)和第二激发光源,第一激发光源(3)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1)中,且朝向第一安装面(13)设置,第二激发光源安装在第二安装孔(12)中,且朝向第四安装面(16)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荧光图像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架(1)还
包括垂直固定在第三水平隔板(1010)上表面外侧的支撑柱(1011),支撑柱(1011)与第三安装孔(110)间隔设置,支撑柱(1011)的上端与第一上侧板(101)的上端平齐,第一水平隔板(103)、第二上侧板(104)、第二下侧板(105)、第二水平隔板(106)和支撑板(109)的宽度均相同,支撑柱(1011)和第一上侧板(101)的宽度相同且小于第一水平隔板(103)的宽度,第二上侧板(104)、第二水平隔板(106)、支撑板(109)和第三水平隔板(1010)形成安装框(112);所述遮光壳(2)包括一体结构的主体段和T形段,主体段的形状为长方形,T形段的窄端与主体段的上端相结合,主体段的内部的宽度与第一水平隔板(103)的宽度相同,安装架(1)中支撑柱(1011)以下的部分插接在主体段中,T形段内部形成T形区域,T形区域的垂直段与第一上侧板(101)的宽度相同,T形区域的水平段与顶板(108)的宽度相同,安装架(1)中第三水平隔板(1010)以上的部分插接在T形段中,遮光壳(2)与安装框(112)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三安装孔(22)和第四安装孔(23),遮光壳(2)中与第四安装孔(23)相邻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座(8)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荧光图像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卫东,刘骐铭,王少杰,张祺,刘行,王婷,王永波,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