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复合导热膜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5052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石墨烯复合导热膜及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碳纤维布;通过碳纤维布制备导热膜前驱体;上述导热膜前驱体通过热压制备石墨烯复合导热膜;其中,所述通过碳纤维布制备导热膜前驱体的步骤包括:在碳纤维布的正面和背面涂覆环氧树脂;在正面和背面的环氧树脂上复合石墨烯导热膜;不重复、重复一次或重复多次上述涂覆环氧树脂和复合石墨烯导热膜的步骤,得到多层石墨烯导热膜且相邻石墨烯导热膜之间夹有两面涂覆环氧树脂的碳纤维布的叠层结构;将上述叠层结构进行固化,得到导热膜前驱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石墨烯复合导热膜同时具备优异的散热能力和强度。同时具备优异的散热能力和强度。同时具备优异的散热能力和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烯复合导热膜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热膜
,具体涉及石墨烯复合导热膜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烯膜具有密度低、耐高温、平面方向导热系数高、化学性能稳定等优点,并且已广泛应用在计算机、手机、平板等散热需求迫切的电子产品中。此外,石墨烯导热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不属于刚性材料,虽然这使其具有优异的耐弯折性,但同时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比如无法作为结构件。同时,石墨烯导热膜也存在与其他材料复合后导热系数较低的问题。
[0003]以上问题可通过将石墨烯导热膜与其他刚性且高导热材料构成复合材料解决。如专利CN109334155B提出了一种制备石墨烯

铜复合散热膜的方法,其先将制备的石墨烯膜依次经过高温(~3000℃)、高压(~300MPa)后得到微褶皱,再将石墨烯膜与铜贴合得到复合导热膜。面内导热性能良好的石墨烯

铜复合导热膜,但整体强度仍较低,并且制备过程需要的温度和压强过高,会使成本大幅度提升。石墨膜和石墨烯膜同属于石墨材料,具有相似的性质和用途,因此也存在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热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碳纤维布;通过碳纤维布制备导热膜前驱体;导热膜前驱体通过热压制备石墨烯复合导热膜;其中,所述通过碳纤维布制备导热膜前驱体的步骤包括:在碳纤维布的正面和背面涂覆环氧树脂;在正面和背面的环氧树脂上复合石墨烯导热膜;不重复、重复一次或重复多次上述涂覆环氧树脂和复合石墨烯导热膜的步骤,得到多层石墨烯导热膜且相邻石墨烯导热膜之间夹有两面涂覆环氧树脂的碳纤维布的叠层结构;将上述叠层结构进行固化,得到导热膜前驱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碳纤维布的步骤包括:以有机纤维为原料,经过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纤维布,优选地,所述有机纤维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优选地,所述有机纤维的密度为1.44g/cm3、强度重量比为993;将上述纤维布依次经过稳定化处理、碳化处理以及石墨化处理后得到碳纤维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化处理的气氛为空气,所述稳定化处理的温度为200~300℃;或/和所述碳化处理的气氛为氮气,所述碳化处理的温度为1000~1400℃;或/和所述石墨化处理的气氛为氩气,所述石墨化处理的温度为2000~3000℃。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布的重量不小于165g/m2,拉伸强度不小于4000Mpa。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李伟周步存唐智孙浩宇陶潇哲何俞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