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股骨近端交叉稳定型带锁髓内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503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股骨近端交叉稳定型带锁髓内钉系统,包括主钉、主钉插入手柄以及导向器,所述主钉与主钉插入手柄之间设置有连接段,所述主钉插入手柄呈C字形,所述导向器设置于主钉插入手柄的尾端,所述主钉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中插设有远端锁钉,所述连接段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内设置有螺旋刀片钉,所述连接段还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和第三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和第三螺纹通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近端交锁钉和第二近端交锁钉。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股骨近端骨折且伴有股骨大粗隆外侧壁劈裂性骨折及大粗隆周围细小骨折块的把持,从而得到更为坚强的内固定,并能有效防止因把持不良造成退钉,断钉等内固定失效。断钉等内固定失效。断钉等内固定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股骨近端交叉稳定型带锁髓内钉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股骨近端交叉稳定型带锁髓内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及交通的飞速发展,骨折的发生率也大大增加。80年代初期,骨折后通常使用石膏或夹板固定。随着骨折的复杂化,多样化,各类高能损伤引起的开放性骨折的占比逐年增加,因此骨折内固定手术已经成为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而髓内钉技术的出现革新了对内固定手术的认知。
[0003]髓内钉手术以闭合及微创技术,减少了手术感染率;中心固定取代传统锁定接骨板的桥接固定,有效避免了因应力遮挡引发的二次骨折。
[0004]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基本可适用于大部分股骨骨折,如转子间骨折,转子下骨折,股骨颈股骨干骨折等。然而对于部分骨质疏松患者,或伴有股骨大粗隆外侧壁劈裂性骨折,尤其对股骨近端带有粉碎性骨折的细小骨折块,单凭一枚螺旋刀片已不能完成良好的把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股骨近端交叉稳定型带锁髓内钉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股骨近端交叉稳定型带锁髓内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钉、主钉插入手柄以及导向器,所述主钉与主钉插入手柄之间设置有连接段,所述主钉插入手柄呈C字形,所述导向器设置于主钉插入手柄的尾端,所述主钉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中插设有远端锁钉,所述连接段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内设置有螺旋刀片钉,所述连接段还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和第三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和第三螺纹通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近端交锁钉和第二近端交锁钉,所述导向器包括第一套筒连接杆和第二套筒连接杆以及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套筒连接杆和第二套筒连接杆呈Y字形分布于调节装置两侧,所述第一套筒连接杆和第二套筒连接杆前端设置有第一导向器套筒和第二导向器套筒,所述第一导向器套筒和第二导向器套筒内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近端交锁钉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二近端交锁钉相连。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交锁钉与第二交锁钉位于所述螺旋刀片钉两侧。
[0008]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壳体以及锁紧螺母,所述第一套筒连接杆和第二套筒连接杆一端设置于壳体内,通过调节锁紧螺母来固定第一套筒连接杆和第二套筒连接杆。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股骨近端交叉稳定型带锁髓内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结合图1所示,本申请的一种用于股骨近端交叉稳定型带锁髓内钉系统,包括主钉1、主钉插入手柄2以及导向器3,所述主钉1与主钉插入手柄3之间设置有连接段,所述主钉插入手柄2呈C字形,所述导向器3设置于主钉插入手柄3的尾端,所述主钉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中插设有远端锁钉4,所述连接段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内设置有螺旋刀片钉5,所述连接段还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和第三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和第三螺纹通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近端交锁钉6和第二近端交锁钉7,所述导向器包括第一套筒连接杆和第二套筒连接杆以及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套筒连接杆和第二套筒连接杆呈Y字形分布于调节装置两侧,所述第一套筒连接杆和第二套筒连接杆前端设置有第一导向器套筒和第二导向器套筒,所述第一导向器套筒和第二导向器套筒内设置有第一连接杆302和第二连接杆301,所述第一连接杆302与第一近端交锁钉6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杆301与第二近端交锁钉7相连。
[0013]在该技术方方案中,通过导向器3调整第一近端交锁钉6和第二近端交锁钉7的安装位置,使得第一交锁钉6与第二交锁钉7与螺旋刀片钉5构成空间多维交锁,互不干涉,可以根据骨折线的分布选择性进钉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交锁钉6与第二交锁钉7位于所述螺旋刀片钉5两侧。
[0015]在该技术方方案中,所述第一交锁钉6与第二交锁钉7交错与螺旋刀片钉5两侧。本专利技术的使用部位为股骨,隶属于股骨近端系列,在原有螺旋刀片钉5的上方,新增加布置了第一交锁钉6与第二交锁钉7分别由股骨大粗隆的后外侧指向前内侧,由股骨大粗隆的前外侧指向后内侧。
[0016]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壳体以及锁紧螺母303,所述第一套筒连接杆和第二套筒连接杆一端设置于壳体内,通过调节锁紧螺母303来固定第一套筒连接杆和第二套筒连接杆。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一种用于股骨近端交叉稳定型带锁髓内钉系统主要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近端骨折,包含股骨颈基底部和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粗隆下骨折,逆粗隆骨折,以及骨折不愈合或愈合不良,多发伤等的治疗。针对股骨近端骨折且伴有股骨大粗隆外侧壁劈裂性骨折及大粗隆周围细小骨折块的把持,从而得到更为坚强的内固定,并能有效防止因把持不良造成退钉,断钉等内固定失效。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19]以上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股骨近端交叉稳定型带锁髓内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钉、主钉插入手柄以及导向器,所述主钉与主钉插入手柄之间设置有连接段,所述主钉插入手柄呈C字形,所述导向器设置于主钉插入手柄的尾端,所述主钉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中插设有远端锁钉,所述连接段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内设置有螺旋刀片钉,所述连接段还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和第三螺纹通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和第三螺纹通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近端交锁钉和第二近端交锁钉,所述导向器包括第一套筒连接杆和第二套筒连接杆以及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套筒连接杆和第二套筒连接杆呈Y字形分布于调节装置两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京涛刘利民许新黄鹤田弼方丁旭峰王倩赵寿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利民许新黄鹤田弼方丁旭峰王倩赵寿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