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及调频死区的风储联合频率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501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及计调频死区的风储联合调频方法,包括:设定风机与储能系统的调频死区、电网频率发生波动、风机检测频率偏差是否超过风机的调频死区、系统进入风机调频响应区、储能检测频率偏差是否超过其调频死区、系统进入风储过渡区、系统进入储能调频响应区、储能检测频率偏差是否恢复到风机调频区、电网频率恢复稳定;能够确定风机与储能的输出调频功率,并在风储联合调频启动后,将风机与储能的调频功率计算结果作用于风机、储能有功功率指令值当中。本方法通过综合考虑风机与储能的自身特性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简化控制过程及控制参数,从调频死区的角度出发,既能有效抑制系统频率波动,又能解决风机失速问题,进而提升储能装置使用寿命。能装置使用寿命。能装置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及调频死区的风储联合频率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频率控制领域,是一种风机与储能系统联合参与系统调频的控制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计及调频死区的风储联合频率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大规模新能源的发电并网,其问题也随之显现。不仅新能源的随机波动性与间歇性,给电网的运行调度带来困扰,同时大惯量、强阻尼的同步发电机被逐步代替,风电及光电等新能源采用电力电子并网,系统固有的惯量阻尼效应逐步削弱,系统的频率指标逐渐恶化,极易导致短期频率稳定问题。故风电及光电需逐步承担起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主体责任,发挥变流器系统灵活可控的优势,等效地补偿系统中不足的惯量阻尼作用,以确保系统频率稳定。
[0003]双馈风力发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转子蕴含的动能可作为频率支撑的能量来源。风机参与系统调频方法多体现在利用其转子动能通过虚拟惯量控制、下垂控制及虚拟惯量和下垂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增加或减小风机输出功率,实现风机调频的目的。虚拟惯量控制(D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及计调频死区的风储联合调频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设定风机与储能系统的调频死区参考同步发电机组死区设置思想——同步发电机组采用小的调频死区参与一次调频,使用大的调频死区的,仅响应大扰动的电网频率变化,设置风机调频死区小于储能调频死区,分别为[0,0.01]、[0,0.2];2)电网频率发生波动系统检测到电网频率发生波动;3)风机检测频率偏差是否超过风机的调频死区若风机检测频率偏差超过风机调频死区,则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9);4)系统进入风机调频响应区系统频率偏差超过风机调频死区,而未超储能调频死区,根据检测到的电网频率,计算系统频率偏差Δf,并取其绝对值,所述风机输出的调频功率计算方式具体如下:(1)采集当前风机的转子转速,根据风机当前的运行状态,分析风机转子中储存的旋转动能容量;(2)计算风机调频系数:为保证风机能在确保自身稳定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调频潜力,将DFIG调频系数与其转子有效旋转动能建立耦合关系,其表达式如下:式中:K
WC
、K
WD
分别为风机在高频和低频阶段调频系数;ω
r
为DFIG转速;ω
min
、ω
max
分别为DFIG的最小、最大转速;α为电网频率性能调节因子;(3)计算风机输出的调频增发功率:为避免频率微分带来的噪声,使用下垂控制,电网频率偏差与输出的调频功率成正比,其表达式如下:式中:ΔP
WC
(t)、ΔP
WD
(t)分别为风机分别在高频和低频阶段的增发功率;Δf为系统频率偏差;5)储能检测频率偏差是否超过其调频死区若储能检测到频率偏差超过自身调频死区则执行步骤6);否则,执行步骤3);6)系统进入风储过渡区系统频率偏差到达储能调频死区边界,考虑到风机与储能调频切换阶段,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健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