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及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区域调光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5004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8
一种迷你发光二极管(mLED)背光系统,包括背光控制电路及背光模块。背光控制电路通过m个传输埠输出m组mLED驱动集成电路(mIC)控制信号。每组mIC控制信号包括k个并联控制信号及j个串联控制信号。背光模块耦接背光控制电路。背光模块包括(m*n)个mIC及(m*n*p)个mLED。采用串并联排列的该(m*n)个mIC分为m组mIC且每组mIC包括n个mIC。该n个mIC彼此串接以依序传送该j个串联控制信号且该n个mIC中的每个mIC接收该k个并联控制信号。该(m*n*p)个mLED耦接该(m*n)个mIC。该(m*n)个mIC根据该m组mIC控制信号控制该(m*n*p)个mLED选择性地发光,以实现背光模块的区域调光。m、n、p、k、j为正整数。j为正整数。j为正整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及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区域调光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与显示器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LED)背光系统及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区域调光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发光二极管芯片尺寸微缩化技术的进步,当发光二极管芯片尺寸被缩小至50

200μm时,称之为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LED)。相较于液晶(LCD)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技术,mini LED技术具有高亮度、高对比、高发光效率、低耗能、广色域、高反应速度及超长寿命等优点,因而已被广泛应用于显示器的背光系统。
[0003]然而,目前的mini LED背光系统在实际应用上仍然遇到许多问题,例如背光模块缺乏良好的区域调光控制的机制、难以呈现不同的背光显示效果等,有待进一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及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区域调光的控制方法,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遇到的上述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为一种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于此实施例中,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包括背光控制电路及背光模块。背光控制电路分别通过m个传输埠输出m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mIC)控制信号,其中每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控制信号包括k个并联控制信号及j个串联控制信号,且m、k、j均为正整数。背光模块耦接背光控制电路。背光模块包括(m*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及(m*n*p)个迷你发光二极管(mLED)。(m*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采用串并联排列。该(m*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分为m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且每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包括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该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彼此串接以依序传送该j个串联控制信号且该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中的每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分别接收该k个并联控制信号,其中n为正整数。该(m*n*p)个迷你发光二极管分别耦接该(m*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该(m*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根据该m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控制信号控制该(m*n*p)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选择性地发光,以实现该背光模块的区域调光(Local diming),其中p为正整数。
[0006]于一实施例中,当该j个串联控制信号被依序传送至该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中的最后一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时,该最后一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将该j个串联控制信号回传至背光控制电路且该j个串联控制信号包括反馈(feedback)信息。
[0007]于一实施例中,该j个串联控制信号用于传送特定指令及回传机制且该k个并联控制信号用于数据传输及设定。
[0008]于一实施例中,背光控制电路根据来自时序控制电路的背光控制信号相对应产生该m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控制信号。
[0009]于一实施例中,背光控制电路通过该m个传输埠输出不同的该m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控制信号,以改变背光模块的区域调光而呈现不同的背光显示效果。
[0010]于一实施例中,不同的该m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控制信号包括针对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特殊设计的基于iSP 8B/9B编码协定编码而成的多个指令。
[0011]于一实施例中,该多个指令包括第一脉宽调变指令(PWM1 command)及广播指令(Broadcast command)。第一脉宽调变指令(PWM1 command)加上广播指令(Broadcast command)可达到扫描模式(Scan mode)的背光显示效果。
[0012]于一实施例中,该多个指令包括第二脉宽调变指令(PWM2 command),其可达到直接模式(Direct mode)的背光显示效果。
[0013]于一实施例中,该多个指令包括背光(BAC)指令及注册(RRG)指令。背光指令加上注册指令可用来设定该(m*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的注册(register)。
[0014]于一实施例中,该多个指令包括背光指令及识别指派(ID assignment)指令。背光指令加上识别指派指令可用来指派不同的识别给不同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进而针对不同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设定不同的注册。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为一种迷你发光二极管(mLED)背光区域调光的控制方法。于此实施例中,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区域调光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包括背光控制电路及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括采用串并联排列的(m*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及(m*n*p)个迷你发光二极管。该(m*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分为m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且每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包括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其中m、n、p为正整数。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背光控制电路分别通过m个传输埠输出m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控制信号,其中每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控制信号包括k个并联控制信号及j个串联控制信号,且k、j均为正整数;该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彼此串接以依序传送该j个串联控制信号且该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中的每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分别接收该k个并联控制信号;以及该(m*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根据该m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控制信号控制该(m*n*p)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选择性地发光,以实现背光模块的区域调光(Local diming)。
[0016]于一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当该j个串联控制信号被依序传送至该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中的最后一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时,该最后一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将该j个串联控制信号回传至背光控制电路且该j个串联控制信号包括反馈(feedback)信息。
[0017]于一实施例中,该j个串联控制信号用于传送特定指令及回传机制且该k个并联控制信号用于数据传输及设定。
[0018]于一实施例中,背光控制电路根据来自时序控制电路的背光控制信号相对应产生该m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控制信号。
[0019]于一实施例中,背光控制电路通过该m个传输埠输出不同的该m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控制信号,以改变背光模块的区域调光而呈现不同的背光显示效果。
[0020]于一实施例中,不同的该m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控制信号包括针对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特殊设计的基于iSP 8B/9B编码协定编码而成的多个指令。
[0021]于一实施例中,该多个指令包括第一脉宽调变指令及广播指令。第一脉宽调变指令加上广播指令可达到扫描模式(Scan mode)的背光显示效果。
[0022]于一实施例中,该多个指令包括第二脉宽调变指令,其可达到直接模式(Direct mod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背光控制电路、一背光模块,背光控制电路分别通过m个传输埠输出m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控制信号,其中每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控制信号包括k个并联控制信号及j个串联控制信号,且m、k、j均为正整数;以及背光模块耦接该背光控制电路,包括:m*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采用串并联排列,该m*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分为m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且每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包括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该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彼此串接以依序传送该j个串联控制信号且该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中的每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分别接收该k个并联控制信号,其中n为正整数;以及m*n*p个迷你发光二极管,分别耦接该m*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该m*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根据该m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控制信号控制该m*n*p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选择性地发光,以实现该背光模块的区域调光,其中p为正整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j个串联控制信号被依序传送至该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中的最后一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时,该最后一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将该j个串联控制信号回传至该背光控制电路且该j个串联控制信号包括一反馈信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j个串联控制信号用于传送特定指令及回传机制且该k个并联控制信号用于数据传输及设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控制电路根据来自时序控制电路的一背光控制信号相对应产生该m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控制信号。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控制电路通过该m个传输埠输出不同的该m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控制信号,以改变该背光模块的区域调光而呈现不同的背光显示效果。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不同的该m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控制信号包括针对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特殊设计的基于iSP 8B/9B编码协定编码而成的多个指令。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指令包括一第一脉宽调变指令及一广播指令,该第一脉宽调变指令加上该广播指令可达到扫描模式的背光显示效果。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指令包括一第二脉宽调变指令,其可达到直接模式的背光显示效果。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指令包括一背光指令及一注册指令,该背光指令加上该注册指令可用来设定该m*n个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的注册。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指令包括一背光指令及一识别指派指令,该背光指令加上该识别指派指令可用来指派不同的识别给不同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进而针对不同的迷你发光二极管驱动集成电路设定不同
的注册。11.一种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区域调光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一迷你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迷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育男吴岳庭郑致勋叶宗谚
申请(专利权)人: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