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解质薄膜、其制造方法以及包括固态电解质薄膜的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73500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8
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合成锂镧锆氧的第一前驱物、合成锂铝钛磷的第二前驱物或合成锂镧钛氧的第三前驱物,与极性溶剂及含掺杂元素的金属氧化物混合以形成混合物。第一前驱物包括锂源、镧源及锆源,第二前驱物包括锂源、铝源、钛源及磷酸盐,第三前驱物包括锂源、镧源及钛源。研磨混合物以形成粉末混合物。锻烧粉末混合物以形成掺杂粉末。混合掺杂粉末、锂盐及导电高分子以形成浆料。以浆料形成湿薄膜。烘烤湿薄膜。本案的固态电解质薄膜,可有效降低电解质与正负极间的界面阻抗,应用于电池时可以拥有较佳的充放电表现。电池时可以拥有较佳的充放电表现。电池时可以拥有较佳的充放电表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态电解质薄膜、其制造方法以及包括固态电解质薄膜的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于电池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及含有此电池材料的电池,尤其是一种固态电解质薄膜及其制造方法及含有固态电解质薄膜的电池。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在阳极壳及阴极壳之间分别置入阳极锂及阴极磷酸锂铁(LiFePO4,LFP),然后在阳极锂及阴极LFP之间置入电解质。目前常见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例如为锂钴氧、锂锰氧、锂铁磷等,负极方面主要的负极材料为石墨(graphite),然而因石墨存在着比电容量低(理论电容量372mAh/g)的问题,无法因应未来高功率及高能量密度的能源需求,因此发展高能量密度,良好循环寿命,安全无毒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系统,已成为储能源发展的重点。
[0003]由于传统上以锂金属为负极的液态电解质系统往高能量发展,会因为在无法控制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于负极不良的沉积、溶解过程中造成两大问题,一为锂离子未能均匀的沉积在负极上,长出的枝晶状结构易造成电池短路等安全性问题,或造成无效锂(dead Li)的生成。另一为偏低的库伦效率,导致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将合成锂镧锆氧的第一前驱物、合成锂铝钛磷的第二前驱物或合成锂镧钛氧的第三前驱物,与极性溶剂及含掺杂元素的金属氧化物混合以形成混合物,其中该第一前驱物包括锂源、镧源及锆源,该第二前驱物包括锂源、铝源、钛源及磷酸盐,该第三前驱物包括锂源、镧源及钛源,该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镓、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钽、氧化铌、氧化钪、氧化钇或氧化铪;(B)研磨该混合物以形成粉末混合物;(C)锻烧该粉末混合物以形成掺杂粉末;(D)混合该掺杂粉末、锂盐及导电高分子以形成浆料;(E)以该浆料形成湿薄膜;以及(F)烘烤该湿薄膜以形成该固态电解质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该掺杂粉末中,锂与该掺杂元素的摩尔比为(6~7):(0.05~0.7),该掺杂元素包括镓、镁、铝、钛、钽、铌、钪、钇或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将合成该锂镧锆氧的该第一前驱物、该极性溶剂及含该掺杂元素的该金属氧化物混合时,其中该锂源:该镧源:该锆源:该金属氧化物的摩尔比为(6~7):(2.9~3.2):(2~2.1):(0.05~0.7);且其中当该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镓、氧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鸿政张曾隆
申请(专利权)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