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485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属于井下作业领域,包括采煤运输带,采煤运输带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采煤运输带的顶部设置有收集机构,采煤运输带的顶部设置有释放吸收机构,释放吸收机构包括卡接连接于采煤运输带顶部的封闭罩。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通过收集机构将采煤机开采的煤矿石,输送到输送带顶部,接着通过排气管带动升降封闭盖下降,对输送部位的煤矿进行封闭,同时在排气管向输送带内排气时,会加速游离状态的瓦斯向上流动,同时通过抽气管对轻于空气的瓦斯气体进行收集,从而对收集过程中分散矿石中由吸附状态转变为游离状态的瓦斯进行集中吸收,减小后续输送过程中,矿石中持续涌出吸附状态的瓦斯,降低输送过程中的瓦斯浓度。的瓦斯浓度。的瓦斯浓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井下作业
,尤其涉及一种井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矿山矿体进行开采时,经常需要进行井下作业,矿山井下作业包括:井下采煤作业、井下掘进作业、井下电气作业、井下爆破作业、井下通风作业、井下安全监测监控作业、煤矿提升机操作作业、煤矿探排水作业等。
[0003]在井下采煤作业时,目前采用采煤机对煤岩进行切割对煤矿进行开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将其内部吸附的瓦斯释放到开采工作区域内部,增加瓦斯浓度,且在采煤机对煤岩开采时,会与矿石表面进行摩擦,同时煤矿自身在开采过程中也会由于氧化作用,使得开采环境温度升高,从而加速瓦斯释放,在天然条件下煤矿中的瓦斯大多以吸附状态存在,少量游离于煤矿内部疏松气孔中,在采煤机对煤矿进行开采时对煤岩进行切割时,会对切割面通过喷洒降温液体进行降温,煤岩切割后会形成小体积矿石,此时煤矿由整体分化成矿石,会破坏煤岩内对瓦斯的封存环境,即减小瓦斯压力,同时开采环境的温度较煤岩内部温度升高,就会导致瓦斯从吸附状态转向游离状态。
[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采煤运输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煤运输带(1)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2),所述采煤运输带(1)的顶部设置有收集机构(3),所述采煤运输带(1)的顶部设置有释放吸收机构(4);所述收集机构(3)包括转动连接于采煤运输带(1)内部的运输滚轴(31),所述运输滚轴(31)的顶部传动连接有输送带(32),所述输送带(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条(321),所述采煤运输带(1)侧面设置有收集支架(33),所述收集支架(33)前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所述收集支架(3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收集臂(34),所述采煤运输带(1)的外侧卡接有收集筒(35),所所述收集筒(3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分散固定弧杆(36),且所述分散固定弧杆(36)的外表面插接有切割齿(361),所述收集筒(3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贴合环(351),且所述收集筒(35)的内顶壁开设有贴合槽(352),且所述收集筒(35)的顶部固定连通有降温喷管(353),所述降温喷管(353)电连接有电磁阀,所述收集筒(3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触碰滑块(354),所述触碰滑块(354)的底部开设有滑动弧面,且所述触碰滑块(354)的底部与收集臂(34)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电磁阀与触碰滑块(354)电连接;所述释放吸收机构(4)包括卡接连接于采煤运输带(1)顶部的封闭罩(41),所述封闭罩(41)的底部与收集筒(3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封闭罩(4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升降封闭盖(42),所述升降封闭盖(42)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排气管(421),且所述排气管(421)的外表面套接有升降密封套筒(422),所述封闭罩(41)的内壁固定连通有抽气管(43),所述封闭罩(41)的内顶壁转动连接有摊匀支架(44),所述摊匀支架(4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摊匀杆(45),所述摊匀支架(4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运输滚轴(31)传动连接的驱动齿轮(441),所述驱动齿轮(441)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罩(4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作业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臂(3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收集挤压爪(341),所述收集挤压爪(341)的外表面与收集筒(35)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尚铎郭强钟毅张涛许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牛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