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纺锤型自复位阻尼器的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482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纺锤型自复位阻尼器的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装置,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下柱,包括固定螺栓和外包钢;预制钢筋混凝土上柱,包括柱端连接件,柱端连接件与固定螺栓装配;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包括至少两个钢盒,钢盒与外包钢固定连接;阻尼器,包括纺锤型内腔,纺锤型内腔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导向管,导向管的第一端固定有内杆,导向管的第二端固定有端块;导向管的中间位置包括环簧组,环簧组包括内环簧和外环簧,内环簧间隔排布,且套设于导向管上,靠近内杆第一端的内环簧被第一垫片限位,靠近内杆第二端的内环簧被第二垫片限位;外环簧套设于内环簧上,同一外环簧套设于相邻两个内环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震后能够实现自复位。复位。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纺锤型自复位阻尼器的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纺锤型自复位阻尼器的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梁柱节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结构部位,其在框架中起着传递和分配内力、保证结构整体性的作用,是保证框架承载力和抗倒塌能力的关键,其失效可能引起结构的连续破坏甚至引起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更是一个薄弱环节,梁柱节点传统的湿作业连接方式由于受作业空间、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制约,全面应用于装配式梁柱节点中将面临种种困难,且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发展理念。随着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梁柱节点逐渐产生了各类干式连接技术,如套筒灌浆连接、浆锚连接和后浇带连接等方式,其中套筒灌浆连接由于加工工艺复杂及产品的专用性,应用于工程中成本明显增加,且质量难以检测,从而制约了其应用与发展;浆锚连接由于其偏心传力机制,对其力学性能,尤其是用于抗震结构梁柱节点核心区的安全性难以保证;后浇带连接容易产生钢筋锈蚀,夹渣不易清理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纺锤型自复位阻尼器的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下柱,包括固定螺栓,位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下柱的第一端;还包括外包钢,位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下柱的第一端的侧面;预制钢筋混凝土上柱,包括柱端连接件,位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上柱的第一端,所述柱端连接件与所述固定螺栓装配,用于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上柱固定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下柱;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包括至少两个钢盒,位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第一端,所述钢盒与所述外包钢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固定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下柱的侧面;阻尼器,包括纺锤型内腔,所述纺锤型内腔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第一端固定有内杆,所述导向管的第二端固定有端块;所述导向管的中间位置包括环簧组,所述环簧组包括内环簧和外环簧,所述内环簧间隔排布,且套设于所述导向管上,靠近所述内杆第一端的内环簧被第一垫片限位,靠近所述内杆第二端的内环簧被第二垫片限位;所述外环簧套设于所述内环簧上,同一所述外环簧套设于相邻两个所述内环簧上;所述阻尼器将所述钢盒与所述外包钢固定连接,且所述阻尼器处于压缩或拉升的状态,所述环簧组均处于压缩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纺锤型自复位阻尼器的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还包括内板,位于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第一端,位于相邻所述钢盒之间,且与所述钢盒固定连接;还包括:外板,呈L型,至少部分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固定连接,至少部分所述外板与所述外包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纺锤型自复位阻尼器的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环簧组的两端位置指向中间位置,所述内环簧与所述外环簧的接触面积逐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炜毛路张皓张家瑞李甲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