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KYB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789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43
一种滑阀(100)的滑阀体(20)具有在相对于流体箱通路(15A、15B)以及桥式通路(14)的杆侧通路(12)以及底侧通路(13)的连通分别被切断的中立位置处、其一部分面向流体箱通路(15A)的第一台肩部(21)以及第二台肩部(22),在中立位置处面向流体箱通路(15A)的第一台肩部以及第二台肩部具有:第一大径部(21A)以及第二大径部(22A),其以相对于收容孔(11)具有预定的第一间隙(R1)的方式而滑动;第一小径部(21B)以及第二小径部(22B),其在中立位置处至少一部分面向流体箱通路(15A),并且通过与第一大径部以及第二大径部相比较大的第二间隙(R2)而在收容孔内移动。而在收容孔内移动。而在收容孔内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阀。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专利特开JP2008

002663A中,公开了一种滑阀,该滑阀具备:阀外壳,其设置有滑阀体滑动孔以及与滑阀体滑动孔连通的油通路;滑阀体,其对被插嵌于阀外壳的滑阀体滑动孔内的多个油通路之间连通、切断。在该滑阀中,构成流体箱侧的油通路、泵侧的油通路、以及致动器侧的油通路的油槽以分别与滑阀体滑动孔连通的方式而被形成于阀外壳。另外,在滑阀体的外周侧,形成有用于对各油通路之间进行连通、切断的台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日本专利特开JP2008

002663A所公开的滑阀中,在位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致动器侧的油通路通过滑阀体的台肩而相对于流体箱侧的油通路以及泵侧的油通路中的任意一个被切断。由此,在位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滑阀体的一部分的台肩的一部分面向流体箱侧的油通路。
[0004]此处,在驱动多个致动器的流体压力控制装置中,对被供排至致动器的工作流体进行控制的滑阀有时按每个致动器而被设置。在该情况下,对从各致动器被排出的工作流体进行贮存的流体箱一般而言是被共通地使用的。因此,对被排出至流体箱的工作流体进行引导的流体箱通路有时被构成为,穿过流体压力控制装置中所包含的各个滑阀。
[0005]即,从某一致动器被排出的工作流体有时经由对其他的致动器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滑阀的流体箱通路而流过,并被排出至流体箱。
[0006]另外,例如,通过致动器进行工作等,从而经由流体箱通路而被排出至流体箱的工作流体的温度有时会上升。由此,在流体压力控制装置的多个滑阀中的位于中立位置的滑阀中,被设置于滑阀体的台肩被暴露于经由流体箱通路而被排出的温度上升的工作流体的流动。借此,滑阀体的台肩进行热膨胀而卡在滑阀体滑动孔中,滑阀体无法在滑阀体滑动孔内滑动,可能引起滑阀的工作不良。
[0007]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高滑阀的工作的稳定性。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某一方式,滑阀具备:外壳;滑阀体,其以自由移动的方式而被插入至在外壳上所形成的收容孔中;流体箱通路,其在收容孔中开口,并与贮存工作流体的流体箱连通;泵通路,其在收容孔中开口,并对从泵被喷出的工作流体进行引导;致动器通路,其在收容孔中开口,并对被供排至流体压力致动器的工作流体进行引导,滑阀体具有相对于收容孔而进行滑动的多个台肩部、和被形成于邻接的台肩部之间的环状槽,在多个台肩部中,包括有在相对于流体箱通路以及泵通路的致动器通路的连通分别被切断的中立位置处、其一部分面向流体箱通路的台肩部,在中立位置处面向流体箱通路的台肩部具有:滑动部,其以相对于收容孔具有预定的滑动间隙的方式而滑动;对面部,其在中立位置处至少一部分面向流体箱通路,收容孔与对面部之间的间隙大于收容孔与滑动部之间的滑动间隙,
并小于收容孔与环状槽之间的间隙。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阀的剖视图,其为表示滑阀位于中立位置的状态的图。
[0010]图2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阀中的第一台肩部以及第二台肩部周边的放大剖视图,其为表示滑阀位于中立位置的状态的图。
[0011]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阀的第一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其为对应于图2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滑阀100进行说明。滑阀100控制针对流体压力致动器的工作流体的供排,从而对流体压力致动器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下,关于对被供排至作为流体压力致动器的液压缸1的作为工作流体的工作油的的流动进行控制的滑阀100,进行说明。
[0013]如图1所示,液压缸1为具有活塞4的双作用缸(Double acting cylinder),所述活塞4将缸筒2的内部划分为作为第一流体压力室的杆侧室5和作为第二流体压力室的底侧室6。活塞杆3与活塞4连结。在活塞杆3的顶端连结有作为驱动对象的负载(省略图示)。
[0014]工作油经由第一供排通路7而被供排至液压缸1的杆侧室5。工作油经由第二供排通路8而被供排至液压缸1的底侧室6。
[0015]工作油被供给至底侧室6,从杆侧室5排出工作油,从而液压缸1进行伸长工作。相反地,工作油被供给至杆侧室5,从底侧室6排出工作油,从而液压缸1进行收缩工作。
[0016]滑阀100具备:外壳10;滑阀体20,其以自由移动的方式而被插入至在外壳10上所形成的收容孔11中;第一罩30以及第二罩40,其被安装于外壳10;作为施力部件的定心弹簧50,其被设置于第一罩30的内侧,并在轴向上对滑阀体20进行施力。
[0017]收容孔11为在外壳10的两侧面(端面)10A、10B上开口的贯穿孔。收容孔11为沿着轴向内径大致一定的孔。第一罩30以及第二罩40以分别密封收容孔11的开口11A、11B的方式而被安装于外壳10的两侧面10A、10B。
[0018]在外壳10上,分别形成有在收容孔11中开口的作为致动器通路的杆侧通路12以及底侧通路13、作为泵通路的桥式通路14、以及一对流体箱通路15A、15B。
[0019]杆侧通路12与液压缸1的杆侧室5连通,并对被供排至杆侧室5的工作油进行引导。底侧通路13与液压缸1的底侧室6连通,并对被供排至底侧室6的工作油进行引导。
[0020]桥式通路14被形成为其两端在收容孔11中开口。从泵P被喷出的工作油经由泵端口16而被引导至桥式通路14。在泵端口16与桥式通路14之间,设置有仅允许从泵端口16流向桥式通路14的工作油的流动的负载单向阀55。
[0021]流体箱通路15A、15B分别与贮存工作油的流体箱T连通。
[0022]滑阀体20具有:相对于收容11而进行滑动的作为多个台肩部的第一台肩部21、第二台肩部22、第三台肩部23、第四台肩部24、以及第五台肩部25;第一环状槽26A,其被形成于邻接的第一台肩部21与第二台肩部22之间;第二环状槽27A,其被形成于邻接的第二台肩
部22与第三台肩部23之间;第三环状槽28A,其被形成于邻接的第三台肩部23与第四台肩部24之间;第四环状槽29A,其被形成于邻接的第四台肩部24与第五台肩部25之间。
[0023]第一环状槽26A、第二环状槽27A、第三环状槽28A、以及第四环状槽29A分别被形成于滑阀体20的外周面。上述多个环状槽用于伴随着滑阀体20的移动而使在收容孔11中开口的端口、通路彼此连通。由于形成第一环状槽26A、第二环状槽27A、第三环状槽28A、以及第四环状槽29A,因此,在滑阀体20上,形成第一连接部26、第二连接部27、第三连接部28、和第四连接部29,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26将第一台肩部21和第二台肩部22连接,且外径与第一台肩部21以及第二台肩部22相比较小;所述第二连接部27将第二台肩部22和第三台肩部23连接,且外径与第二台肩部22以及第三台肩部23相比较小;所述第三连接部28将第三台肩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阀,具备:外壳;滑阀体,其以自由移动的方式插入至在所述外壳上形成的收容孔中;流体箱通路,其在所述收容孔中开口,并与贮存工作流体的流体箱连通;泵通路,其在所述收容孔中开口,并对从泵喷出的工作流体进行引导;致动器通路,其在所述收容孔中开口,并对供排至流体压力致动器的工作流体进行引导,所述滑阀体具有相对于所述收容孔滑动的多个台肩部、和形成于邻接的所述台肩部之间的环状槽,在多个所述台肩部中,包括有在所述致动器通路相对于所述流体箱通路以及所述泵通路的连通分别被切断的中立位置处、其一部分面向所述流体箱通路的所述台肩部,在所述中立位置处面向所述流体箱通路的所述台肩部具有:滑动部,其以相对于所述收容孔具有预定的滑动间隙的方式而滑动;对面部,其在所述中立位置处至少一部分面向所述流体箱通路,所述收容孔与所述对面部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川祐弘石桥恒辉藤原武吉田说与
申请(专利权)人:KYB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