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气分层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及其注采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油气注采管柱
,尤其涉及一种油气分层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及其注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储气库是将商品天然气重新注入地下空间而形成的一种人工气田或气藏,利用枯竭的气层或油层而建设,是最常用、最经济的一种地下储气形式,具有造价低、运行可靠的特点。
[0003]但在实际生产工作当中,对上层为气层,下层为油层的地下空间进行注气时,通常会存在下层油层还未枯竭的情况,因此,在注入天然气前,需要对底层的油层进行开采,待底层的油层开采完成后,再将天然气注入油层当中进行储存,由于油层的开采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难免影响到天然气的注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管柱在对上层为气层,下层为油层的地下空间注气时的注气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油气分层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及其注采方法。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油气分层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所述工艺管柱包括:
[0006]套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分层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管柱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注气口和第二注气口;管柱,所述管柱插设于所述套管的内部,所述管柱由上至下依序设置有第一密封封隔器、第二密封封隔器和坐落短接,所述第一密封封隔器位于所述第一注气口的上方,所述第二密封封隔器位于所述第一注气口和所述第二注气口之间,所述坐落短接用于供堵塞器再所述管柱内进行安装,所述管柱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封隔器和所述第二密封封隔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层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封隔器和所述第二密封封隔器均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两端固定于所述管柱上;胶筒,所述胶筒套设于所述固定筒的表面并与所述套管的内侧面贴合;第一挤压筒,所述第一挤压筒套设于所述固定筒的表面并轴向挤压所述胶筒;第一卡接筒,所述第一卡接筒位于所述第一挤压筒的一侧,所述第一卡接筒的外侧面与所述套管的内侧面卡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层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封隔器和所述第二密封封隔器还包括液压活塞,所述液压活塞包括:抵接件,所述抵接件套设于所述固定筒的表面并位于所述第一挤压筒的一侧,所述第一挤压筒远离所述胶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扩张斜面,所述第一卡接筒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扩张斜面上,所述第一卡接筒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件相抵;第一固定件,所述固定筒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液压口,所述第一固定件套设于所述固定筒的表面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液压口远离所述第一卡接筒的一侧;第一驱动筒,所述第一驱动筒套设于所述固定筒的表面并位于所述第一液压口靠近所述第一卡接筒的一侧;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驱动筒的外侧面上并朝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密封件的内侧面与所述密封件和所述第一固定件密封贴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分层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活塞还包括:第二驱动筒,所述固定筒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液压口,所述第二液压口位于所述第一液压口和所述抵接件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筒套设于所述固定筒的表面并位于所述第二液压口靠近所述第一卡接筒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驱动筒与所述第一驱动筒固定连接;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固定筒的表面并位于所述第二液压口远离所述第一卡接筒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驱动筒的内侧面密封贴合。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分层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的外侧面设置有棘齿,所述第一挤压筒和所述抵接件均通过所述棘齿和所述固定筒卡接。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分层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封隔器和所述第二密封封隔器还包括:第二挤压筒,所述第二挤压筒套设于所述固定筒的表面并与所述胶筒的另一端相抵,所述第二挤压筒;所述第二挤压筒远离所述胶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扩张斜面;第二卡接筒,所述第二卡接筒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扩张斜面上,所述第一卡接筒的另
一端与所述固定筒的表面相抵。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分层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封隔器和所述第二密封封隔器还包括:两个膨胀隔环,两个所述膨胀隔环均套设于所述固定筒的表面,其中一个所述膨胀隔环位于所述第一挤压筒和所述胶筒之间,另一个所述膨胀隔环位于所述第二挤压筒和所述胶筒之间。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层注采一体化工艺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封隔器和所述第二密封封隔器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亮,王智博,李楠,宋阳,刘双亮,贺梦琦,董奇玮,刘永为,王丽莉,栾睿智,周贺,徐雪楠,吴振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