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装置及充电器
[0001]本申请涉及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充电器。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需要对待散热件进行散热的场景中,经常使用散热风扇对待散热件进行散热。散热风扇的工作原理可以理解为,通过朝向待散热件吹风的方式,利用散热风扇吹向待散热件的气流将待散热件的热量带走。散热风扇向待散热件吹风进行散热的方式,存在散热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及充电器,以解决如何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导流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流结构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所述承载板的第一侧设有引射风出口;第一风机,具有第一风机出风口,所述第一风机出风口设于所述承载板的第二侧,所述承载板的第二侧与所述承载板的第一侧相对,所述第一风机出风口与所述引射风出口相对,以在所述承载板上形成引射风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与所述引射风通道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110),所述承载板(110)上设有多个第一导流结构(120),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流结构(120)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121);所述承载板(110)的第一侧(111)设有引射风出口(112);第一风机(130),具有第一风机出风口(131),所述第一风机出风口(131)设于所述承载板(110)的第二侧(113),所述承载板(110)的第二侧(113)与所述承载板(110)的第一侧(111)相对,所述第一风机出风口(131)与所述引射风出口(112)相对,以在所述承载板(110)上形成引射风通道(114);所述第一散热通道(121)与所述引射风通道(11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导流结构(120)形成多个所述第一散热通道(121),所述多个第一导流结构(120)均位于所述引射风通道(114)的同侧,所述多个第一散热通道(121)均与所述引射风通道(114)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10)上还设有多个第二导流结构(140),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导流结构(140)之间形成第二散热通道(141),所述第二散热通道(141)与所述引射风通道(114)连通,所述多个第二导流结构(140)与所述多个第一导流结构(120)分别位于所述引射风通道(114)的相对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导流结构(140)与多个所述第一导流结构(120)分别相对,使得所述第一散热通道(121)的开口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141)的开口相对。5.根据权利要求1至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结构(120)包括第一导流段(122)和第二导流段(123),所述第二导流段(123)与所述第一导流段(122)靠近所述引射风通道(1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流段(123)相对于所述第一导流段(122)朝向所述引射风出口(112)弯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导流结构(120)中的第一导流段(122)平行设置;和/或,所述第一导流段(1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引射风通道(114)的延伸方向垂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10)上还设有多个第二导流结构(140),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导流结构(140)之间形成第二散热通道(141),所述第二散热通道(141)与所述引射风通道(114)连通,所述多个第二导流结构(140)与所述多个第一导流结构(120)分别位于所述引射风通道(114)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导流结构(140)包括第三导流段(142)和第四导流段(143),所述第四导流段(143)与所述第三导流段(142)靠近所述引射风通道(1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导流段(143)相对于所述第一导流段(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晓剑,杨东岭,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