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453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的制造方法和通过该方法而制造的人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所述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使由多能干细胞分化出的髓样细胞(MC)表达c-MYC等而得到增殖性髓样细胞(pMC)、以及使上述pMC表达GM-CSF和/或M-CSF而得到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pAPC)。性抗原提呈细胞(pAP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人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能干细胞来源的人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的制造方法、通过该方法制造的多能干细胞来源的人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以及使用该人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诱导T细胞增殖的方法等。

技术介绍

[0002]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是将入侵到体内的细菌、病毒感染细胞、癌细胞等的片段作为抗原呈递到自己的细胞表面上并活化T细胞的细胞。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为不仅表达通常的有核细胞所具有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

I类分子、而且表达HLA

II类分子的特化为抗原提呈功能的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树突状细胞(以下也记载为DC)是具有强大的T细胞刺激活性、发挥诱导对外来抗原的免疫应答的作用的抗原提呈细胞。通过使该DC负载“癌抗原”并给予生物体来活化体内的肿瘤反应性T细胞的所谓的DC疫苗疗法被认为是可期待优异效果的“癌症免疫疗法”之一(非专利文献1和2)。
[0003]现在实施的DC疗法存在以下许多问题:(1)为了获得DC祖细胞而需要对患者进行血浆析离术、(2)DC诱导效率在患者间存在差异而难以得到足以用于治疗的DC功能和细胞数、(3)使用自体细胞的个体化医疗的费用高昂等。
[0004]为了使用DC作为细胞制剂而获得临床效果,需要无法通过采血而实现的108~109个左右这样大量的细胞。生物体内组织存在的DC的数量有限,并难以通过生物体外的培养进行扩增,因此难以由生物体内组织大量采取并制备DC。
[0005]由胚胎干细胞(ESC)或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分化诱导DC的技术(非专利文献3~7)能够由作为无限的细胞资源的多能干细胞来制备DC。但是,由ESC和iPSC介由造血系统分化而分化为DC的过程不仅繁琐,而且需要长达1个月以上的制作时间和费用,使用该技术的DC疫苗法一直没有实用化。有作为现有技术报告的人iPSC来源的骨髓系血液细胞系(iPS-ML)由分化诱导和基因导入的主要2个工序来制作(专利文献1)。迄今为止报告过的iPS-ML的制作方法的诱导效率和再现性低,无法实现作为细胞制剂的稳定供给。iPS-ML无法发挥DC同等的功能,为了发挥作为DC的功能而需要在细胞因子存在下的培养等某种分化诱导也成为实用化的课题。
[0006]另外,也报道了在生物体外具有增殖能力的人骨髓系血液细胞的制造(专利文献1)、致肿瘤性得到抑制的人骨髓系的血液细胞的制造方法(专利文献2)。但是,这些现有技术文献中都完全没有公开或启示具有抗原提呈能力的人骨髓系细胞的制造方法、具有抗原提呈能力的细胞的存在或特性。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861191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171005号公报
[0011]非专利文献
[0012]非专利文献1:Immunity 39:38-48,2013.
[0013]非专利文献2:Nat Rev Cancer 17,209-222,2017.
[0014]非专利文献3:Blood 101:3501-8,2003.
[0015]非专利文献4:J Immunol 172:776-86,2004.
[0016]非专利文献5:J Immunol 174:1888-97,2005.
[0017]非专利文献6:J Immunol 178:918-25,2007.
[0018]非专利文献7:Stem Cells 25:2720-29,2007.

技术实现思路

[0019]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具有可实现作为细胞制剂的稳定供给的在生物体外增殖的能力和匹敌生物体来源的DC的抗原提呈能力的多能干细胞来源的人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的制造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造的人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课题在于提供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人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的促进抗原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T细胞的增殖的方法、以及利用该方法促进增殖和/或制造的T细胞。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课题在于提供包含本专利技术的多能干细胞来源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的用于促进T细胞的增殖的医药组合物、以及包含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人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促进增殖和/或制造的抗原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T细胞的抗癌剂。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多能干细胞来源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的制造方法等。
[0021]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0022]使髓样细胞(MC)表达c-MYC、BMI1和MDM2而得到增殖性髓样细胞(pMC),以及
[0023]使上述pMC表达GM-CSF和/或M-CSF而得到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pAPC)。
[0024]本专利技术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的制造方法(以下,称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中,上述髓样细胞可以为由多能干细胞分化出的髓样细胞。
[0025]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中,上述多能干细胞可以为诱导多能干细胞或者胚胎干细胞。
[0026]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中,上述c-MYC、BMI1和MDM2可以为基因导入于髓样细胞而得的。
[0027]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中,上述GM-CSF和/或M-CSF可以为基因导入于pMC而得的。
[0028]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在上述髓样细胞为由多能干细胞分化出的髓样细胞(MC)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通过以下的工序而由多能干细胞分化出髓样细胞(MC),
[0029](i)将由上述多能干细胞诱导得到的胚状体(EB)在含有VEGF的培养基中在饲养细胞上进行多层培养后,在含有VEGF、SCF和TPO的培养基中进一步进行培养的工序,或者
[0030](ii)将由上述多能干细胞诱导得到的胚状体(EB)在含有BMP-4、VEGF和SCF的培养基中进行无饲养细胞的单层培养后,进一步在含有VEGF、TPO和GM-CSF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工序。
[0031]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在上述胚状体(EB)为由多能干细胞形成的胚状体时,可以为进一步包括通过以下工序由多能干细胞形成胚状体(EB)的步骤的制造方法,所述工序包含:
[0032](i)将多能干细胞接种于细胞块形成培养用容器而形成胚状体(EB),以及
[0033](ii)上述容器在底部设置有微细的球形孔且邻接的孔之间不存在平坦的面。
[0034]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可以为包括如下步骤的制造方法,即,
[0035](i)将多能干细胞接种于底部设置有微细的球形孔且在邻接的球形孔之间不存在平坦的面的细胞块形成培养用容器而形成胚状体(EB),
[0036](ii)利用以下的(ii)

1或(ii)

2的工序从上述胚状体(EB)得到髓样细胞(MC),
[0037](ii)

1将上述胚状体在含有VEGF的培养基中在饲养细胞上进行多层培养后,在含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骤:使髓样细胞即MC表达c-MYC、BMI1和MDM2而得到增殖性髓样细胞即pMC,和使所述pMC表达GM-CSF和/或M-CSF而得到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即pAP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髓样细胞为由多能干细胞分化而得的髓样细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多能干细胞为诱导多能干细胞或者胚胎干细胞。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c-MYC、BMI1和MDM2为基因导入于髓样细胞而得的。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GM-CSF和/或M-CSF为基因导入于增殖性髓样细胞即pMC而得的。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包含如下步骤:通过以下(i)或(ii)的方法而由多能干细胞分化出髓样细胞即MC,(i)将由所述多能干细胞诱导得到的胚状体即EB在含有VEGF的培养基中在饲养细胞上进行多层培养后,在含有VEGF、SCF和TPO的培养基中进一步进行培养,或者(ii)将由所述多能干细胞诱导得到的胚状体即EB在含有BMP-4、VEGF和SCF的培养基中进行无饲养细胞的单层培养后,进一步在含有VEGF、TPO和GM-CSF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进一步包含如下步骤:利用以下方法由多能干细胞形成胚状体即EB,(i)将多能干细胞接种于细胞块形成培养用容器而形成胚状体即EB,和(ii)所述容器在底部设置有微细的球形孔且邻接的孔之间不存在平坦的面。8.一种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骤:(i)将多能干细胞接种于底部设置有微细的球形孔且在邻接的球形孔之间不存在平坦的面的细胞块形成培养用容器而形成胚状体即EB,(ii)利用以下的(ii)

1或(ii)

2的方法从所述胚状体即EB得到髓样细胞即MC,(ii)

1将所述胚状体在含有VEGF的培养基中在饲养细胞上进行多层培养后,在含有VEGF、SCF和TPO的培养基中进一步进行培养,或者(ii)

2将所述胚状体在含有BMP-4、VEGF和SCF的培养基中进行无饲养细胞的单层培养后,进一步在含有VEGF、TPO和GM-CSF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iii)使(ii)中得到的髓样细胞即MC表达c-MYC、BMI1和MDM2而得到增殖性髓样细胞即pMC,以及(iv)使(iii)中得到的增殖性髓样细胞即pMC表达GM-CSF和/或M-CSF而得到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即pAPC。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c-MYC、BMI1和MDM2为基因导入于髓样细胞即MC而得的,GM-CSF和/或M-CSF为基因导入于增殖性髓样细胞即pMC而得的。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胚状体即EB的尺寸为50~200μm。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进一步包含如下步骤:对所述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即pAPC照射放射线。
12.一种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即pAPC,是利用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13.一种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即pAPC,是利用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即pAPC,在放射线照射后被给予生物体时,给予生物体后的至少3~4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萩谷祐一郎植村靖史福田恭子岩间达章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研究开发法人国立癌症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