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正压式穴播机的种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46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歇正压式穴播机的种植机构,涉及穴播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种植机构主体,所述种植机构主体的上方设置有种料箱,所述种料箱的底部贯通开设有多处均匀分布的进种口,每处进种口所在位置处均装配有进种控制阀,所述种植机构主体的内部两侧分别装配有多处均匀分布的开沟正压器和多处均匀分布的排种正压器,所述种植机构主体的正下方还开设有排种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间歇正压式穴播机的种植机构,主要用于玉米等耕种作物的种植,将传统开沟与排种两个机构进行整合,实现了开沟与排种一体化,不仅优化了穴播机的体积大小,降低了成本的投入,而且整合后的机构还大大提高了排种的工作效率。高了排种的工作效率。高了排种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歇正压式穴播机的种植机构


[0001]专利技术涉及穴播机设备
,具体为一种间歇正压式穴播机的种植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穴播机是按一定行距和穴距,将种子成穴播种的种植机械。每穴可播一粒或数粒种子,分别称单粒精播或多粒穴播,主要用于玉米、棉花、甜菜、向日葵、豆类等中耕作物,又称中耕作物播种机。每个播种机单体可完成开沟、排种、覆土、镇压等整个作业过程。而最重要的作业过程则是开沟和排种。
[0003]目前,穴播机的开沟机构和排种机构为两个单独的机构,整体体积较大,而且排种机构需要对准开沟机构的所开沟槽进行排种,在操作上使得整体前后的关联性也更加复杂,导致投入成本较高,后期的维护及维修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一种间歇正压式穴播机的种植机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间歇正压式穴播机的种植机构,包括种植机构主体,所述种植机构主体的上方设置有种料箱,所述种料箱的底部贯通开设有多处均匀分布的进种口,每处进种口所在位置处均装配有进种控制阀,所述种植机构主体的内部两侧分别装配有多处均匀分布的开沟正压器和多处均匀分布的排种正压器,所述种植机构主体的正下方还开设有排种口。
[0006]优选的,所述进种控制阀的外部一侧装配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转轴对接有活动装配于进种控制阀内部且水平设置的进种阀芯,所述进种阀芯上还开设有阀口,所述进种控制阀的底部还贯通对接有输种管。
[0007]优选的,所述输种管采用软性管,其长度足够长。
[0008]优选的,所述开沟正压器的上表面固定有多处垂直设置的导向轴一,所述导向轴一上贯穿装配有水平设置的抵接座一,所述导向轴一的上端头固定有限位头一,所述导向轴一上还嵌套有位于抵接座一下方的弹簧一,所述抵接座一的上表面还固定有垂直设置的抵接柱一,所述抵接座一的正上方还装配有棘齿一,所述棘齿一的中间开设有环型限位槽一,所述抵接柱一的上端头始终位于环型限位槽一内且与棘齿一的表面相抵接,所有所述棘齿一均装配于同一处带键转轴一上,所述带键转轴一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种植机构主体相装配,所述带键转轴一的一端与固定在种植机构主体外部的电机一的转轴相对接;所述开沟正压器装配于开设在种植机构主体一侧的避让槽一内,位于所述种植机构主体外部的开沟正压器的部分还固定有定位插座,所述开沟正压器的下方还固定有位于种植机构主体外部且水平设置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多处均匀分布的插销孔;所述抵接座一的一侧还固定有垂直设置的开沟正压筒,所述开沟正压筒的底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环型碎土盘。
[0009]优选的,所述棘齿一的表面开设有一处内棘槽;当抵接柱一的上端头抵接于棘齿一的内棘槽内时,此时开沟正压筒位于种植机构主体的内部;当抵接柱一的上端头抵接于棘齿一的外表面时,此时开沟正压筒贯穿位于排种口后位于种植机构主体的外部。
[0010]优选的,所述开沟正压筒以及环型碎土盘的下表面均进行倒尖处理。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插座的内部装配有垂直设置的弹性插销,所述弹性插销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贯穿装配于引导轴上,所述引导轴上嵌套有位于引导块上方的复位弹簧,所述弹性插销能对应装配于所有均匀分布的插销孔内。
[0012]优选的,所述避让槽一的上侧还对应设置有间距刻度线。
[0013]优选的,所述排种正压器装配于开设在种植机构主体另一侧的避让槽二内,所述排种正压器的上表面固定有多处垂直设置的导向轴二,所述导向轴二上贯穿装配有水平设置的抵接座二,所述导向轴二的上端头固定有限位头二,所述导向轴二上还嵌套有位于抵接座二下方的弹簧二,所述抵接座二的上表面还固定有垂直设置的抵接柱二,所述抵接座二的正上方还装配有棘齿二,所述棘齿二的中间开设有环型限位槽二,所述抵接柱二的上端头始终位于环型限位槽二内且与棘齿二的表面相抵接,所有所述棘齿二均装配于同一处带键转轴二上,所述带键转轴二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种植机构主体相装配,所述带键转轴二的一端与固定在种植机构主体外部的电机二的转轴相对接;所述抵接座二的一侧还固定有垂直设置的排种正压筒,所述输种管的下端始终装配于排种正压筒内。
[0014]优选的,所述棘齿二的表面开设有一处外棘齿;当抵接柱二的上端头抵接于棘齿二的外表面时,此时排种正压筒位于种植机构主体的内部;当抵接柱二的上端头抵接于棘齿二的外棘齿时,此时排种正压筒贯穿位于排种口后位于种植机构主体的外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间歇正压式穴播机的种植机构,主要用于玉米等耕种作物的种植,将传统开沟与排种两个机构进行整合,实现了开沟与排种一体化,不仅优化了穴播机的体积大小,降低了成本的投入,而且整合后的机构还大大提高了排种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图10为图8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图11为图8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图12为图8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四;图13为图8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五;图14为图8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六;图15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种植机构主体;2

种料箱;3

进种口;4

进种控制阀;5

开沟正压器;6

排种正压器;7

排种口;8

马达;9

进种阀芯;10

阀口;11

输种管;12

导向轴一;13

抵接座一;14

限位头一;15

弹簧一;16

抵接柱一;17

棘齿一;18

环型限位槽一;19

带键转轴一;20

电机一;21

避让槽一;22

定位插座;23

定位座;24

插销孔;25

开沟正压筒;26

环型碎土盘;27

避让槽二;28

导向轴二;29

抵接座二;30

限位头二;31

弹簧二;32

抵接柱二;33

棘齿二;34

环型限位槽二;35

带键转轴二;36

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歇正压式穴播机的种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机构主体(1),所述种植机构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种料箱(2),所述种料箱(2)的底部贯通开设有多处均匀分布的进种口(3),每处进种口(3)所在位置处均装配有进种控制阀(4),所述种植机构主体(1)的内部两侧分别装配有多处均匀分布的开沟正压器(5)和多处均匀分布的排种正压器(6),所述种植机构主体(1)的正下方还开设有排种口(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正压式穴播机的种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种控制阀(4)的外部一侧装配有马达(8),所述马达(8)的转轴对接有活动装配于进种控制阀(4)内部且水平设置的进种阀芯(9),所述进种阀芯(9)上还开设有阀口(10),所述进种控制阀(4)的底部还贯通对接有输种管(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歇正压式穴播机的种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种管(11)采用软性管,其长度足够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歇正压式穴播机的种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正压器(5)的上表面固定有多处垂直设置的导向轴一(12),所述导向轴一(12)上贯穿装配有水平设置的抵接座一(13),所述导向轴一(12)的上端头固定有限位头一(14),所述导向轴一(12)上还嵌套有位于抵接座一(13)下方的弹簧一(15),所述抵接座一(13)的上表面还固定有垂直设置的抵接柱一(16),所述抵接座一(13)的正上方还装配有棘齿一(17),所述棘齿一(17)的中间开设有环型限位槽一(18),所述抵接柱一(16)的上端头始终位于环型限位槽一(18)内且与棘齿一(17)的表面相抵接,所有所述棘齿一(17)均装配于同一处带键转轴一(19)上,所述带键转轴一(19)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种植机构主体(1)相装配,所述带键转轴一(19)的一端与固定在种植机构主体(1)外部的电机一(20)的转轴相对接;所述开沟正压器(5)装配于开设在种植机构主体(1)一侧的避让槽一(21)内,位于所述种植机构主体(1)外部的开沟正压器(5)的部分还固定有定位插座(22),所述开沟正压器(5)的下方还固定有位于种植机构主体(1)外部且水平设置的定位座(23),所述定位座(23)上开设有多处均匀分布的插销孔(24);所述抵接座一(13)的一侧还固定有垂直设置的开沟正压筒(25),所述开沟正压筒(25)的底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环型碎土盘(2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间歇正压式穴播机的种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棘齿一(17)的表面开设有一处内棘槽;当抵接柱一(16)的上端头抵接于棘齿一(17)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风柱王崇东高德焦辛世顺王守永董宪亮高德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迪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