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32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屋面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包括檩条,所述檩条上搭设有若干个盖板,所述盖板包括:防水附加层,所述防水附加层连接在檩条上;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为蒸汽通道型聚酯胎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层覆盖在所述防水附加层上且与防水附加层连接;面层,所述面层为反射页岩颗粒聚酯胎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所述面层覆盖在所述防水层上且与防水层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消了预制坡屋面结构中传统的找平层、保护层做法,施工效率更高,且便于后期快速查找漏点、防水维修。防水维修。防水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屋面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很多企业的建筑车间的屋面系统采用预制屋面结构,对于屋面结构的传统施工方法中,通常是水泥砂浆找平层+附加防水层+水泥砂浆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防热反射隔热涂料。传统的施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目前国内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企业的耐候性相对较差,这决定了必须将防水层做在非暴露层(国内绝大部分防水卷材长久暴露易龟裂、老化、失效),但是这将导致后期漏水难以查找准确漏点;难以维修,内部卷材受损后,无法直接修补卷材(此项为国内绝大部分建筑物漏水难以维修的通病)。会对房屋内生产的效率产生影响进而降低企业效益。
[0004]2、对于车间面积大的情况,找平层及找坡层材料运输困难;
[0005]3、屋面坡度较大,一方面增加了材料的运输难度,人工费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找平层、找坡层施工难度大,屋面构造层次多,新建时施工交叉作业多、建设工期长。
[0006]4、整个屋面需设置大量的排气孔,根部收边难处理、增加屋面漏水隐患,排气孔易老化,更换需开凿屋面,进一步增加漏水风险,防水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目的在于取消了预制坡屋面结构中传统的找平层、保护层做法,提高施工效率。
[0008]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包括檩条和多个盖板,多个所述盖板搭设在所述檩条上,所述盖板包括:
[0009]防水附加层,所述防水附加层连接在檩条上;
[0010]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为蒸汽通道型聚酯胎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层覆盖在所述防水附加层上且与防水附加层连接;
[0011]面层,所述面层为反射页岩颗粒聚酯胎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所述面层覆盖在所述防水层上且与防水层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3mm;所述面层的厚度为4mm。
[0013]进一步,所述盖板还包括隔汽层,所述隔汽层位于所述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之间。
[0014]进一步,所述盖板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覆盖在所述隔汽层上,且位于所述隔汽层和防水层之间。
[0015]进一步,所述防水附加层为矩形板状结构,且所述防水附加层的其中两个相邻端部均开设有卡槽,另外两个相邻端部均连接有凸块,相邻两个防水附加层之间,其中一个防水附加层的凸块能够插入另一个防水附加层的卡槽内。
[0016]进一步,所述檩条包括多根第一檩条和多根第二檩条,所述第一檩条和第二檩条
呈十字型交叉连接,所述防水附加层固定在所述第一檩条和第二檩条顶部。
[0017]进一步,还包括边架,所述边架围绕在檩条的外周且与所述檩条连接。
[0018]进一步,所述第一檩条、第二檩条和边架上均具有排水槽,所述第一檩条和第二檩条的排水槽均与所述边架的排水槽连通,所述边架上开设有排水孔,第一檩条和第二檩条上相邻的防水附加层之间的连接缝隙位于排水槽正上方。
[0019]进一步,所述排水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水孔分别位于边架的拐角处。
[0020]进一步,所述第一檩条上设有至少一个凸板,所述凸板的横截面呈U型,所述凸板的顶端两侧分别与第一檩条连接,所述第一檩条的凸板能够插入所述第二檩条的排水槽内。
[002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的屋面防水结构中由于防水层采用蒸汽通道型聚酯胎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为柔性防水层,聚酯胎基SBS防水卷材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适用基层变形能力强,可以适用建筑一定的沉降,长期下来屋面的安全性更高。
[0023]且由于面层采用反射页岩颗粒聚酯胎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该材料能够进行暴露使用,后期可以快速高效解决任何原因导致的漏水或渗水问题,对于查找漏点、防水维修均极为精确和方便。
[0024]2.新式屋面系统若页岩颗粒可以定制颜色,更美观,且功能更好,比如选择白色高反射颗粒,则整个屋面可以达到冷屋面效果,可以降低室内空间温度,这样对室内温度有要求的企业特别适用。
[0025]3.本技术中面层使用反射页岩颗粒聚酯胎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材料,能够取消传统的设计做法中找平层、找坡层、防热反射隔热涂料。在施工时,只需施工防水卷材,大大的减少了传统的施工工序,节约工期的同时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新式屋面防水结构由于构造简单、施工工序明显减少,可以明显节省人力和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建设时间成本,减少安全隐患。
[0026]4.本技术中所使用的防水卷材为绿色建材,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降低碳排放,符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0027]5.本技术中的面层所采用的页岩颗粒卷材,其页岩颜色可根据企业需求定制,让建筑体更美观。
[0028]6.3mm厚蒸汽通道型聚酯胎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身有排气效果,无需单独设置排汽通道,减少了渗漏风险。
[0029]7.本技术还可以增加保温层和隔汽层,隔汽层具有防水防潮功能,能够阻止室内的水蒸气渗透到保温层。
[0030]8.本技术中防水附加层的结构能够在进行搭建屋面的时候,使相邻的防水附加层之间进行可拆卸的连接后,在通过其他的固定方式进行再次紧固,本技术的防水附加层结构相互进行拼接后,后期再进行加固的时候,防水附加层之间不易自行滑动,便于后期顺利的进行加固连接。另外,本技术的防水附加层卡槽和凸块的结构能够提高搭设完成的屋面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固度。
[0031]9.本技术中檩条的结构能够进一步起到防漏水的作用,本技术中的檩条包括第一檩条和第二檩条,且第一檩条和第二檩条之间十字交叉,这样能够增强整个屋面
结构的强度;另外,第一檩条、第二檩条和边架上均开设有排水槽,这样即便相邻防水附加层之间出现漏水的情况,楼下的水也会进入第一檩条和第二檩条的排水槽内,最后在通过边架上的排水孔排出,这样只需要在边架的排水孔处连接排水管即可将水排出室外,从而避免出现室内漏水的现象,这样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屋面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003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33]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实施例1中盖板的立体局部剖视图;
[0034]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实施例2中盖板的纵向局部剖视图;
[0035]图3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实施例3中盖板的俯视图;
[0036]图4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实施例3中多个盖板相互拼接后的俯视图;
[0037]图5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实施例4中第一檩条、第二檩条和边架搭建后的俯视图;
[0038]图6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包括檩条和多个盖板,多个所述盖板搭设在所述檩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防水附加层,所述防水附加层连接在檩条上;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为蒸汽通道型聚酯胎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层覆盖在所述防水附加层上且与防水附加层连接;面层,所述面层为反射页岩颗粒聚酯胎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所述面层覆盖在所述防水层上且与防水层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3mm;所述面层的厚度为4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包括隔汽层,所述隔汽层位于所述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覆盖在所述隔汽层上,且位于所述隔汽层和防水层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附加层为矩形板状结构,且所述防水附加层的其中两个相邻端部均开设有卡槽,另外两个相邻端部均连接有凸块,相邻两个防水附加层之间,其中一个防水附加层的凸块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宇田亮刘军杰侯勇刚廖搏余平李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