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料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268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上料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料斗结构,料斗结构包括料斗本体,料斗本体包括顺序设置的料斗头部、料斗颈部和料斗腹部,料斗本体的横截面尺寸自料斗腹部向料斗头部呈渐缩设置;落在车架上时料斗本体的第一端的底部高于第二端的底部设置;料斗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滚轮,滚轮用于被顶抵推动以使料斗本体转动倾翻卸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料斗本体的横截面尺寸自料斗腹部向料斗头部呈渐缩设置,增加料斗的容积,颈部的收缩结构使得料斗在运行和倾翻过程中不易撒料;料斗的底部前方高后方低使所载物料有向后靠的趋势,减少运行中物料的散落;取消了液压缸,料斗本体上设置滚轮,用于被顶抵推动以使料斗本体转动倾翻卸料,减少摩擦力。擦力。擦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料车


[0001]本技术涉及冶炼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上料车。

技术介绍

[0002]斜桥上料在高炉中应用广泛,料斗与牵引装置相连,前轮和后轮各有自己的轨道,在运行过程中两轨平行使料斗顺着斜桥移动,在炉顶两种轨道间产生夹角令后轮高于前轮使得料斗前倾达到卸料的目的。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牵引方式和料斗形式,但往往牵引装置在料斗顶部前上方,易与受料设施干涉,否则要增加厂房高度。
[0003]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上料车,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车,料斗本体的横截面尺寸自料斗腹部向料斗头部呈渐缩设置,增加料斗的容积,颈部的收缩结构使得料斗在运行和倾翻过程中不易撒料;料斗的底部前方高后方低使所载物料有向后靠的趋势,减少运行中物料的散落;取消了液压缸,料斗本体上设置滚轮,用于被顶抵推动以使料斗本体转动倾翻卸料,减少摩擦力。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上料车,包括能沿轨道移动的车架;所述车架上设置能转动举升倾翻料斗结构,所述料斗结构包括料斗本体,所述料斗本体包括自第一端向第二端顺序设置的料斗头部、料斗颈部和料斗腹部,所述料斗头部设置所述料斗本体的出口,所述料斗本体的横截面尺寸自所述料斗腹部向所述料斗头部呈渐缩设置;落在车架上时所述料斗本体的第一端的底部高于第二端的底部设置;所述料斗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滚轮,所述滚轮用于被顶抵推动以使所述料斗本体转动倾翻卸料。
[0006]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料斗本体的第一端通过倾翻轴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料斗本体的第二端能绕所述倾翻轴转动举升倾翻。
[0007]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料斗本体的出口处铰接能开合的料斗活动门。
[0008]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料斗活动门转动嵌设于所述料斗头部。
[0009]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料斗头部设置门框,所述料斗活动门的顶部通过门轴与所述门框铰接。
[0010]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车架包括车体和车轮,所述车体上连接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用于连接牵引动力装置。
[0011]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车体上设置立柱,所述立柱用于支撑架设所述料斗本体。
[0012]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的顶部设置缓冲装置。
[0013]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车体上还连接有防脱轨装置和清轨器。
[0014]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料斗本体的第二端的两侧分别设置向下延伸的连接柱,各所述连接柱上分别铰接有所述滚轮。
[0015]由上所述,本技术的上料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的上料车中,料斗本体的横截面尺寸自料斗腹部向料斗头部呈渐缩设置,使得受料仓的料口尺寸不变且料斗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料斗的容积,颈部的收缩结构使得料斗在运行和倾翻过程中不易撒料;料斗的底部前方高后方低使所载物料有向后靠的趋势,减少运行中物料的散落;本技术取消了液压缸,料斗本体上设置滚轮,用于被顶抵推动以使料斗本体转动倾翻卸料,减少摩擦力。
附图说明
[0017]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上料车处于料斗回落状态时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上料车处于料斗倾翻状态时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料斗本体的俯视图。
[0021]图中:
[0022]1、车架;
[0023]11、车体;12、车轮;13、牵引绳;14、立柱;15、缓冲装置;16、防脱轨装置;17、清轨器;
[0024]2、料斗结构;
[0025]201、料斗头部;202、料斗颈部;203、料斗腹部;
[0026]21、料斗本体;22、滚轮;23、料斗活动门;24、门框;25、倾翻轴;26、连接柱;
[0027]3、轨道及基础;
[0028]4、车架及料斗止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0]在此描述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技术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2]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上料车,包括能沿轨道移动的车架1;车架1上设置能转动举升倾翻料斗结构2,料斗结构2包括料斗本体21,料斗本体21包括自第一端向第二端顺序设置的料斗头部201、料斗颈部202和料斗腹部203,料斗头部201设置料斗本体的出口,料斗本体21的横截面尺寸自料斗腹部203向料斗头部201呈渐缩设置;落在车架上时料斗本体21的第一端的底部高于第二端的底部设置。
[0033]料斗本体21的第二端设置滚轮22,滚轮22用于被顶抵推动以使料斗本体21转动倾翻卸料。滚轮22用于料斗倾翻时在倾翻托架(倾翻装置上的结构)上滚动,减少摩擦力。
[0034]料斗头部201为出口位置,料斗腹部203为载料的主要部位,从图3可以看出料斗腹部203宽、料斗头部201窄,料斗颈部202连接料斗腹部203和料斗头部201,且从料斗腹部203到料斗头部201逐渐收缩,这样的结构使得受料仓(现有技术)的料口尺寸不变且料斗本体21不变(长度太大,倾翻后料斗本体21的高度就会增加,影响厂房高度)的情况下,增加料斗本体21的容积,料斗颈部202的收缩结构使得料斗本体21在运行和倾翻过程中不易撒料;此外,料斗本体21非倾翻状态即落在车架上时,料斗本体21的第一端的底部高于第二端的底部设置,使所载物料有向后靠的趋势,减少运行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能沿轨道移动的车架;所述车架上设置能转动举升倾翻的料斗结构,所述料斗结构包括料斗本体,所述料斗本体包括自第一端向第二端顺序设置的料斗头部、料斗颈部和料斗腹部,所述料斗头部设置所述料斗本体的出口,所述料斗本体的横截面尺寸自所述料斗腹部向所述料斗头部呈渐缩设置;落在车架上时所述料斗本体的第一端的底部高于第二端的底部设置;所述料斗本体的第二端设置滚轮,所述滚轮用于被顶抵推动以使所述料斗本体转动倾翻卸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本体的第一端通过倾翻轴与所述车架铰接,所述料斗本体的第二端能绕所述倾翻轴转动举升倾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本体的出口处铰接能开合的料斗活动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臣潘宏涛李佳辉佟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