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型的高空防护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17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型的高空防护气囊,包括:气囊主体,气囊主体包括气囊部分的气囊层,沿气囊层边缘编织的边缘层,涂覆在气囊层、边缘层外表面的硅胶层;缝制在气囊主体两侧外边沿的侧连接件,侧连接件与侧连接件活动连接;缝制在气囊主体两侧顶部的上连接件,两个上连接件活动连接在气囊主体的背面;连接在气囊主体上的至少一个充气口,通过在气囊部分设置的一体成型的双层平纹空心组织层,能够提高气囊部分的强度,再设置双层接结组织层,以保证充气过程中气体不会从边缘泄露,再在整个气囊的外部涂上硅胶层,以此形成整体的密封效果,完全隔绝气囊内部与外部的环境,使气囊在充气以及形成撞击后均能够对作业者形成较好的保护。好的保护。好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型的高空防护气囊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气囊,特别是一种一体型的高空防护气囊。

技术介绍

[0002]高空作业通常指的是高处作业,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国家标准GB/T 3608

2008《高处作业分级》规定,高处作业为:“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3.2)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建筑施工中的高处作业主要包括临边、洞口、攀登、悬空、交叉等五种基本类型,这些类型的高处作业是高处作业伤亡事故可能发生的主要地点。
[0003]高空作业者的工作危险系数高,为了降低提高安全性,往往会设置安全锁或者安全带在作业者身上进行保护,但是仅靠安全结构难以完全对作业者进行保护,若安全带断裂,则作业者相当于毫无防备的跌落,故为了防止高空摔落造成二次伤害,现今市场上推出了智能防护服,当作业者跌落时,防护服会弹出安全气囊包裹住作业人员的身躯,对作业者进行保护。
[0004]现有的高空作业防护服无论是连体防护服还是上下分体式的防护服,其衣服内里均有多个气囊组成,例如,对应颈部的颈部气囊,对应胸部的胸部气囊等,不同位置上均有不同的气囊拼接而成,而由多组气囊拼接而成则是采用单个生产,采用布料裁片缝纫拼接而成,裁片数量多、工序复杂、气囊模块也多,气密性效果也差,在坠落接触压力面后容易爆开后漏气,对作业者的防护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型的高空防护气囊,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一体型的高空防护气囊,包括:
[0008]气囊主体,所述气囊主体包括气囊部分的气囊层,沿所述气囊层边缘编织的边缘层,涂覆在所述气囊层、边缘层外表面的硅胶层;
[0009]缝制在所述气囊主体两侧外边沿的侧连接件,所述侧连接件与所述侧连接件活动连接;
[0010]缝制在所述气囊主体两侧顶部的上连接件,两个所述上连接件活动连接在所述气囊主体的背面;
[0011]连接在所述气囊主体上的至少一个充气口。
[0012]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气囊层包括对应人体颈部的颈部保护段,对应人体胸部且与所述颈部保护段相通的胸部保护段,对应人体腹部且与所述胸部保护段相通的腹部保护段,对应人体髋部且与所述腹部保护段相通的髋部保护段,对应人体背部且与所述髋部保护段相通的背部保护段。
[001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上连接件和/或侧连接件为缝纫片,相邻的所述缝纫片之
间编织在一起。
[001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上连接件和/或侧连接件为魔术贴,相邻的所述魔术贴之间贴合在一起。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通过在气囊部分设置的一体成型的双层平纹空心组织层,作为人体上半身的一体式气囊保护结构,在受压时能够通过一体式的结构分担压力,能够提高气囊部分的强度,随后在气囊的边缘部分,再设置双层接结组织层,以保证充气过程中气体不会从边缘泄露,再在整个气囊的外部涂上硅胶层,以此形成整体的密封效果,完全隔绝气囊内部与外部的环境,使气囊在充气以及形成撞击后均能够对作业者形成较好的保护。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一体型的高空防护气囊的未充气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种一体型的高空防护气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一种一体型的高空防护气囊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在现有的高空防护服的气囊结构中,均是采用多个气囊对人体进行保护,各个气囊各司其职,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加工不同组气囊,加工繁琐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各个气囊的完整度和密封性,伤时伤工,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案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0024]参照图1

3所示,一种一体型的高空防护气囊,包括:气囊主体1,所述气囊主体1包括气囊部分的气囊层11,沿所述气囊层11边缘编织的边缘层12,涂覆在所述气囊层11、边缘层12外表面的硅胶层;缝制在所述气囊主体1两侧外边沿的侧连接件3,所述侧连接件3与所述侧连接件3活动连接;缝制在所述气囊主体1两侧顶部的上连接件2,两个所述上连接件2
活动连接在所述气囊主体1的背面;连接在所述气囊主体1上的至少一个充气口4。
[0025]在本实施例中,气囊层11为双层平纹空心组织,边缘层12为双层接结组织。
[0026]首先,由图1可以看出,本案中的气囊主体1为背心式结构,在高空作业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直接穿戴在身上,装配陀螺仪和充气泵,仅有在高空中发生体位巨大改变的时候才会触发陀螺仪自动充气形成保护,未充气状态下能够不阻碍工作者的动作,充气状态可以形成保护,或者,也可以工作者在地面时直接进行充气,工作者穿戴着气囊服装上安全带再进行作业。
[0027]在制取气囊主体1的过程中,首先,采用提花织布机,依据所需结构的图案,以双层接结组织和空心组织为基础组织,气囊部分采用空心组织可形成空心气囊,其它部位采用双层接结组织使双层空气气囊变为单层面料,作为封边或加强面料;再经涂胶机,双面涂上硅胶,可以保证气密性,最后在切割机的帮助下,可将一个囊袋沿图形轨迹裁切出来,裁切出来的气囊是一个二维平面气囊,后将二维气囊按设计缝纫成三维气囊。
[0028]其中,空心组织、接结组织、平纹组织均为纺织行业中的常见结构,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双层编织也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这里不做详细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型的高空防护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主体(1),所述气囊主体(1)包括气囊部分的气囊层(11),沿所述气囊层(11)边缘编织的边缘层(12),涂覆在所述气囊层(11)、边缘层(12)外表面的硅胶层;缝制在所述气囊主体(1)两侧外边沿的侧连接件(3),所述侧连接件(3)与所述侧连接件(3)活动连接;缝制在所述气囊主体(1)两侧顶部的上连接件(2),两个所述上连接件(2)活动连接在所述气囊主体(1)的背面;连接在所述气囊主体(1)上的至少一个充气口(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型的高空防护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层(11)包括对应人体颈部的颈部保护段(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健佳杨艺宗叶振翔
申请(专利权)人: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