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煤电厂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其主要针对现有技术中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缺陷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由吸收塔、石膏旋流站、真空皮带脱水机、气液分离器、滤液水箱、废水旋流站、脱硫废水箱与化学脱硫废水处理车间所构成的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化学脱硫废水处理车间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池一、缓冲池二与压滤机,且缓冲池二的排水端依次连接有三联箱与清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个阀门及光感装置的设置减少了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中运行的缺陷,进而降低了进入脱硫废水的量及废水含固率,同时解决了吸收塔外排废水含固量降低对浆液品质的影响及压滤机运行时滤液重复利用的弊端。影响及压滤机运行时滤液重复利用的弊端。影响及压滤机运行时滤液重复利用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煤电厂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燃煤电厂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脱硫系统中,Cl—会随着系统的运行不断富集,当浓度过高时会加剧设备的腐蚀,也会降低脱硫效率,并影响石膏结晶,导致石膏脱水系统无法正常运转。为了保证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需通过外排来降低系统中的Cl—浓度。与CL—一样,粉尘及重金属也会在系统中不断积累,为了保证石膏纯度和脱硫反应正常进行,一样需要对这些进行外排。
[0003]现有的脱硫废水中,存在以下缺陷:
[0004]1.由于高含泥量的脱硫废水的原水进入到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中,废水澄清池中的刮泥极易跳停,跳停后,污泥含固率低,压滤机压泥时间增加,压泥不成型。
[0005]2.脱硫废水的原水含固量不稳定,含固率降低时,滤饼不容易形成。压滤机连续压泥的运行过程中,绝大多数水质合格的滤液,重新回到三联箱再次进行废水处理,导致废水药品的浪费,且降低了脱硫废水的处理效率。
[0006]3.脱硫废水降低原水的含泥量后,其杂质停留在脱硫塔内,长时间运行后,浆液品质受影响,影响脱硫效率。
[0007]因此,如何对废水进行高效处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燃煤电厂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000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燃煤电厂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由吸收塔、石膏旋流站、真空皮带脱水机、气液分离器、滤液水箱、废水旋流站、脱硫废水箱与化学脱硫废水处理车间所构成的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化学脱硫废水处理车间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池一、缓冲池二与压滤机,且缓冲池二的排水端依次连接有三联箱与清水箱,所述压滤机的出口端设置有三通管,其上安装有光感装置、阀门一与阀门二,所述光感装置与阀门一位于压滤机至三联箱的路径上,所述阀门二设置于压滤机至清水箱的路径上,所述石膏旋流站与真空皮带脱水机之间设置有用于手动调整的阀门三。
[0010]优选的,所述吸收塔与石膏旋流站之间设置有用于浆液输送的石膏排出泵,石膏排出泵的进出端通过管道对应连接于吸收塔与石膏旋流站上。
[0011]优选的,所述石膏旋流站、真空皮带脱水机、气液分离器、滤液水箱、废水旋流站与脱硫废水箱之间通过管道进行依次连接,且滤液水箱与废水旋流站之间设置有回程管道。
[0012]优选的,所述滤液水箱上设置有滤液水泵与废水给料泵,所述滤液水泵与吸收塔之间通过导管进行连接,用于水资源回流循环。
[0013]优选的,所述废水给料泵的输出端设置于连接废水旋流站的管道上,用于将滤液
水箱的水资源输入到废水旋流站中。
[0014]优选的,所述脱硫废水箱上设置有废水泵,废水泵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联通于缓冲池一上。
[0015]优选的,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滤液水箱之间的管道上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有输送管,输送管的另一端设置于脱硫废水箱上。
[0016]优选的,所述石膏旋流站的溢流端与底流端之间连接有通管,所述阀门三设置于通管上。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8]1.气液分离器的下水管上另接一管路直接至脱硫废水箱,将这一路含泥量较少的水源作为废水箱水源,解决了现有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中废水的泥含量高的问题。
[0019]2.在石膏旋流站的一个旋流子溢流上增加管路接到石膏旋流站底流并加装阀门三,根据皮带脱水机的运行情况及脱硫塔内杂质情况进行手动启闭调节,现有的废水给料泵及废水旋流站根据浆液品质情况进行投运或停止。解决了脱硫系统微细杂质颗粒的排放的问题。
[0020]3.在脱硫废水压滤机滤液出口管增加三通,并增加光感装置。压滤合格的水及时切换到清水箱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而压滤水至缓冲池的阀门一保持最小的流量,一但出水浑浊,光感探测到后及时关闭压滤水至清水箱阀门二,确保不合格的压滤水质不外排。通过一个探测器解决系统切换问题,减少设备投资。
附图说明
[0021]图1给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0022]附图标记:1、吸收塔;2、石膏旋流站;3、真空皮带脱水机;4、气液分离器;5、滤液水箱;6、废水旋流站;7、脱硫废水箱;8、缓冲池一;9、压滤机;10、缓冲池二;11、三联箱;12、清水箱;13、光感装置;14、阀门一;15、阀门二;16、阀门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燃煤电厂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由吸收塔1、石膏旋流站2、真空皮带脱水机3、气液分离器4、滤液水箱5、废水旋流站6、脱硫废水箱7与化学脱硫废水处理车间所构成的废水处理系统。化学脱硫废水处理车间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池一8、缓冲池二10与压滤机9,且缓冲池二10的排水端依次连接有三联箱11与清水箱12。压滤机9的出口端设置有三通管,其上安装有光感装置13、阀门一14与阀门二15。光感装置13与阀门一14位于压滤机9至三联箱11的路径上,阀门二15设置于压滤机9至清水箱12的路径上。石膏旋流站2与真空皮带脱水机3之间设置有用于手动调整的阀门三16。
[0026]吸收塔1与石膏旋流站2之间设置有用于浆液输送的石膏排出泵,石膏排出泵的进出端通过管道对应连接于吸收塔1与石膏旋流站2上。石膏旋流站2、真空皮带脱水机3、气液分离器4、滤液水箱5、废水旋流站6与脱硫废水箱7之间通过管道进行依次连接,且滤液水箱5与废水旋流站6之间设置有回程管道。滤液水箱5上设置有滤液水泵与废水给料泵,滤液水
泵与吸收塔1之间通过导管进行连接,用于水资源回流循环。废水给料泵的输出端设置于连接废水旋流站6的管道上,用于将滤液水箱5的水资源输入到废水旋流站6中。脱硫废水箱7上设置有废水泵,废水泵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联通于缓冲池一8上。气液分离器4与滤液水箱5之间的管道上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有输送管,输送管的另一端设置于脱硫废水箱7上。石膏旋流站2的溢流端与底流端之间连接有通管,阀门三16设置于通管上。
[0027]本实施例中,阀门三16的设置使得系统运行过程中,根据真空皮带脱水机3的运行情况及吸收塔1内的杂质情况进行手动启闭调节,使得现有的废水给料泵及废水旋流站根据浆液的品质情况进行投运或停止。
[0028]本实施例中,阀门一14关闭时仍有部分开启,保持其持续出水,光感装置13设置于其出水端,根据光感装置13判断其出水的浑浊度,当出水浑浊后阀门一14全开,阀门二15关闭。出水清澈后阀门二15全开,阀门一14关闭,从而不仅保持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工作在最大效率,并确保不合格的压滤水不外排。
[0029]基于实施例的一种燃煤电厂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工作原理是:当其进行运行时,石膏排出泵将吸收塔1中的浆液输送到石膏旋流站2中。进入到石膏旋流站2中的浆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电厂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由吸收塔(1)、石膏旋流站(2)、真空皮带脱水机(3)、气液分离器(4)、滤液水箱(5)、废水旋流站(6)、脱硫废水箱(7)与化学脱硫废水处理车间所构成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脱硫废水处理车间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池一(8)、缓冲池二(10)与压滤机(9),且缓冲池二(10)的排水端依次连接有三联箱(11)与清水箱(12),所述压滤机(9)的出口端设置有三通管,其上安装有光感装置(13)、阀门一(14)与阀门二(15),所述光感装置(13)与阀门一(14)位于压滤机(9)至三联箱(11)的路径上,所述阀门二(15)设置于压滤机(9)至清水箱(12)的路径上,所述石膏旋流站(2)与真空皮带脱水机(3)之间设置有用于手动调整的阀门三(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电厂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与石膏旋流站(2)之间设置有用于浆液输送的石膏排出泵,石膏排出泵的进出端通过管道对应连接于吸收塔(1)与石膏旋流站(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电厂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旋流站(2)、真空皮带脱水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敬,徐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沙洲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