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水井结构,属于建筑施工领域,一种降水井结构,包括地坪,地坪上开设有降水井孔,降水井孔底部设置有井拖,井拖上方固定安装有沉砂管,沉砂管和降水井孔之间填充有滤料,沉砂管上方设置有井管,滤料上方井管外侧填充有粘土,沉砂管和井管外侧包裹有过滤网,井管顶部设置有降水井盖,降水井盖中部设置有抽水管,抽水管末端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末端设置在降水井孔底部,它可以实现,通过在降水井孔内部设置井管,然后在井管外侧包裹过滤网,并在外侧进行填充滤料,对材料使用简单,极大的减少了对钢筋、钢筋网片、过滤网等材料的使用,从而节省了大量资源,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浪费的情况。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水井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降水井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建筑空间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地下室的面积和地下室的深度也越来越大,在施工时,不可避免的需要碰到排水问题。
[0003]传统降水方式即在基坑周边设置降水井的方式难以将基坑内的地下水全部降至设计降水深度,常规降水井制作需要大量的钢筋、钢筋网片、过滤网等,还需要大量的焊接工艺、机械连接工艺和大型机械吊装等,在施工完成后降水井要进行回填,大部分材料都被填到了地下,从而容易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水井结构,它可以实现,通过在降水井孔内部设置井管,然后在井管外侧包裹过滤网,并在外侧进行填充滤料,对材料使用简单,极大的减少了对钢筋、钢筋网片、过滤网等材料的使用,从而节省了大量资源,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
[0006]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降水井结构,包括地坪,所述地坪上开设有降水井孔,所述降水井孔底部设置有井拖,所述井拖上方固定安装有沉砂管,所述沉砂管和降水井孔之间填充有滤料,所述沉砂管上方设置有井管,所述滤料上方井管外侧填充有粘土,所述沉砂管和井管外侧包裹有过滤网,所述井管顶部设置有降水井盖,所述降水井盖中部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末端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末端设置在降水井孔底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降水井盖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抽水管插接在通孔内侧,所述抽水管和通孔相适配。
[0010]进一步的,所述地坪上井管外侧铺设有HDPE防渗膜,所述HDPE防渗膜下方焊接有若干稳固钉,所述稳固钉插接在粘土内侧,所述HDPE防渗膜上部铺设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和HDPE防渗膜边缘处焊接,所述紧固板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和降水井盖边缘底部相互紧抵。
[0011]进一步的,所述滤料为石屑制成,所述滤料颗粒直径为3~7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为铁纱网和双层尼龙纱网组合,所述铁纱网为20目,所述双层尼龙纱网为60目。
[0013]进一步的,所述井管顶部位于地坪外侧,所述井管顶部和降水井盖底部密封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水泵垂直设置在降水井孔内侧,所述水泵底部和井拖平行设置。
[0015]有益效果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本方案通过在降水井孔内部设置井管,然后在井管外侧包裹过滤网,并在外侧进行填充滤料,对材料使用简单,极大的减少了对钢筋、钢筋网片、过滤网等材料的使用,从而节省了大量资源,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
[0018](2)本方案通过设置的井管,然后使用滤料对其进行填充,减少了大量的焊接工艺、机械连接工艺和大型机械吊装的应用,从而方便对其进行施工。
[0019](3)本方案通过HDPE防渗膜和密封垫等结构的设置,HDPE防渗膜和密封垫配合使用,用于对井管外侧进行固定,并起到密封作用,对降水井整体起到密封效果,避免在使用时降水井出现渗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水泵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说明:
[0024]1、地坪;2、抽水管;3、滤料;4、沉砂管;5、过滤网;6、粘土;7、降水井盖;8、降水井孔;9、井管;10、井拖;11、水泵;12、稳固钉;13、HDPE防渗膜;14、紧固板;15、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请参阅图1
‑
2,一种降水井结构,包括地坪1,地坪1上开设有降水井孔8,降水井孔8底部设置有井拖10,井拖10上方固定安装有沉砂管4,沉砂管4和降水井孔8之间填充有滤料3,沉砂管4上方设置有井管9,滤料3上方井管9外侧填充有粘土6,沉砂管4和井管9外侧包裹有过滤网5,井管9顶部密封有降水井盖7,降水井盖7中部设置有抽水管2,抽水管2末端固定安装有水泵11,水泵11末端设置在降水井孔8底部,水泵11放置于降水井孔8内部14.5m处,减少在抽水时,泥沙进入水泵11内部,首先对按设计要求布设降水井孔8,且布施过程中,偏差不大于300mm,设计完成后,采用反循环钻机成降水井孔8,在开设过程中地层自造浆护壁。
[0028]请参阅图2和3,地坪1上井管9外侧铺设有HDPE防渗膜13,HDPE防渗膜13下方焊接有若干稳固钉12,稳固钉12插接在粘土6内侧,HDPE防渗膜13上部铺设有紧固板14,紧固板14和HDPE防渗膜13边缘处焊接,紧固板14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垫15,密封垫15和降水井盖7边缘底部相互紧抵, 井管9在安装过程完成后,在外侧安装HDPE防渗膜13用于对井管9外侧进行固定,并起到密封作用,然后,通过紧固板14和密封垫15的使用,使得井管9和降水井盖7之间起到密封作用,对井管9整体起到密封效果。
[0029]将降水井孔8开设按成后,对井管9进行安装,且宜于地表500
㎜
,上部采用不含砂
石的粘土6封口,当井管9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3,井管9与井壁之间填充的滤料3必须一次完成,滤料3沿降水井孔8四周均匀填入,掌握回填速度,避免中部架空,洗井后,如滤料3下沉量过大,应做好补填工作。
[0030]然后将水泵11放置于深14.5m处,水泵11安放完毕开始布设抽水线路,及时抽排水,在进行布置抽水线路时,认真踏勘现场,找寻污水管道,将各井的排水塑料管合理、优化安置,通过合理管路排到管道。严禁将浑浊的井水排到污水管道。
[0031]请参阅图1,滤料3为石屑制成,滤料3颗粒直径为3~7mm,从而方便对污水进行过滤,减少杂质进行水泵11内部。
[0032]请参阅图1,过滤网5为铁纱网和双层尼龙纱网组合,铁纱网为20目,双层尼龙纱网为60目,对沉砂管4和井管9外侧起到保护作用。
[0033]在使用时:首先对按设计要求布设降水井孔8,且布施过程中,偏差不大于300mm,设计完成后,采用反循环钻机成降水井孔8,在开设过程中地层自造浆护壁。
[0034]将降水井孔8开设按成后,对井管9进行安装,且宜于地表500
㎜
,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粘土6封口,当井管9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3,井管9与井壁之间填充的滤料3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水井结构,包括地坪(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坪(1)上开设有降水井孔(8),所述降水井孔(8)底部设置有井拖(10),所述井拖(10)上方固定安装有沉砂管(4),所述沉砂管(4)和降水井孔(8)之间填充有滤料(3),所述沉砂管(4)上方设置有井管(9),所述滤料(3)上方井管(9)外侧填充有粘土(6),所述沉砂管(4)和井管(9)外侧包裹有过滤网(5),所述井管(9)顶部设置有降水井盖(7),所述降水井盖(7)中部设置有抽水管(2),所述抽水管(2)末端固定安装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末端设置在降水井孔(8)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水井盖(7)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抽水管(2)插接在通孔内侧,所述抽水管(2)和通孔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坪(1)上井管(9)外侧铺设有HDPE防渗膜(13),所述HDPE防渗膜(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洪鹏,马学智,张博强,王文会,于佳奇,
申请(专利权)人: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