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涉及一种细胞混匀装置,属于生物实验技术领域,所述细胞混匀装置主要包括吸耳球、塑胶软管、PP管、胶塞、移液管、放置架,吸耳球与塑胶软管可拆卸清洗,塑胶软管与PP管,PP管与胶塞之间均可拆卸清洗灭菌,清洗灭菌后的装置放置在放置架上,避免随意放置造成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不同细胞生长特性及贴壁程度,手动控制吹打细胞力度及频率,避免吹打过快导致细胞损伤或吹打过慢导致细胞分散不均匀,影响细胞生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手动控制抓握力度,可获得均匀、分散且完整的细胞。轻巧方便,可拆卸高压消毒灭菌,更安全。更安全。更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胞混匀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生物实验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涉及一种细胞混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培养是生物、医药
常涉及到的重要试验,细胞培养需要对细胞进行吹散、混匀,以及对细胞内容物进行分装。细胞的吹散混匀程度常常影响细胞传代效果,由于细胞贴壁能力、生长性能不同,需要对细胞有针对性的进行吹打混匀。手动挤压吸耳球能很好的控制吹打力度和吹打速度,能针对不同的细胞特性进行吹散混匀。移液管具有长度长,规格多样等特点,吹打过程中不易造成细胞污染,是实验室细胞传代常用耗材。
[0003]中国专利CN202047058U公开了一种通过反复挤压吸耳球而实现对细胞进行吹打分散的装置,但该装置液体容易反吸进入橡胶软管内,造成细胞及装置污染,同时装置在使用后,装置清洗后没有进行收纳,存在装置被二次污染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胞混匀装置,所述细胞混匀装置主要包括吸耳球、塑胶软管、PP管、胶塞、移液管、放置架,吸耳球与塑胶软管可拆卸清洗、塑胶软管与PP管,PP管与胶塞之间均可拆卸清洗灭菌,清洗灭菌后的装置放置在放置架上,避免随意放置造成二次污染,本技术手动控制抓握力度,可获得均匀、分散且完整的细胞。轻巧方便,可拆卸高压消毒灭菌,更安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所述细胞混匀装置主要包括装置本体、吸耳球、塑胶软管、PP管、胶塞、放置架,所述装置本体由吸耳球、塑胶软管、PP管、胶塞组成,装置本体放置在放置架上,所述吸耳球与塑胶软管连接,塑胶软管与PP管连接,PP管与胶塞连接,所述放置架由内仓体、侧仓体、插孔、放置仓、滑轨、拉手、放置板、放置孔组成,所述内仓体设置在放置架内部,侧仓体设置在内仓体旁侧,插孔设置在侧仓体上,放置仓设置在内仓体内部,滑轨设置在放置仓底部,拉手设置在放置仓上,放置板设置在内仓体顶部,放置孔设置在放置板上,
[0007]所述胶塞的端部连接有移液管。
[0008]所述吸耳球与塑胶软管可拆卸连接,塑胶软管与PP管可拆卸连接,PP管与胶塞可拆卸连接,所述吸耳球的端部插入到塑胶软管的一端,塑胶软管的另一端插入到PP管一端,PP管的另一端插入到胶塞端部。
[0009]所述PP管上粗下窄,粗的一端与塑胶软管相连,窄的一端与胶塞相连。
[0010]所述胶塞为硅胶材质,胶塞内设置有防倒吸片,防倒吸片为“V”型结构,防倒吸片底部设置有开口。
[0011]所述侧仓体设置有两个,两个侧仓体位于内仓体的左右两侧,两个侧仓体上均设置有插孔。
[0012]所述滑轨为抽屉滑轨,放置仓为抽屉式结构。
[0013]所述放置板设置有至少两块,放置孔为放置板上的圆形孔,放置孔的直径小于吸耳球球体的直径。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所述细胞混匀装置主要包括吸耳球、塑胶软管、PP管、胶塞、移液管、放置架,吸耳球与塑胶软管可拆卸清洗、塑胶软管与PP管,PP管与胶塞之间均可拆卸清洗灭菌,清洗灭菌后的装置放置在放置架上,避免随意放置造成二次污染,本技术手动控制抓握力度,可获得均匀、分散且完整的细胞。轻巧方便,可拆卸高压消毒灭菌,更安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装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胶塞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胶塞与PP管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9]图中,1
‑
装置本体、2
‑
吸耳球、3
‑
塑胶软管、4
‑
PP管、5
‑
胶塞、6
‑
放置架、7
‑
支脚、8
‑
内仓体、9
‑
侧仓体、10
‑
插孔、11
‑
放置仓、12
‑
滑轨、13
‑
拉手、14
‑
放置板、15
‑
放置孔、16
‑
防倒吸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具体说明。
[0021]如图1
‑
3所示,所述细胞混匀装置主要包括装置本体1、吸耳球2、塑胶软管3、PP管4、胶塞5、放置架6,所述装置本体1由吸耳球2、塑胶软管3、PP管4、胶塞5组成,装置本体1放置在放置架6上,所述吸耳球2与塑胶软管3连接,塑胶软管3与PP管4连接,PP管4与胶塞5连接,所述胶塞5的端部连接有移液管,所述吸耳球2与塑胶软管3可拆卸连接,塑胶软管3与PP管4可拆卸连接,PP管4与胶塞5可拆卸连接,所述吸耳球2的端部插入到塑胶软管3的一端,塑胶软管3的另一端插入到PP管4一端,PP管的另一端插入到胶塞端部,胶塞的另一端连接移液管,所述PP管4上粗下窄,粗的一端与塑胶软管3相连,窄的一端与胶塞5相连,吸耳球2、塑胶软管3、PP管4、胶塞5间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同时方便使用后拆卸清理,拆卸清洗可清洗的更为彻底,所述胶塞5为硅胶材质,胶塞5内设置有防倒吸片16,防倒吸片16为V型结构,防倒吸片16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放置架6用于放置装置本体1,放置架6由内仓体8、侧仓体9、插孔10、放置仓11、滑轨12、拉手13、放置板14、放置孔15组成,所述内仓体8设置在放置架6内部,侧仓体9设置在内仓体8旁侧,插孔10设置在侧仓体9上,放置仓11设置在内仓体8内部,滑轨12设置在放置仓11底部,拉手13设置在放置仓11上,放置板14设置在内仓体8顶部,放置孔15设置在放置板14上,所述侧仓体9设置有两个,两个侧仓体9位于内仓体8的左右两侧,两个侧仓体9上均设置有插孔10,所述滑轨12为抽屉滑轨,放置仓11为抽屉式结构,所述放置板14设置有至少两块,放置孔15为放置板14上的圆形孔,放置孔的直径小于吸耳球2球体的直径,放置板14上的放置孔15用于放置吸耳球2,侧仓体9上的插孔10用于插入胶塞5,拆卸请洗杀菌,并且干燥后的吸耳球2、塑胶软管3、PP管4、胶塞5连接后放置在放置架6
上,放置板14上的放置孔15用于放置吸耳球2,侧仓体9上的插孔10用于插入胶塞5,放置仓11内部可用于放置实验操作需要的移液管和其他工具,抽屉式设计,方便拿取。
[0022]所述细胞混匀装置主要包括吸耳球2、塑胶软管3、PP管4、胶塞5、移液管、放置架6,吸耳球2与塑胶软管3可拆卸清洗,吸耳球2的端部插入到塑胶软管3的一端,塑胶软管3的另一端插入到PP管4的端部,PP管4的另一端插入到胶塞5的端部,胶塞5的另一端插入到移液管,所述吸耳球2、塑胶软管3、PP管4、胶塞5、移液管之间均可拆卸清洗灭菌,轻巧简便,易安装,可拆卸高压消毒灭菌,更安全,吸耳球2与塑胶软管3相连,移液管可选用不同量程规格,塑胶软管选用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混匀装置主要包括装置本体、吸耳球、塑胶软管、PP管、胶塞、放置架,所述装置本体由吸耳球、塑胶软管、PP管、胶塞组成,装置本体放置在放置架上,所述吸耳球与塑胶软管连接,塑胶软管与PP管连接,PP管与胶塞连接,所述放置架由内仓体、侧仓体、插孔、放置仓、滑轨、拉手、放置板、放置孔组成,所述内仓体设置在放置架内部,侧仓体设置在内仓体旁侧,插孔设置在侧仓体上,放置仓设置在内仓体内部,滑轨设置在放置仓底部,拉手设置在放置仓上,放置板设置在内仓体顶部,放置孔设置在放置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细胞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的端部连接有移液管。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细胞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耳球与塑胶软管可拆卸连接,塑胶软管与PP管可拆卸连接,PP管与胶塞可拆卸连接,所述吸耳球的端部插入到塑胶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红亚,李珂,赵蓉,元正菊,信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