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输送带上的相框自动打钉装置,其结构简单,重量轻巧,摒弃了自带传送系统的复杂结构,大大降低了自动打钉装置的生产成本;并且该相框自动打钉装置可按生产需求随时更换工位,能在产线上多种不同规格的输送带上使用,适配性强,生产布局的灵活性高,其可一机多用之余又大大减少了企业的购置成本。置成本。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输送带上的相框自动打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打钉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输送带上的相框自动打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框在生产时需要用片钉枪对背部的背板进行打钉固定,而传统的人工打钉方式费时费力,不但打钉误差大而且工作效率低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市面上相继出现相框用的自动打钉设备。然而现有的相框用自动打钉设备,为了能自动准确的对相框进行打钉,在出厂时除了控制系统和打钉系统外,还会包括带有输送带、伺服电机和支撑框架等众多零部件组成的传送系统,其通过伺服电机计算输送带的转速,从而计算并控制打钉系统完成打钉运作。而该种设置方式使得整套设备的硬件众多,生产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并且其机体笨重、结构臃肿,占用生产空间之余又无法灵活移动布局。另外,由于自带的输送系统结构和规格单一固定,不能随时匹配生产线上其它不同规格的输送线,无法一机多用,使得生产企业只能购买多台规格不同的自动打钉设备才能满足不同产线的需求,导致企业的购置成本又大幅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输送带上的相框自动打钉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输送带上的相框自动打钉装置,包括能够架设在输送带上方的机架,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带操作面板的控制系统和用于检测输送带转动数据的轮式编码器,在所述机架的底部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间距可调节的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在所述第一导向
[0005]条和第二导向条之间形成有汇流通道,在所述第一导向条的前端设置有激光5传感器,在所述汇流通道的上方位于所述机架径向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升降的第一打钉机构和第二打钉机构,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轮式编码器、激光传感器、第一打钉机构以及第二打钉机构电连接。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打钉机构包括第一片钉枪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片钉枪升降的第一气缸组,所述第二打钉机构包括第二片钉枪和用于控制0所述第二片钉枪升降的第二气缸组。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的底部均水平设置有多个滚轮。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导向条和第二导向条的前端均形成有倾斜的汇入口。
[0009]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的中部为镂空设置。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提示工作状态的灯光提示器。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式编码器转动一圈的周长为200mm,其每一圈的脉冲为
200P。
[0012]0本申请有益效果为:
[0013]1、结构简单,重量轻巧,摒弃了自带传送系统的复杂结构,大大降低了自动打钉装置的生产成本。
[0014]2、可按生产需求随时更换工位,能在产线上多种不同规格的输送带上使用,适配性强,生产布局的灵活性高。
[0015]5 3、一机多用,大大减少企业的购置成本。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机架,11、灯光提示器;2、控制系统;3、轮式编码器;4、第一导向条,41、第二导向条,42、汇流通道,43、滚轮,44、汇入口;5、激光传感器;6、第一打钉机构,61、第一片钉枪,62、第一气缸组;7、第二打钉机构,71、第二片钉枪,72、第二气缸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请参照图1至3所示,一种用于输送带上的相框自动打钉装置,包括能够架设在输送带上方的机架1,在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带操作面板的控制系统2和用于检测输送带转动数据的轮式编码器3,在所述机架1的底部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间距可调节的第一导向条4和第二导向条41,在所述第一导向条4和第二导向条41之间形成有汇流通道42,在所述第一导向条4的前端设置有激光传感器5,在所述汇流通道42的上方位于所述机架1径向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升降的第一打钉机构6和第二打钉机构7,所述控制系统2分别与所述轮式编码器3、激光传感器5、第一打钉机构6以及第二打钉机构7电连接。
[0024]在使用前,先将本自动打钉装置架设在负责传送相框的输送带上方,然后将轮式编码器3的转动轮紧贴在输送带表面,再按需要打钉的相框尺寸调节好第一导向条4和第二导向条41的间距,最后再调整好第一打钉机构6和第二打钉机构7的工作位置即可;上述的轮式编码器3用来采集输送带的运转速度以及累计相框运行通过的距离,而在第一导向条4前端的激光传感器5则用来检测汇流通道42的入口是否有相框进入;在控制系统2内提前预设好控制打钉运作的数据,该控制系统2通过接收激光传感器5传来的信号以及计算轮式编码器3传来的数据并与预设的打钉运作数据进行对比后,进而控制第一打钉机构6和第二打钉机构7分别对相框进行打钉。本相框自动打钉装置的重量轻巧,仅两工人即可抬起,如需要更换到其它产线的输送带上使用,直接将其抬走重新架设即可,并且第一导向条4和第二
导向条41的间距为可调节设置,让本相框自动打钉装置能够按照输送带和相框的不同规格而进行调整,一台装置能运用在产线不同的输送带上。
[0025]本自动打钉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开启本装置以及车间产线的输送带,此时轮式编码器3的转动轮贴压在输送带表面而同步转动并进行数据收集;然后输送带传送将带有背板的相框传送到汇流通道42的入口处并且到达激光传感器5的检测点位置,此时激光传感器5将此相框进入汇流通道42的信号传送至控制系统2,与此同时轮式编码器3也将其记录的数据传送至控制系统2并进行计算。当控制系统2计算的数据结果符合预设的第一次打钉运作数据时,那么控制系统2逻辑判断此时相框已经随着输送带移动到了第一打钉机构6的打钉位置,控制系统2也随即控制第一打钉机构6下降到相框的打钉位置并进行打钉,此时钉子被打在相框内壁的一侧,在打钉动作完成后第一打钉机构6回位上升到初始位置。而在第一打钉机构6进行打钉后,轮式编码器3继续收集数据向控制系统2传送;当控制系统2计算的数据结果符合预设的第二次打钉运作数据时,那么控制系统2逻辑判断此时相框已经随着输送带移动到了第二打钉机构7的打钉位置,控制系统2也随即控制第二打钉机构7下降到相框的打钉位置并进行打钉,此时钉子被打在相框内壁的另一侧,在打钉动作完成后第二打钉机构7回位上升到初始位置;此时相框两侧的钉子将背板压紧固定在相框上,整个打钉流程完成,相框通过汇流通道42后继续随输送带传送带走。
[0026]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送带上的相框自动打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架设在输送带上方的机架(1),在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带操作面板的控制系统(2)和用于检测输送带转动数据的轮式编码器(3),在所述机架(1)的底部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间距可调节的第一导向条(4)和第二导向条(41),在所述第一导向条(4)和第二导向条(41)之间形成有汇流通道(42),在所述第一导向条(4)的前端设置有激光传感器(5),在所述汇流通道(42)的上方位于所述机架(1)径向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升降的第一打钉机构(6)和第二打钉机构(7),所述控制系统(2)分别与所述轮式编码器(3)、激光传感器(5)、第一打钉机构(6)以及第二打钉机构(7)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带上的相框自动打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钉机构(6)包括第一片钉枪(61)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片钉枪(61)升降的第一气缸组(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庆,
申请(专利权)人:海神工艺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