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四轴中心校正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3653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四轴中心校正辅助装置,包括机架、两个底座夹爪、第一动平台、第二动平台、设置于第一动平台上的第一激光发射器、设置于第二动平台上的第二激光发射器、设置于第一动平台上且用于调节第二动平台与第一动平台之间的距离的水平调节机构、设置于机架上且用于控制第一动平台进行升降的高度调节机构和设置于机架上且用于调节两个底座夹爪之间距离的夹爪调节机构,机架位于两个底座夹爪之间,第一动平台和第二动平台位于机架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拆卸四轴中心校正辅助装置,方便对四轴机床的四轴中心进行校正,有助于提高四轴机床的使用寿命,提高校正工作效率和准确度,操作方便简单。操作方便简单。操作方便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拆卸四轴中心校正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床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适于四轴机床的可拆卸四轴中心校正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加工机床是生成工业产品的必要保证,当前四轴机床应用较为广泛。在汽车、船舶、航空等领域对于加工精度的要求更为苛刻,面对太空中复杂多变的环境、气候、多变的场景等,使得零件之间的装配要求也不一致,对于零件的风格样式也有着极大的挑战,同理在生物医药领域,对于工件要精致、小巧,可以保证在人体血管等进行操作,对于工件的要求既要小巧,又要保证极大的加工精度。当然,加工技术的发展,对于工业4.0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进,即将迎来的工业5.0对于机床的加工要求同样也只会增加,而不会降低。加工技术的提升是整个国家工业水平的提升,是高精尖设备在每一代产品的提升,未来的高科技产品或许会因为材料的韧性、柔性、易加工程度、抗磨损等属性达不到要求,即多功能材料的缺失,但是加工技术的进步,技工精度的提升,是有着长远的好处的。加工机床从三轴、四轴,一直到目前国际最新的七轴机床,一步步的迭代更新,代表了目前工业对于零件的曲面复杂度、加工复杂度、工业要求、工件精度等都进行了一步步的全方位的提升。四轴机床是指具备X轴,Y轴,Z轴和旋转轴的设备。三轴机床可以满足加工产品的基本需要,但是面对曲面,特殊角度的销孔、键槽等,就需要多次对加工件进行重新定位,使得加工的精度大大降低。
[0003]当我们需要高精度加工时,通常需要应用四轴或五轴机床进行加工。大多数制造都是使用三轴机床完成的,例如传统的数控机床或手动铣床。而四轴数控加工机床,但是它能够生产出复杂性和准确度更高的工具和零件。四轴数控加工和四轴铣削加工还可以产生光滑的表面光洁度,这对于许多制造应用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多轴数控加工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割工件,因此四轴和五轴机床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零件的加工,而无需进行多次设置。这具有消除不正确对准的连锁优势,每次必须手动重新定向工件以进行新设置时都存在这种风险。多轴加工的另一个优势是,它消除了对复杂夹具的需求,而这些夹具通常是将零件固定在三轴机床上的位置。可以说四轴数控加工和五轴数控加工的较大优势在于,如何以较高的标准生产较为复杂的形状。对于三轴机床,弯曲的边缘需要多次小切口,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而且很少会留下完美的光洁度。但是在多轴机床上,逐渐旋转(调整第四轴或第五轴)可以产生具有平滑光洁度的近乎完美的轮廓。而多轴机床可借助额外的轴,机床可以以更大的范围和灵活性以新的弧度和角度移动。这将导致能够创建各种不同的几何形状。此外,通过使机床能够以任意角度定向切割机,可以对作业进行编程,以高效的方式切割工件,可提供理想的切割速度和切屑清除的角度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更高的加工质量完成的部分。
[0004]物体在空间中有6个自由度,分别是X向,Y向,Z向,绕X轴旋转,绕Y轴旋转和绕Z轴旋转。四轴卧式机床很好的解决了三轴机床加工特殊工件时需要多次对刀,而导致精度下
降的问题。但是,作为一种加工机床,面对不同类型工件,需要更换适合的动力头和尾座,现有的四轴卧式机床缺少四轴中心校正措施,四轴中心未及时校正的话,加工过程中会导致工件会出现倾斜,而且在加工工程中,会对整体机床产生很大的扭矩,同时加剧动力头和尾座的磨损,降低四轴机床的寿命,另外,会导致跳刀的现象,极大的降低了加工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卸四轴中心校正辅助装置,目的是方便对四轴机床的四轴中心进行校正。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可拆卸四轴中心校正辅助装置,包括机架、两个底座夹爪、第一动平台、第二动平台、设置于第一动平台上的第一激光发射器、设置于第二动平台上的第二激光发射器、设置于第一动平台上且用于调节第二动平台与第一动平台之间的距离的水平调节机构、设置于机架上且用于控制第一动平台进行升降的高度调节机构和设置于机架上且用于调节两个底座夹爪之间距离的夹爪调节机构,机架位于两个底座夹爪之间,第一动平台和第二动平台位于机架的上方。
[0007]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手柄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平台上且与第一手柄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动平台连接。
[0008]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丝杠螺母机构,所述第一动平台上设置对所述第二动平台进行导向的第一导杆,第一导杆穿过第二动平台。
[0009]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手柄、与第二手柄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连接的第三传动机构和与第三传动机构连接的第四传动机构,第四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动平台连接。
[0010]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为锥齿轮机构,所述第四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机构。
[0011]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和所述第四传动机构均设置两个,各个第三传动机构分别与一个第四传动机构连接。
[0012]所述第一动平台与第二导杆连接,第二导杆为竖直设置,所述机架上设置让第二导杆插入的第二导向孔。
[0013]所述第二导杆设置两个,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位于两个第二导杆之间。
[0014]所述夹爪调节机构包括第三手柄、与第三手柄连接的第五传动机构、与第五传动机构连接的第六传动机构和与第六传动机构连接的第七传动机构,第七传动机构与所述底座夹爪连接。
[0015]所述第五传动机构为锥齿轮机构,所述第六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机构;所述第七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机构。
[0016]本技术的可拆卸四轴中心校正辅助装置,方便对四轴机床的四轴中心进行校正,有助于提高四轴机床的使用寿命,提高校正工作效率和准确度,操作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0017]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0018]图1是本技术可拆卸四轴中心校正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第一动平台和第二动平台的设置示意图;
[0020]图3是高度调节机构的设置示意图;
[0021]图4是夹爪调节机构的设置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为:1、机架;2、底座夹爪;3、第一动平台;4、第二动平台;5、第一激光发射器;6、第二激光发射器;7、第一手柄;8、第一传动机构;9、第一导杆;10、第二手柄;11、第二传动机构;12、第三传动机构;13、第四传动机构;14、第二导杆;15、第三手柄;16、第五传动机构;17、第六传动机构;18、第七传动机构;19、轴承;20、托架;21、第一传动轴;22、第三传动轴;23、第四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并不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拆卸四轴中心校正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两个底座夹爪、第一动平台、第二动平台、设置于第一动平台上的第一激光发射器、设置于第二动平台上的第二激光发射器、设置于第一动平台上且用于调节第二动平台与第一动平台之间的距离的水平调节机构、设置于机架上且用于控制第一动平台进行升降的高度调节机构和设置于机架上且用于调节两个底座夹爪之间距离的夹爪调节机构,机架位于两个底座夹爪之间,第一动平台和第二动平台位于机架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四轴中心校正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手柄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动平台上且与第一手柄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动平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四轴中心校正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丝杠螺母机构,所述第一动平台上设置对所述第二动平台进行导向的第一导杆,第一导杆穿过第二动平台。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可拆卸四轴中心校正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手柄、与第二手柄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连接的第三传动机构和与第三传动机构连接的第四传动机构,第四传动机构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勋张敏芮伯乐许可森刘公雨郑佳敏钱伦权邹智华汤翔刘胜陶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永裕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