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电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603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电水壶,包括壶身、壶盖、壶嘴、烧水部件、阀支架、第一弹性体以及与壶嘴连接的排水通道;阀支架用于开启或关闭排水路径;还包括排气通道、压块组件、第二弹性体;排气通道的第一管口连通至壶嘴,第二管口连通壶内;压块组件的侧壁具有凸缘,内部设置有压块,压块组件在电水壶被倾倒至≥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电水壶


[0001]本技术涉及煮水的器具,尤其涉及一种兼顾泄压和控制漏水的保温电水壶。

技术介绍

[0002]保温电水壶在工作时,因壶身内部采用封闭设计,需要有排气结构才能泄压。但泄压结构会使到水壶在90度倾倒时漏水量过大,容易产生危险,因此,相关标准日本家用以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2

15部分:液体加热器具的个别要求事项(编号:J60335
‑2‑
15(2021))提出了水壶在90度倾倒时要求漏水量低于50mL的规定。
[0003]对于保温电水壶的排气结构,目前较为普遍的是利用烧水时壶内压力会不断拉升,来设置某种开关装置在压力提升至一定程度时打开泄压通道。例如中国专利CN202121797490提出的利用滚珠封堵泄压口。此类型方案的问题在于,若遇到水刚烧开用户就要倒水的场景,因此时壶内压力还未泄压或未完全泄好压,水壶的出水不会呈正常的自然流淌,而是以喷射的形式被倒出。
[0004]中国专利CN201520061219提出利用一侧悬空的弹性硅胶配合上方的重力球,在水壶正立状态保持泄压通道开放,而在水壶90
°
时靠重力球移开、弹性硅胶回弹封闭泄压通道。由于水壶正立状态泄压通道一直开放,因此CN201520061219在烧水的各阶段能够保持内外气压一致进而避免刚烧开就倒水时的喷射问题。但CN201520061219采用硅胶作为弹性体来封堵通道,主要存在三方面缺陷,其一是因硅胶硫化容易导致弹性体的弹力的一致性较差;其二是硅胶表面为平面,即便是悬空部略微下翘,整体基本水平,有水的时候容易残留在上面形成水垢,导致回弹无法实现封堵;其三是技术主要依赖弹性体的自身弹性实现封堵,而作为弹性体的硅胶一直处于气路,高温蒸汽将加速老化导致回弹失效,影响可靠性。
[0005]日本专利JP2018240703提出通过抽压孔、肋、间隙C以及与其他部件的相互配合来避免危险,对装配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样存在可靠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目的是在确保避免倒水喷射的前提下,解决煲水时产生的膨胀空气泄放与90度倾倒时漏水量之间的矛盾问题。
[0007]为此,提供一种保温电水壶,包括壶身、壶盖、壶嘴、烧水部件、阀支架、第一弹性体以及与壶嘴连接的排水通道;
[0008]第一弹性体用于在常态下维持阀支架处于第一位置,阀支架处于第一位置时封堵壶内与排水通道之间的排水路径,并在外力作用下移动至远离第一位置从而开启排水路径;
[0009]还包括排气通道、压块组件、第二弹性体;
[0010]排气通道的第一管口连通至壶嘴,排气通道的第二管口连通壶内;压块组件的侧壁具有朝外突出的用于封堵第二管口的凸缘,其内部设置有压块,压块组件在电水壶被倾
倒至≥90
°
状态下受第二弹性体的弹力作用移动至使凸缘封堵第二管口,压块在电水壶正立状态下受重力作用下压压块组件从而带动凸缘远离第二管口。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保温电水壶具有以下优势:
[0012](1)既解决煲水时产生的膨胀空气泄放与90度倾倒时漏水量之间的矛盾问题,又解决刚烧开就倒水时的喷射问题;
[0013](2)控制封堵部件(阀体)与控制回弹的部件(第二弹性体)分离设置提升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示出了实施例1中结构简化型保温电水壶的整体剖面图。
[0015]图2示出了实施例1中外边缘抵接排水通道管口从而封堵排水路径的示意图。
[0016]图3示出了实施例1中壶盖处的剖面放大图。
[0017]图4示出了实施例1中容置腔的内部结构。
[0018]图5示出了实施例1的保温电水壶在正常煲水时的排气路径。
[0019]图6示出了实施例1的保温电水壶在倾倒时压块截断气路的示意图。
[0020]图7示出了实施例2中保温电水壶的整体剖面图。
[0021]图8示出了实施例2中壶盖处的剖面放大图。
[0022]图9示出了实施例2的保温电水壶在正常煲水时的排气路径。
[0023]图10示出了实施例2的保温电水壶在倾倒时阀体截断气路的示意图。
[0024]图11示出了实施例3中保温电水壶的整体剖面图。
[0025]图12示出了实施例3中壶盖处的剖面放大图。
[0026]图13示出了实施例3的保温电水壶在正常煲水时的排气路径。
[0027]图14示出了实施例3的保温电水壶在倾倒时阀体截断气路的示意图。
[0028]图15示出了实施例3的倾斜面配置为与压块组件的外壳一体成型的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30]本技术的保温电水壶,旨在解决了煲水时产生的膨胀空气泄放,同时又控制了90度倾倒时的漏水量的矛盾问题,其基本思想概括起来就是煲水时通道可以排气,90
°
及以上倾倒(没有按下出水开关)时通道封闭控制漏水量(日本安规要求)。
[0031]实施例1
[0032]图1至图6描述了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案,该方案除能解决上述矛盾问题外,与本技术的其它方案相比具有结构简化的优势。具体地,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结构简化型保温电水壶的整体剖面图,包括底座1、壶身2、壶嘴21、壶盖3、阀支架31、弹性体32、烧水部件以及与壶嘴21连接的排水通道22。
[0033]其中,底座1用于通过壶身2底部的耦合器向壶身2内的烧水部件(例如加热丝或其他电加热装置)供电,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烧水部件不局限于电加热方式,也可以是其它比如火焰加热等方式。壶身2采用为双层壶身,通过内部抽真空方式达到内外热隔绝。4为壶身2内存储的水体,通过壶嘴21倒出。
[0034]本实施例中,阀支架31作为打开和关闭排水通道22的部件,可以设置在壶身2上也
可以设置在壶盖3上。弹性体32为不锈钢弹簧,主要利用其自身弹性为阀支架31提供一个向上的拉力,以在常态下维持阀支架31处于第一位置。如图1所示,阀支架31的的侧壁具有朝外突出的外边缘311,阀支架31被拉至第一位置时,外边缘311抵接排水通道22的管口从而封堵壶内与排水通道22之间的排水路径,如图2所示。当外力下压,比如按压阀支架31使其下移时,阀支架31远离第一位置,外边缘311不再封堵排水通道22管口,排水路径开启。
[0035]本实施例用于实现煲水排气、90
°
及以上倾倒封闭通道的部件主要依靠图3中所示的容置腔312以及设于容置腔内的压块313。容置腔312呈垂直设置的柱状或条状,其顶部开设有连通至壶嘴的第一导气口3121,底部开设有连通壶内的第二导气口3122,第一导气口3121、第二导气口3122上下对齐。如图4,容置腔312内侧壁沿竖直方向设置多条凸出筋3123,各凸出筋3123均自第二导气,3122延伸至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电水壶,包括壶身、壶盖、壶嘴、烧水部件、阀支架、第一弹性体以及与所述壶嘴连接的排水通道;所述第一弹性体用于在常态下维持阀支架处于第一位置,所述阀支架处于第一位置时封堵壶内与排水通道之间的排水路径,并在外力作用下移动至远离所述第一位置从而开启所述排水路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通道、压块组件、第二弹性体;所述排气通道的第一管口连通至所述壶嘴,排气通道的第二管口连通壶内;所述压块组件的侧壁具有朝外突出的用于封堵第二管口的凸缘,其内部设置有压块,压块组件在电水壶被倾倒至≥90
°
状态下受第二弹性体的弹力作用移动至使所述凸缘封堵所述第二管口,所述压块在电水壶正立状态下受重力作用下压压块组件从而带动所述凸缘远离所述第二管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电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第二管口下方的压块支架,所述压块组件经第二弹性体固定于压块支架上,压块支架开有连通至所述第二管口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体为不锈钢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的用于封堵第二管口的面被配置为第一倾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温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由第一密封圈构成;或者所述倾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镜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金星徽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