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效改善耳机前腔调音质量的入耳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58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有效改善耳机前腔调音质量的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快接块及调音纸,所述耳机本体包括出音端,且所述耳机本体内部沿长轴方向设有与所述出音端连通的前腔,所述耳机本体外侧向内凹陷形成槽体,所述槽体延伸至所述前腔内,并使所述前腔形成缺口;所述快接块设于所述槽体内,且所述快接块的前端将所述缺口填充,所述快接块贯穿设有与所述前腔连通的泄压孔;所述调音纸设于所述快接块前端,并位于所述泄压孔上。这种入耳式耳机可以灵活组装,使得调音纸被轻松、精准地安装。安装。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有效改善耳机前腔调音质量的入耳式耳机


[0001]本技术涉及入耳式耳机结构
,特别是涉及可有效改善耳机前腔调音质量的入耳式耳机。

技术介绍

[0002]入耳式耳机的喇叭正面发声位置到出声口的空间,称为耳机前腔。而传统的入耳式动圈喇叭的耳机,前腔必然是要包括一段与喇叭相同直径的圆柱形空间,这样才能密闭,不会产生漏音。然而,这个前腔空间,除了具有出声口必须存在的穿孔,还需要设计一个泄压孔。因为入耳式耳机佩戴起来后,喇叭与耳道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如果没有前腔的泄压孔,喇叭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声波压力就会对耳膜产生挤压,对佩戴者造成疼痛,佩戴不适,声音发闷的不良影响。
[0003]目前,市面上的动圈入耳式耳机基本都是在正对着喇叭或者比较正对喇叭的位置设计泄压孔,并在泄压孔的内部贴一张调音纸,通过设置调音纸的大小、目数密度,控制不同的通气量,从而减少声音衰减,保证声音的还原度。这种泄压孔及调音纸的结构设置存在以下问题:
[0004]动圈喇叭的腔体都是带有一定纵深的圆柱体结构,而且直径都是比较小,泄压孔设于圆柱体结构喇叭前方,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有效改善耳机前腔调音质量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快接块及调音纸,所述耳机本体包括出音端,且所述耳机本体内部沿长轴方向设有与所述出音端连通的前腔,所述耳机本体外侧向内凹陷形成槽体,所述槽体延伸至所述前腔内,并使所述前腔形成缺口;所述快接块设于所述槽体内,且所述快接块的前端将所述缺口填充,所述快接块贯穿设有与所述前腔连通的泄压孔;所述调音纸设于所述快接块前端,并位于所述泄压孔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有效改善耳机前腔调音质量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上设有所述出音端,所述第一本体内设有所述前腔及所述槽体,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另一端内,所述第二本体贯穿设有与所述前腔连通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有效改善耳机前腔调音质量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主连接体,所述快接块上设有副连接体,所述第二本体设于所述第一本体后,所述主连接体与所述副连接体连接,并使所述快接块固定于所述槽体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有效改善耳机前腔调音质量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体为突出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内的一端上的凸块,所述副连接体为设于所述快接块上的凹槽,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插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有效改善耳机前腔调音质量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