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炼强度可调的上肢康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锻炼强度可调的上肢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神经外科中,常见患者因脑损伤而造成肢体瘫痪,手术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才能恢复肢体的使用,其中通常都由康复师来协助患者锻炼肢体,从事该行业的技术人员在研究创造中发现:患者躺在病床上进行上肢锻炼时,一开始是由康复师抬起患者的手进行举升运动,直至患者能自主抬手再让患者自主举升,患者空手自主举升的锻炼模式较为枯燥,无法进行强度递进式的锻炼,康复师也无法直观的看见患者的恢复程度,因此提出一种锻炼强度可调的上肢康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锻炼强度可调的上肢康复装置。
[0004]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锻炼强度可调的上肢康复装置,包括一对长杆,其两个相邻的端部之间连接有拱形连接架,其顶部共同转动连接有承载架,其侧边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承载架倾斜角度的调控组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炼强度可调的上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长杆(1),其两个相邻的端部之间连接有拱形连接架(2),其顶部共同转动连接有承载架(3),其侧边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承载架(3)倾斜角度的调控组件(4),其底部安装有可移动、升降的支架(5);所述承载架(3)整体呈凹型,其两个竖直段的末端转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长杆(1)的顶部,且该两个竖直段的同侧边均沿其长度向依次固设有多个分级杆(6),还包括通过患者的举升以搭载在不同高度分级杆(6)上的举升杆(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炼强度可调的上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组件(4)包括位于承载架(3)其中一个竖直段外侧处的回形杆(401),其沿竖直向设置且其底端位于其中一个长杆(1)侧边,且承载架(3)的该竖直段外侧固设有穿过回形杆(401)的水平杆(402),还包括沿水平向将所述回形杆(401)底端与所述长杆(1)活动贯穿的控制杆(403),所述控制杆(40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方形抵触块(404)与紧固螺柱(405),所述紧固螺柱(405)上螺纹连接有将回形杆(401)抵紧在长杆(1)上的蝶型螺母(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健,伍琳,王雪娇,王楠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