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289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用于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包括一号橡胶握力器和二号橡胶握力器。通过绑带和魔术贴的配合使用形成绕臂环,将绕臂环套在内瘘肢上臂,内瘘侧手掌握住另一端八卦橡胶握力器,做主动屈伸动作,可锻炼整个内瘘肢体的肌肉力量锻炼,同时可双手各抓握一个八卦橡胶握力器,在胸前做拉伸运动,从而可打开胸腔,锻炼心肺功能,通过握力器进行抓握训练,有助于增加血流量及肌肉质量,促进静脉隆起、减少皮下脂肪,同时该内瘘锻炼用具简便携带,容易操作,既能锻炼手指活动力量,又能锻炼上臂肌肉力量,适合血液透析AVF的患者,可有效促使内瘘成熟与延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用于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慢性肾脏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率高达14.3%。慢性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时,超过80%的患者依赖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来延续生命。有效的血管通路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关键。自体动静脉内瘘因并发症较少,是首选的血管通路类型,但其5年生存率仅为50.5%。研究证明,AVF的围手术期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其成熟,然而不能在长期内达到满意的使用寿命。相关研究指出,良好的动静脉血管条件是建立理想AVF的重要前提,功能锻炼能促进AVF的早期成熟及延长使用时间,尤其对于高龄、合并糖尿病等血管条件较差的病人,围手术期血管功能锻炼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功能锻炼方式为握力锻炼,可有效改善内瘘血管内径与血流量,有利于AVF的建立与成熟。
[0003]然而,临床中功能锻炼的应用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如病人锻炼依从性低、锻炼力度不当,锻炼频率不合理,虽然目前市面上有许多辅助工具可帮助患者进行手部锻炼,比如握力圈、握力球,还有一类是抗阻运动等手臂运动如哑铃,可以增加AVF血管直径和血流量,有效维持AVF功能。然而这些锻炼仅为单一的辅助工具,大多只能锻炼手和前臂的肌肉,而患者AVF侧上肢运动能力,包括上臂、肩关节活动度及其肌肉力量可影响AVF的功能,缺少一种既可以锻炼到握力、手指功能,又可以锻炼手臂力量的简易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解决了缺少一种既可以锻炼到握力、手指功能,又可以锻炼手臂力量的简易工具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包括一号橡胶握力器和二号橡胶握力器,所述一号橡胶握力器前端面靠上端一侧开设有通槽,所述一号橡胶握力器后端面靠下端处固定设置有绑带,所述绑带贯穿一号橡胶握力器的前端面且固定设置有魔术贴面,所述绑带另一端贯穿通槽且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母魔术贴;
[0008]所述一号橡胶握力器后端面靠上端另一侧和二号橡胶握力器后端面靠下端一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机构,两个所述连接机构相对一侧卡接设置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外侧中点处活动设置有包扣调节件。
[0009]优选的,所述绑带为弹性带且前端的母魔术贴与魔术贴面粘连连接形成绕臂环,且绕臂环内包裹有腕臂。
[0010]优选的,所述包扣调节件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壁上下端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
杆。
[0011]优选的,所述弹力带一端贯穿外框一侧且穿插绕过两个固定杆的上下端。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端面中点处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端面固定设置有转盘,所述转轴下端面固定设置有限位环,所述连接块上端面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转盘下端面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面两侧均设置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复位弹簧远离连接杆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卡块。
[0013]优选的,所述弹力带两端分别卷绕与两个连接机构内的转轴外侧轴身上,所述连接块呈U字形,所述转轴贯穿连接块上下端,所述连接杆下端面卡接设置于通孔内且呈矩形状,两个所述卡块分别卡接设置于两个凹槽内。
[0014]优选的,所述一号橡胶握力器和二号橡胶握力器均为半圆太极状且左右对称,所述二号橡胶握力器表面均设置有细微纹路,所述弹力带长度为70cm。
[0015]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绑带由通槽拉出,穿过通槽并通过下端的母魔术贴和魔术贴面形成绕臂环进行固定,患者可根据需要进行绕臂环内径的调节,从而保证舒适度,将绕臂环套在内瘘肢上臂,内瘘侧手掌握住二号橡胶握力器,做主动屈伸动作,可锻炼整个内瘘肢体的肌肉力量锻炼,当内瘘侧手掌握住二号橡胶握力器时,进行抓握训练,有助于增加血流量及肌肉质量,促进静脉隆起、减少皮下脂肪,同时也可以使用双手各抓握一个橡胶握力器,在胸前做拉伸运动,打开胸腔,锻炼心肺功能;
[0016]当弹力带过长或过短时,转盘往上滑动,使得连接杆从通孔中拔出,转动转盘,由于转盘与转轴连接,因此转动转盘时可带动转轴旋转,转轴旋转时可使得弹力带缠绕在转轴上或者将缠绕在转轴上的弹力带释放出来,从而达到调节弹力带的有效长度,待弹力带的长度调节好后,可将转盘往下压,并使得连接杆卡入到通孔中,从而达到将弹力带固定,因此实现调节弹力带的有效长度。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通过绑带和魔术贴的配合使用形成绕臂环,将绕臂环套在内瘘肢上臂,内瘘侧手掌握住另一端八卦橡胶握力器,做主动屈伸动作,可锻炼整个内瘘肢体的肌肉力量锻炼,同时可双手各抓握一个八卦橡胶握力器,在胸前做拉伸运动,从而可打开胸腔,锻炼心肺功能,且设置橡胶握力器其握力度中等且由高弹性材质制成,表面有细微纹路,适合抓握,内瘘侧手掌握住一个八卦橡胶握力器,进行抓握训练,有助于增加血流量及肌肉质量,促进静脉隆起、减少皮下脂肪。
[0020]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弹力带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机构内的转轴连接,转盘往上滑动,使得连接杆从通孔中拔出,转动转盘,由于转盘与转轴连接,因此转动转盘时可带动转轴旋转,转轴旋转时可使得弹力带缠绕在转轴上或者将缠绕在转轴上的弹力带释放出来,从而达到调节弹力带的有效长度。
[002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该专利技术提供的内瘘锻炼用具简便携带,容易操作,既能锻炼手指活动力量,又能锻炼上臂肌肉力量,适合血液透析AVF的患者,可有效促使内瘘成熟与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视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的A处放大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的B处放大图。
[0027]其中,1、绑带;2、通槽;3、一号橡胶握力器;4、弹力带;5、腕臂;6、二号橡胶握力器;7、魔术贴面;8、连接机构;801、连接块;802、限位环;803、连接杆;804、转盘;805、转轴;806、凹槽;807、卡块;808、复位弹簧;9、通孔;10、包扣调节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包括一号橡胶握力器(3)和二号橡胶握力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橡胶握力器(3)前端面靠上端一侧开设有通槽(2),所述一号橡胶握力器(3)后端面靠下端处固定设置有绑带(1),所述绑带(1)贯穿一号橡胶握力器(3)的前端面且固定设置有魔术贴面(7),所述绑带(1)另一端贯穿通槽(2)且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母魔术贴;所述一号橡胶握力器(3)后端面靠上端另一侧和二号橡胶握力器(6)后端面靠下端一侧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机构(8),两个所述连接机构(8)相对一侧卡接设置有弹力带(4),所述弹力带(4)外侧中点处活动设置有包扣调节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1)为弹性带且前端的母魔术贴与魔术贴面(7)粘连连接形成绕臂环,且绕臂环内包裹有腕臂(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扣调节件(10)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壁上下端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杆。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4)一端贯穿外框一侧且穿插绕过两个固定杆的上下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促进动静脉内瘘功能的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屏邹川曹艳飞江淑君张美菊麦建玲张文超庄义杰林静霞邓丽丽林美珍林启展刘旭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