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涂刷材料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479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矿物涂刷材料的生产工艺,涉及涂料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制备步骤:步骤一:取配比量的碳化硅晶须、电气石粉用胶体磨粉碎至2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物涂刷材料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生产加工
,具体是矿物涂刷材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乳胶漆及腻子等涂刷类物料是建筑装修中的重要材料,按生产工艺分为合成材料和矿物粉体材料两种,而矿物粉体材料又主要是由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制成,其加入到乳胶漆中主要起填料和某些功能添加料的作用。随着非金属矿物提纯、超细粉碎、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质优价廉的非金属矿物粉体材料在乳胶漆及腻子中的使用品种、用量逐年扩大和增加,大量替代了成本较高的各种合成粉体材料。
[0003]但是,现有的矿物涂刷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矿物涂刷材料内部具有大量挥发性有机物,容易散发出有害气体,容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为了降低矿物涂刷材料内部的挥发性有机物,同时在风干后还能长期释放负离子,特提供了一种矿物涂刷材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矿物涂刷材料内部具有大量挥发性有机物,容易散发出有害气体,容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矿物涂刷材料的生产工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矿物涂刷材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制备步骤:步骤一:取配比量的碳化硅晶须、电气石粉用胶体磨粉碎至200

300目,将粉碎后的矿物粉末置于搅拌机中,以300

65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15

30min,加水配置成矿物浆液;步骤二:将上述步骤一制备的矿物浆液加入至反应釜中,然后加入配比量的表面改性剂,在50

90℃温度下充分搅拌条件下改性10

20min,改性后的矿物浆料经真空过滤、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矿物浆料,过筛后备用;步骤三:常温下将上述步骤二制备的改性矿物浆料加入至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分散剂和二氧化硅微粉,搅拌充分混合分散,然后依次加入配比量的丙烯酸乳液、消泡剂、钛白粉、成膜助剂,搅拌数5

30min,即得所述矿物涂刷材料。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碳化硅晶须、电气石粉、水、表面改性剂、分散剂、二氧化硅微粉、丙烯酸乳液、消泡剂、钛白粉和成膜助剂的添加份数为:丙烯酸乳液
ꢀꢀꢀꢀꢀꢀꢀꢀꢀꢀꢀ
20

50份;碳化硅晶须
ꢀꢀꢀꢀꢀꢀꢀꢀꢀꢀꢀ
10

20份;电气石粉
ꢀꢀꢀꢀꢀꢀꢀꢀꢀꢀꢀꢀꢀ
10

20份;水
ꢀꢀꢀꢀꢀꢀꢀꢀꢀꢀꢀꢀꢀꢀꢀꢀꢀꢀꢀ
15

25份;钛白粉
ꢀꢀꢀꢀꢀꢀꢀꢀꢀꢀꢀꢀꢀꢀꢀ5‑
12份;二氧化硅微粉
ꢀꢀꢀꢀꢀꢀꢀꢀꢀ1‑
5份;
表面改性剂
ꢀꢀꢀꢀꢀꢀꢀꢀꢀꢀꢀ
0.1

1.5份;分散剂
ꢀꢀꢀꢀꢀꢀꢀꢀꢀꢀꢀꢀꢀꢀꢀ
0.5

1.5份;消泡剂
ꢀꢀꢀꢀꢀꢀꢀꢀꢀꢀꢀꢀꢀꢀꢀ
0.1

0.5份;所述份数为质量份数。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表面改性剂为硬脂酸锌乳液,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盐、聚羧酸铵盐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釜包括桶体,在桶体的外壁外套装带有加热装置的夹套;所述桶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桶体的顶端安装有电机,所述桶体的顶端位于所述电机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外壁连接有盖体,所述桶体通过搅拌机构对物料进行搅拌,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桶体的内壁,所述桶体的内壁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筒,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筒,所述第二转动筒套接在所述第一转动筒的外壁,所述第一转动筒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二转动筒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在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安装有与所述第一直齿轮的外壁转动连接的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与所述安装板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一转动筒与所述连接轴通过连接机构进行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齿盘,所述齿盘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轴的外壁,所述第一转动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筒内腔的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一转动筒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转动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筒上方的推动环,所述桶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桶体上方的活动架。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直齿轮与所述第二直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筒的内壁设置有轮齿,所述轮齿与所述第二直齿轮相啮合。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口和所述盖体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活动架延伸出所述桶体的部分位于所述盖体的下方。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盘的外壁设置有齿槽,所述卡块的一端与所述齿槽相匹配。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块远离所述齿盘的一端设置有斜面,所述推动环的底端与所述斜面相接触。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桶体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活动架进行滑动的位移槽,所述第一转动筒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推动环进行滑动的活动槽。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矿物涂刷材料的生产工艺,利用碳化硅晶须和电气石粉为原料,以硬脂酸作表面改性剂,制备改性矿物质浆料,提高了矿物涂刷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和抗拉伸强度,降低了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
[0016]2.本专利技术的矿物涂刷材料的生产工艺,对碳化硅晶须和电气石粉进行了改性处理,改性后的电气石粉在温度、压力变化时其晶体可产生电势差,致使周围的空气发生电离,被击中的电子附着于邻近的水和氧分子并使它转化为空气负离子,移动时能将负电荷输送给环境中的细菌、灰尘、烟雾微粒以及水等,电荷与这些微粒相结合能达到净化环境空气的目的;此外,电气石结晶体两端随着温度的变化可产生电压,其所含极性离子在平衡位
置振动能引起偶极距变化产生远红外电磁辐射,能使人体产生热效应和共振吸收,对人体有保健作用。
[0017]3.通过设置搅拌机构和连接机构,通过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进行同步反向进行转动,从而提高对物料的搅拌效率;在打开盖体进行加料过程中,第一搅拌轴自动停止转动,防止在桶体内的液体未超过第一搅拌轴,导致加料过程中,部分新加物料与第一搅拌轴接触,粘附在第一搅拌轴上,影响物料的混合。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桶体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转动筒和第二转动筒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4中B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4中C处的放大图。
[0019]图中:1、桶体;2、出料口;3、电机;4、进料口;5、盖体;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矿物涂刷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步骤一:取配比量的碳化硅晶须、电气石粉用胶体磨粉碎至200

300目,将粉碎后的矿物粉末置于搅拌机中,以300

65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15

30min,加水配置成矿物浆液;步骤二:将上述步骤一制备的矿物浆液加入至反应釜中,然后加入配比量的表面改性剂,在50

90℃温度下充分搅拌条件下改性10

20min,改性后的矿物浆料经真空过滤、干燥、粉碎,得到改性矿物浆料,过筛后备用;步骤三:常温下将上述步骤二制备的改性矿物浆料加入至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的分散剂和二氧化硅微粉,搅拌充分混合分散,然后依次加入配比量的丙烯酸乳液、消泡剂、钛白粉、成膜助剂,搅拌数5

30min,即得所述矿物涂刷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物涂刷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晶须、电气石粉、水、表面改性剂、分散剂、二氧化硅微粉、丙烯酸乳液、消泡剂、钛白粉和成膜助剂的添加份数为:丙烯酸乳液
ꢀꢀꢀꢀꢀꢀꢀꢀꢀꢀꢀ
20

50份;碳化硅晶须
ꢀꢀꢀꢀꢀꢀꢀꢀꢀꢀꢀ
10

20份;电气石粉
ꢀꢀꢀꢀꢀꢀꢀꢀꢀꢀꢀꢀꢀ
10

20份;水
ꢀꢀꢀꢀꢀꢀꢀꢀꢀꢀꢀꢀꢀꢀꢀꢀꢀꢀꢀ
15

25份;钛白粉
ꢀꢀꢀꢀꢀꢀꢀꢀꢀꢀꢀꢀꢀꢀꢀ5‑
12份;二氧化硅微粉
ꢀꢀꢀꢀꢀꢀꢀꢀꢀ1‑
5份;表面改性剂
ꢀꢀꢀꢀꢀꢀꢀꢀꢀꢀꢀ
0.1

1.5份;分散剂
ꢀꢀꢀꢀꢀꢀꢀꢀꢀꢀꢀꢀꢀꢀꢀ
0.5

1.5份;消泡剂
ꢀꢀꢀꢀꢀꢀꢀꢀꢀꢀꢀꢀꢀꢀꢀ
0.1

0.5份;所述份数为质量份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物涂刷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改性剂为硬脂酸锌乳液,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盐、聚羧酸铵盐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物涂刷材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包括桶体(1),在桶体(1)的外壁外套装带有加热装置的夹套;所述桶体(1)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2),所述桶体(1)的顶端安装有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永光刘鹏刘莹莹赵峻卿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恒智威通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