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向旋流掺混强化的火焰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443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3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向旋流掺混强化的火焰筒,火焰筒外壁与火焰筒内壁形成环状的燃烧室,火焰筒外壁与火焰筒内壁的前端之间安装头部转接段,头部转接段上沿周向安装多个旋流器与喷嘴,旋流器将燃烧室机匣与火焰筒之间的空气与喷嘴的燃油混合并通入燃烧室中;火焰筒外壁与火焰筒内壁上均具有掺混孔,所述掺混孔上安装轴向旋流掺混装置,轴向旋流掺混装置包括圆柱侧壁,整流锥,以及连接在圆柱侧壁与整流锥之间的多个旋流叶片,多个旋流叶片与所示圆柱侧壁形成多个使空气流入燃烧室的旋流通道,旋流通道的进口截面与空气流线面相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传统火焰筒掺混孔进气对燃烧室温度场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向旋流掺混强化的火焰筒


[0001]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轴向旋流掺混强化的火焰筒。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火焰筒掺混孔一般为简单的圆形或马蹄形开孔,由其进入火焰筒的掺混气与主流燃气换热能力有限,对燃烧室温度场的调节能力不强;同时,传统火焰筒未对掺混空气进行有效组织,掺混孔进气为简单的空气射流,其射流空气柱沿火焰筒周向宽度较窄,不利于对燃烧室出口温度场进行调节。另外,未来高温升燃烧室的掺混空气量会越来越少,届时传统形式的掺混孔进气将无法满足燃烧室对出口温场的调节需求。
[0003]现有技术的缺点,首先,现有火焰筒掺混孔一般为简单的圆形或马蹄形开孔,由其进入火焰筒的掺混气与主流燃气换热能力有限,对燃烧室温度场的调节能力不强;
[0004]其次,现有火焰筒未对掺混空气进行有效组织,掺混孔进气为简单的空气射流,其射流空气柱沿火焰筒周向宽度较窄,不利于对燃烧室出口温度场进行调节;
[0005]最后,现有火焰筒掺混孔进气形式无法满足未来高温升燃烧室掺混空气量变少后,燃烧室对出口温场的调节需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向旋流掺混强化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火焰筒(A)装配在燃烧室机匣(B)内部,火焰筒(A)包括火焰筒外壁(5)和火焰筒内壁(6),旋流器(3)、头部转接段(4)以及轴向旋流掺混装置(7);火焰筒外壁(5)与火焰筒内壁(6)形成环状的燃烧室,火焰筒外壁(5)与火焰筒内壁(6)的前端之间安装头部转接段(4),头部转接段(4)上沿周向安装多个旋流器(3)与喷嘴,旋流器(3)将燃烧室机匣(B)与火焰筒(A)之间的空气与喷嘴的燃油混合并通入燃烧室中;火焰筒外壁(5)与火焰筒内壁(6)上均具有掺混孔,所述掺混孔上安装轴向旋流掺混装置(7),轴向旋流掺混装置(7)包括圆柱侧壁,整流锥(7

3),以及连接在圆柱侧壁与整流锥(7

3)之间的多个旋流叶片(7

2),多个旋流叶片(7

2)与所示圆柱侧壁形成多个使空气流入燃烧室的旋流通道,旋流通道的进口截面与空气流线面相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旋流掺混强化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孔上具有掺混套筒(5

1),掺混套筒(5

1)包括延伸到火焰筒(A)外侧的圆柱筒,以及延伸至火焰筒(A)内侧的逐渐扩张的锥筒,轴向旋流掺混装置(7)安装在掺混套筒(5

1)内部,轴向旋流掺混装置(7)的整流锥(7

3)延伸至锥筒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旋流掺混强化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筒的内壁面具有内螺纹(5

3)与限位止口(5

4),轴向旋流掺混装置(7)的圆柱侧壁具有外螺纹(7

1),轴向旋流掺混装置(7)通过内螺纹(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舒张弛马宏宇白瑞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