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R板成型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43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R板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所述定模组件内设有浇道系统及定模冷却系统,所述浇道系统包括主流道、多个侧流道及浇口组,所述浇口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阵列单元,若干第一管路一一对应设于各相邻两浇口阵列单元之间,通过在所述第一管路内通入冷却液,能够快速降低并维持所述浇口内部的注塑温度,加快PCR板的成型速度,所述冷却液的温度可调,进而能够调整所述浇口内部的注塑温度,确保注塑冷却速度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避免的注塑口拉丝产生毛刺的现象,提升了PCR板的产品质量。提升了PCR板的产品质量。提升了PCR板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R板成型注塑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PCR板成型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PCR技术是利用DNA在体外95℃高温时变性会变成单链,低温(经常是60℃左右)时引物与单链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调温度至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72℃左右),DNA聚合酶沿着磷酸到五碳糖(5'

3')的方向合成互补链。而PCR板是用于在PCR仪中作为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承载物;其材质主要以聚丙烯为主,广泛应用于遗传、生化、免疫、医药等领域,不仅应用于基因分离、克隆和核酸序列分析等基础研究,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
[0003]通过PCR板将热量均匀地传递到PCR样品中,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是聚合酶链式反应最关键之处,这就要求PCR板的每一个反应管都具有薄且均匀的壁厚。要保证注塑均匀必须控制注塑口的尺寸小于一个固定值,但是控制注塑口尺寸较小的同时势必会增加注塑成型时间,同时由于注塑口处的塑胶未完全冷却,此时移动注塑口会导致注塑口处产生毛刺,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CR板成型注塑模具,解决现有的PCR板为保证反应管的壁厚均匀而缩小注塑口尺寸,同时没有相应的降温设备,导致注塑成型时间长以及移动注塑口会导致注塑口处产生毛刺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PCR板成型注塑模具,所述PCR板包括板体及呈矩形阵列设于所述板体上的多个反应管,所述PCR板成型注塑模具包括:
[0006]定模组件,所述定模组件内设有浇道系统及定模冷却系统,所述定模组件的下端具有第一分型面,所述第一分型面包括第一板面及若干呈矩形阵列的槽口,所述浇道系统包括主流道、多个侧流道及浇口组,所述浇口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阵列单元,所述阵列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的多个浇口,各所述浇口之间相互连通,多个所述浇口与各所述槽口一一对应连通,连通处为注塑口,所述侧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浇口,另一端连通所述主流道;所述定模冷却系统包括多个用于通入冷却介质的第一管路,若干所述第一管路一一对应设于各相邻两所述阵列单元之间;
[0007]动模组件,在所述动模组件上端具有第二分型面,所述第二分型面包括第二板面及若干呈矩形阵列分布并与所述槽口一一对应的凸部,所述动模组件能够相对所述定模组件在合模位置与开模位置之间移动;
[0008]当所述动模组件位于所述合模位置时,所述第一板面与所述第二板面呈相对间隔设置,以限定形成用于成型所述板体的第一型腔,多个所述凸部一一对应插置于各所述槽口内,以限定形成用于成型各所述反应管的第二型腔。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浇口之间的距离为d,2mm≤d≤5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动模组件上设有用于通入冷却介质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环绕于所述第二分型面的外周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动模组件上设有多个用于通入冷却介质的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设于所述第二分型面的下方,所述第三管路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第三管路与各所述凸部一一对应连通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管路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外部,所述内管顶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靠近所述第一板面,冷却液经过所述开口由所述内管流入所述外管。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内管的入口端和所述外管的出口端均设于所述动模组件上,所述外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外管下侧。
[0014]进一步地,所述定模组件包括上段和下段,所述浇口组开设于所述上段上,所述槽口开设于所述下段上,且所述上段与下段以各所述注塑口为分界,所述上段能够与所述下段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型腔的厚度一致,所述第二型腔的厚度范围为0.24mm~0.26mm。
[0016]进一步地,所述注塑口的直径范围为0.25mm~0.35mm。
[0017]进一步地,所述定模组件内部还包括入液总管和出液总管,各所述第一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入液总管和所述出液总管。
[0018]本专利技术的PCR板成型注塑模具,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若干第一管路一一对应设于各相邻两浇口阵列单元之间,通过在所述第一管路内通入冷却液,能够快速降低并维持所述浇口内部的注塑温度,加快PCR板的成型速度,所述冷却液的温度可调,进而能够调整所述浇口内部的注塑温度,确保注塑冷却速度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避免的注塑口拉丝产生毛刺的现象,提升了PCR板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PCR板成型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PCR板成型注塑模具中第一管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浇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24]图中,1、定模组件;11、上段;12、下段;13、第一分型面;131、第一板面;132、槽口;14、浇道系统;141、主流道;142、侧流道;143、浇口;15、第一管路;151、入液总管;152、出液总管;16、注塑口;2、动模组件;21、第二分型面;211、第二板面;212、凸部;22、第二管路;23、第三管路;231、内管;2311、开口;232、外管;3、第一型腔;4、第二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6]如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PCR板成型注塑模具,其包括定模组件1和动模组件2,所述定模组件1内设有浇道系统14及定模冷却系统,所述定模组件1的下端具有第一分型面13,所述第一分型面13包括第一板面131及若干呈矩形阵列的槽口132,所述浇道系统14包括主流道141、多个侧流道142及浇口组,所述浇口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阵列单元,所述阵列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的多个浇口143,多个所述浇口143与各所述槽口132一一对应连通,连通处为注塑口16,多个所述侧流道142分别设置于各所述槽口132的相对两侧,且所述侧流道142的一端连通于一所述浇口143,所述侧流道142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流道141连通;所述定模冷却系统包括多个用于通入冷却介质的第一管路15,若干所述第一管路15一一对应设于各相邻两所述阵列单元之间;在所述动模组件2上端具有第二分型面21,所述第二分型面21包括第二板面211及若干呈矩形阵列与槽口132一一对应的的凸部212,第一分型面13与第二分型面21之间的空间构成PCR板的成型腔体,所述动模组件2能够相对所述定模组件1在合模位置与开模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动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R板成型注塑模具,所述PCR板包括板体及呈矩形阵列设于所述板体上的多个反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组件,所述定模组件内设有浇道系统及定模冷却系统,所述定模组件的下端具有第一分型面,所述第一分型面包括第一板面及若干呈矩形阵列的槽口,所述浇道系统包括主流道、多个侧流道及浇口组,所述浇口组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的阵列单元,所述阵列单元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的多个浇口,各所述浇口之间相互连通,多个所述浇口与各所述槽口一一对应连通,连通处为注塑口,所述侧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浇口,另一端连通所述主流道;所述定模冷却系统包括多个用于通入冷却介质的第一管路,若干所述第一管路一一对应设于各相邻两所述阵列单元之间;动模组件,在所述动模组件上端具有第二分型面,所述第二分型面包括第二板面及若干呈矩形阵列分布并与所述槽口一一对应的凸部,所述动模组件能够相对所述定模组件在合模位置与开模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动模组件位于所述合模位置时,所述第一板面与所述第二板面呈相对间隔设置,以限定形成用于成型所述板体的第一型腔,多个所述凸部一一对应插置于各所述槽口内,以限定形成用于成型各所述反应管的第二型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板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浇口之间的距离为d,2mm≤d≤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板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组件上设有用于通入冷却介质的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环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晔李慧伦曹军廷方想元袁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