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卡针的盒体组件以及内窥镜缝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防卡针的盒体组件以及内窥镜缝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创外科是指通过微小创伤或微小入路,将特殊器械、物理能量或化学药剂送入人体内部,完成对人体内病变、畸形、创伤的灭活、切除、修复或重建等外科手术操作,以达到治疗目的,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其中,内窥镜缝合作为胃肠道缺陷的主要治疗手段,在微创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003]现有的内窥镜缝合装置在盒体组件内设置驱动装置、缝合针和缝合线,缝合线固定在针尾,驱动装置带动缝合针前进时,缝合线随之运动缝合伤口。
[0004]现有的缝合过程为缝合针带动缝合线沿盒体组件的周向的环绕运动,缝合线槽开设于盒体组件的内周,缝合线的运动平面和缝合针的运动平面重合,针尖环绕至盒体组件的进针口时,极其容易与针尾的缝合线交汇导致卡针,无法继续缝合,需要操作者伤害组织才能撤出缝合装置,分离缝合针与缝合线进行补救,给患者带来伤痛的同时大大增加了医疗成本。
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卡针的盒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盒体组件下方的缝线槽和设置于所述盒体组件内的第二U型槽,所述第二U型槽用于容纳缝合针,所述缝线槽和所述第二U型槽不在一个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组件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其中:所述上盒体和下盒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驱动装置和驱动线的第一U型槽、以及容纳缝合针的第二U型槽,所述上盒体和所述下盒体的对接处形成有缝线槽,缝合线固定于所述缝合针的针尾,设置于所述缝线槽内,所述缝线槽和所述第二U型槽不在一个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盒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断面呈“F”型结构,包括第一平板、第一侧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平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中部,所述第一平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上半部和所述第二平板围成上盖驱动槽,用于容纳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驱动线;所述第一侧板的下半部和所述第二平板围成上盖针槽,用于容纳所述缝合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盒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断面呈“L”型结构,包括第三平板、第二侧板,所述第三平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抵靠所述第三平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设置有环形的台阶凸起,所述台阶凸起与所述第三平板平行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三侧板,所述台阶凸起与所述第三平板平行的端面和所述第三侧板的内周围成下盖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少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