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镜剪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2856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胆道镜剪刀,包括:外套管、连杆、刀头和手柄,外套管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位于前部,第二管段位于尾部并具有弯曲功能,手柄与第二管段的尾端相连;连杆位于外套管内,其头端与刀头连接,尾端与手柄连接;刀头位于第一管段的头部,具有三种结构,设置有剪切部,剪切部包括两个刀片,两个刀片与连杆的头部相连,通过推拉连杆实现两个刀片的开合;两个刀片为内侧均具有刀刃的刀片Ⅰ和刀片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经胆道镜钳道置入并切断线结,或从线结根部贴近胆管黏膜剪断缝线。膜剪断缝线。膜剪断缝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胆道镜剪刀


[0001]本技术涉及微创手术器械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胆道镜剪刀。

技术介绍

[0002]缝合打结是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用于切口缝合、止血及胆道重建等。根据材质的不同,缝线可分为:丝线、普林线、可吸收线等。使用丝线及普林线在进行胆管壁缝合止血及胆道重建后,由于缝线不能吸收,缝线将留置在胆管壁内,随着切口的愈合,缝线及线结将被胆管黏膜及增生的纤维素包裹。
[0003]由于胆总管直径、胆管壁厚度、缝合技术等的差异,部分患者胆管壁上线结较大,管腔内的缝线可能未被胆管黏膜覆盖或包裹,部分患者胆管外的线结甚至会移行至管腔内。管腔内裸露的普林线及线结会影响胆汁的流动,胆汁内纤维素、胆汁酸盐、蛋白质等物质会在普林线上附着,形成胆泥及结石。线结及结石堵塞胆管会导致肝内胆管扩张、胆汁淤积并形成肝内胆管结石。
[0004]临床医生往往比较注重清除胆管结石、解除胆管狭窄,而忽略了胆管壁上裸露的缝线及线结,将导致结石的快速复发。因此,为了降低胆管结石复发概率,必须同时清除胆管管腔内游离的缝线及线结。对胆道探查术中意外发现的缝线及线结的处理方案,主要包括:1.开腹手术中,切开胆管壁,直接用剪刀剪开线结,再用止血钳夹除;2.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一样,用腹腔镜剪刀及分离钳切除并拽掉管腔内线结,但是由于视野的限制,胆管壁切口较大,线结处理较为苦难;3.胆道镜手术,外科或腹腔镜手术后,常规留置T管,术后6周胆道镜可经T管瘘道进入胆总管内,逐步探查整个胆管腔道,胆道镜检查是发现胆管腔内线结的主要方法。由于缺少胆道镜下器械,使用异物钳能将黏膜下浅层的线结拽掉之外,大部分线结仍无法处理,只能再次进行腹腔镜或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清除胆管腔内线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上述提出的开腹手术中,切开胆管壁,直接用剪刀剪开线结,再用止血钳夹除;腹腔镜手术,用腹腔镜剪刀及分离钳切除并拽掉管腔内线结,但是由于视野的限制,胆管壁切口较大,线结处理较为苦难;胆道镜手术,由于缺少胆道镜下器械,使用异物钳能将黏膜下浅层的线结拽掉之外,大部分线结仍无法处理,只能再次进行腹腔镜或开腹胆总管探查手术,清除胆管腔内线结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胆道镜剪刀。本技术主要利用设计的刀片结构,从而经胆道镜钳道置入并切断线结,或从线结根部贴近胆管黏膜剪断缝线。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7]一种胆道镜剪刀,包括:外套管、连杆、刀头和手柄,所述外套管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位于前部,第二管段位于尾部并具有弯曲功能,手柄与第二管段的尾端相连;连杆位于外套管内,其头端与刀头连接,尾端与手柄连接;所述刀头位于第一管段的头部,具有三种结构,设置有剪切部,剪切部包括两个刀片,两个刀片与连杆的头部相连,通过推拉连杆实现两个刀片的开合;所述两个刀片为内侧均具有刀刃的刀片Ⅰ和刀片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刀片为第一种结构,与连杆和第一管段相连;
[0009]所述第一管段头端管壁上设有纵行口,内有横轴;刀片Ⅱ通过横轴转动连接在纵行口处第一管段的管壁上,开合过程中,刀片Ⅱ在纵行口中进行转动;
[0010]所述刀头还包括底座,底座安装在连杆的头端,刀片Ⅰ的尾部固定在底座上,刀片Ⅱ的体部和尾部分别开设有连接孔Ⅰ和连接孔Ⅱ,第一管段的横轴贯穿连接孔Ⅰ,底座头端一侧设有T字形突轴,突轴贯穿连接孔Ⅱ并与刀片Ⅱ的尾部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刀片Ⅰ呈L形,刀片Ⅱ呈7字形,两个刀片张开后形如蟹钳,缝线容易进入刀头虎口内,咬合后可防止缝线脱落。
[0012]进一步地,所述刀片还可为第二种结构,与连杆和第一管段相连;
[0013]第一管段头端管壁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纵行口,纵行口内均设有横轴,刀片Ⅰ和刀片Ⅱ对称设置且分别通过横轴连接在两侧纵行口处第一管段的管壁上;每个刀片下方侧部开设有长条槽,横轴滑动连接在长条槽内;开合过程中,刀片Ⅰ和刀片Ⅱ在两侧纵行口中进行转动;
[0014]所述刀头还包括底座,底座头部呈方形,安装在连杆的头端,底座侧壁设有T形杆,每个刀片的尾部设有圆孔,T形杆与两个刀片的圆孔转动连接,通过圆孔将两个刀片连接在底座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刀片Ⅰ和刀片Ⅱ均呈L形。
[0016]进一步地,所述刀片还可为第三种结构,与连杆相连;
[0017]所述刀头还包括弹片Ⅰ、弹片Ⅱ、推杆和底座,两个刀片与弹片轴向垂直,刀片Ⅰ和刀片Ⅱ对称设置;底座头部呈方形,侧壁设有T形杆,每个刀片的尾部设有圆孔,T形杆与两个刀片的圆孔转动连接,通过圆孔将两个刀片连接在底座上;底座下方与倒T字形推杆的上端连接;
[0018]所述弹片Ⅰ和弹片Ⅱ的尾端均与连杆固定连接,头端分别与刀片Ⅰ和刀片Ⅱ的尾部连接,弹片Ⅰ与刀片Ⅱ同侧,弹片Ⅱ与刀片Ⅰ同侧;
[0019]向前推动连杆,连杆与推杆贴合,并通过弹片的弹力,实现将刀头推出外套管外;回拉连杆,弹片被拉长,刀头随之进入外套管内,在外鞘管的反向力作用下,刀片逐步闭合并切开缝线。
[0020]进一步地,所述刀片Ⅰ和刀片Ⅱ均呈L形。
[0021]进一步地,所述刀片Ⅰ和刀片Ⅱ的外侧均呈弧形,对胆道镜钳道及胆管黏膜无损伤。
[0022]进一步地,所述刀片Ⅰ和刀片Ⅱ的外侧突出,用于防止剪刀收紧后全部进入外鞘管内。
[0023]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管为单通道管,第二管段由钢丝螺旋形堆叠而成。
[0024]较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5]1、本技术提供的胆道镜剪刀,为胆道镜下专用器械,可经胆道镜钳道置入并切断线结,或从线结根部贴近胆管黏膜剪断缝线。
[0026]2、本技术提供的胆道镜剪刀,可为第一种结构:刀头中两枚刀片外侧呈弧形,对胆道镜钳道及胆管黏膜无损伤;刀头中两枚刀片分别呈L形和7字形,张开后形如蟹钳,缝
线容易进入刀头虎口内,咬合后可防止缝线脱落;刀头中一枚刀片固定在刀座上,另一枚刀片通过轴连接外鞘管壁及底座,底座最小的位移,可获得最大的开口,有利于缝线进入刀头虎口内;刀头中在回拉过程中两枚刀片逐步闭合并切断缝线,继续回拉刀头,刀头逐步进入外鞘管内,在外鞘管挤压作用下,固定刀片推动刀座向对侧移动,增加两枚刀片的切割力,更容易切断缝线。
[0027]3、本技术提供的胆道镜剪刀,还可为第二种结构:刀头中两枚刀片外侧呈弧形,对胆道镜钳道及胆管黏膜无损伤;刀头中两枚刀片左右对称,呈L形,张开后形如蟹钳,缝线容易进入刀头虎口内,咬合后可防止缝线脱落;刀头中两枚刀片通过杆和轴固定在刀头底座及外鞘管壁上,推拉连杆时,通过刀片在横杆上滑动控制刀片的开合。
[0028]4、本技术提供的胆道镜剪刀,还可为第三种结构:刀头中两枚刀片外侧突出,放置剪刀收紧后全部进入外鞘管内;刀头中两枚刀片左右对称,呈L形,刀头位于外鞘管时,通过弹片的弹力,自动张开;回拉连杆,弹片被拉长,刀头随之进入外鞘管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胆道镜剪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1)、连杆(2)、刀头(3)和手柄(4),所述外套管(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位于前部,第二管段位于尾部并具有弯曲功能,手柄(4)与第二管段的尾端相连;连杆(2)位于外套管(1)内,其头端与刀头(3)连接,尾端与手柄(4)连接;所述刀头(3)位于第一管段的头部,具有三种结构,设置有剪切部,剪切部包括两个刀片,两个刀片与连杆(2)的头部相连,通过推拉连杆(2)实现两个刀片的开合;所述两个刀片为内侧均具有刀刃的刀片Ⅰ(5)和刀片Ⅱ(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道镜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为第一种结构,与连杆(2)和第一管段相连;所述第一管段头端管壁上设有纵行口,内有横轴;刀片Ⅱ(6)通过横轴转动连接在纵行口处第一管段的管壁上,开合过程中,刀片Ⅱ(6)在纵行口中进行转动;所述刀头(3)还包括底座,底座安装在连杆(2)的头端,刀片Ⅰ(5)的尾部固定在底座上,刀片Ⅱ(6)的体部和尾部分别开设有连接孔Ⅰ和连接孔Ⅱ,第一管段的横轴贯穿连接孔Ⅰ,底座头端一侧设有T字形突轴,突轴贯穿连接孔Ⅱ并与刀片Ⅱ(6)的尾部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胆道镜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Ⅰ(5)呈L形,刀片Ⅱ(6)呈7字形,两个刀片张开后形如蟹钳,缝线容易进入刀头(3)虎口内,咬合后可防止缝线脱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道镜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还可为第二种结构,与连杆(2)和第一管段相连;第一管段头端管壁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纵行口,纵行口内均设有横轴,刀片Ⅰ(5)和刀片Ⅱ(6)对称设置且分别通过横轴连接在两侧纵行口处第一管段的管壁上;每个刀片下方侧部开设有长条槽,横轴滑动连接在长条槽内;开合过程中,刀片Ⅰ(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川琦张诚杨玉龙王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