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的通讯电路、方法、系统、装置以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3414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的通讯电路、方法、系统、装置以及介质,应用于内窥镜的通讯领域。主要通过增设电阻,在镜体部分增设开关器件以及电阻,形成新的电路,可以使用单线缆实现镜体在位检测和功能器件的控制信号复用,将I/O引脚设置为输入模式使得内窥镜进行定时在位检测,获取输入电平并根据输入电平判断镜体是否接入,根据镜体中的控制信号选择开关器件并对功能器件进行操作,通过此方法,选择使用单线缆实现多种信号形式的传输,不需要再通过多条线缆对信号进行传输,信号复用,减少线缆数量和连接器pin数,易于选型,降低了系统检测成本,且有效提高了内窥镜通讯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靠性。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的通讯电路、方法、系统、装置以及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内窥镜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窥镜的通讯电路、方法、系统、装置以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内窥镜作为一种可插入人体体腔和脏器内腔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集光、机、电等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它采用尺寸极小的电子成像元件—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将所要观察的腔内物体通过微小的物镜光学系统成像到CCD上,然后通过导像纤维束将接收到的图像信号送到图像处理系统上,最后在监视器上输出处理后的图像,供医生观察和诊断。
[0003]但目前的内窥镜主要是通过多条线缆对图像进行传输处理,在使用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体验,镜体尺寸一般限制的比较小,因此在集成水气、手术钳道的基础上,线缆一般要求直径较小,连接器pin数比较少,从而要求电气信号做到最少,以达到镜体尺寸和连接器体积的最小化。但线缆越细,内部线芯就越细,生产工艺难度越大且易断,使用寿命较低。且连接器pin数不够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第一电阻、开关器件、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以及第四电阻;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I/O引脚连接,用于在镜体未接入时所述控制单元识别为高电平;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通过镜体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控制单元的I/O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器件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二端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为三极管或MOS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的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五电阻;其中,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关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镜体的功能器件相连接。4.一种内窥镜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的通讯电路,所述方法包括:将I/O引脚设置为输入模式;通过所述I/O引脚获取电平信号并根据所述电平信号判断镜体是否接入;若所述镜体接入,则获取所述镜体中的功能器件的控制信号;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对所述功能器件进行操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器件为N型三极管或N型MOS管,所述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对所述功能器件进行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永涛陈明濮陈魁付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