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用于治疗青光眼的房水引流装置,包括整体横截面尺寸均匀的长方体引流片,引流片的表面设置有引流间隙,且引流片采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本申请还公开了该房水引流装置的制备方法。本申请的房水引流装置,可以消除斜面带来的对眼部组织造成损伤的安全隐患,并保证植入后所形成的房水引流通道整体尺寸的一致性,迅速降低眼内压,实现房水的顺利引流,有效避免因眼内压过低引起的术后并发症;而通过采用特定降解速率的可生物降解材料来制备引流片,使得该房水引流装置的降解速率与引流通道的形成相匹配,有效避免巩膜引流通道因瘢痕化发生堵塞,明显提高青光眼外引流手术的长期有效性。高青光眼外引流手术的长期有效性。高青光眼外引流手术的长期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生物降解的用于治疗青光眼的房水引流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植入
,具体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用于治疗青光眼的房水引流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青光眼是一组以视野缺损,视神经凹陷性萎缩为主的特征性视神经疾病。青光眼为世界第2高危的致盲眼病,是致不可逆盲的首要原因。眼内压升高是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主要危险因素,降低眼内压是目前唯一被证实有效的延缓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方法。当药物无法控制眼内压时,手术成为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青光眼引流或滤过手术目的是将因房水改道引流到其他的途径,但手术后滤过、引流通道和周围组织的瘢痕化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虽然有一些抗瘢痕药物辅助使用,但是由于其无差异性的抑制细胞增殖,造成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0003]传统青光眼外引流装置,因引流管径恒定,手术早期房水引流容易过畅,引起如:浅前房等手术后并发症。而在引流装置植入后期,因异物长期刺激引起引流装置被瘢痕包裹,使得房水引流量减少,眼内压再次升高,导致手术失败。同时传统青光眼引流管前端长期位于前房中,引流管与角膜内皮持续摩擦可能造成角膜内皮细胞丢失,造成角膜失代偿,角膜雾状混浊丧失透明性,患者出现明显异物感、流泪等不适,需要将引流装置取出,导致眼压再次升高、手术失败,甚至需要行角膜内皮移植手术。
[0004]本申请人先前申请了一专利号202123353992.0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青光眼引流装置,其用于对前房内的房水进行引流,包括引流片;引流片的插入端为斜面,引流片的表面设有引流涂层,使引流片的表面存在内在间隙,将引流装置插入前房后,房水能经引流装置的内在间隙流出;引流装置采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引流装置植入后能随着时间逐步降解。上述的可生物降解的青光眼引流装置可有效避免因异物刺激造成的炎症、瘢痕及瘢痕包裹,有效避免因引流装置一端长期位于前房内导致摩擦或刺激角膜引起的角膜内皮细胞减少,本引流装置完全生物降解后,可形成天然的房水滤过引流通道(从前房到结膜下),再无异物刺激,从而提高青光眼手术成功率。但是该引流装置存在如下问题:1)该引流装置的插入端为斜面设计,由于插入端较为尖锐,受外力作用时可能损伤晶状体、角膜等眼内组织,从而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存在与前房联接部位尺寸狭窄而导致房水引流不畅的隐患;2)其利用表面涂层中的内在间隙来引导房水流出,由于涂层中的内在间隙蜿蜒曲折、且尺寸很小,所以存在植入早期房水流动不畅、无法有效降低眼压的隐患;虽然在该引流装置上设置了羟基磷灰石涂层,但由于其所述引流片厚度较厚(0.3~0.8mm),导致其涂层厚度严重受限,最厚不能超过0.003mm,只能起到降低纯镁在房水中降解速率的作用,无法产生调控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并且由于涂层厚度严重局限,其降低纯镁在房水中降解速率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在一些眼部物质对镁及镁合金具有较强腐蚀性的病患中无法使用,严重限制了可降解引流装置的适应症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用于治疗青光眼的房水引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引流装置在使用时安全性欠佳,以及引流不畅、无法有效降低眼压使疗效欠佳等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可生物降解的用于治疗青光眼的房水引流装置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用于治疗青光眼的房水引流装置,用于联接前房和结膜下间隙,对前房内的房水进行引流,包括整体横截面尺寸均匀的长方体引流片,所述引流片的表面设置有引流间隙,且所述引流片采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
[0008]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片在体外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中的降解速率0.01
‑
0.1mm/月。
[0009]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可生物降解材料为纯镁,所述纯镁中镁含量大于/等于99.99%。
[0010]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可生物降解材料为镁合金,所述镁合金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0.01
‑
5.0%Zn,0.0
‑
1%Ca,0.0
‑
1%Sr,余量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镁合金的抗拉强度大于/等于200MPa。
[0011]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引流间隙为贯穿于引流片长度方向且与长度方向相平行的凹槽。
[0012]进一步,所述凹槽的深度0.01
‑
0.1mm,宽度0.05
‑
0.2mm。
[0013]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片的外表面涂覆有可生物降解的表面涂层,所述表面涂层的厚度小于/等于0.02mm。
[0014]进一步,所述表面涂层成分选自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或磷酸氢钙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0015]进一步,所述引流装置的尺寸为长1
‑
6mm,宽0.5
‑
4.0mm,厚度为0.1
‑
0.5mm。
[0016]一种前述房水引流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1)对纯镁或镁合金铸锭进行热塑性变形或冷塑性变形后再结晶退火;
[0018]2)将步骤1)得到的材料加工成长方体的装置材;
[0019]3)采用砂纸对装置材表面进行机械打磨、抛光,去除机械加工的残留痕迹;
[0020]4)采用机械加工或化学刻蚀方法沿长度方向加工出贯穿与引流片长度方向的引流间隙;
[0021]5)丙酮中超声清洗,然后自然风干。
[0022]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步骤5)得到的材料表面通过化学沉积或电化学沉积法制备涂层。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4]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房水引流装置,通过采用整体横截面尺寸均匀的长方体引流片,该引流片用于结膜下经巩膜隧道沟通前房后,由于插入端为平整面,即使受外力作用也不会对晶状体、角膜等眼内组织造成损伤,保证了眼部的安全性,并且形成的引流通道尺寸整体均匀,特别是与前房联接的部位尺寸不会狭窄,可以引导房水顺利地由前房流出;
[0025]2)该引流片的表面设置有规定尺寸的、平行贯穿引流片长度方向的凹槽作为引流
间隙,在植入早期可以引导房水以最短距离由前房经巩膜下流出,迅速降低眼内压;而合理的凹槽尺寸又能避免早期房水的过量引流而导致的眼压过低问题,从而消除术后并发症隐患;
[0026]3)本申请所提供的房水引流装置可以使用纯镁或镁合金来制作。当需要使用的引流装置尺寸较大时,可以使用纯镁材料以降低成本和避免合金元素带来的复杂性;当需要使用的引流装置尺寸较小时,则使用镁合金材料,利用其较高的强度来保证引流装置的力学性能。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在表面制作涂层以降低降解速率,延长引流装置在体内降解的时间。因此,该引流装置的适应病症范围大大增加,不仅适合于身体健康、自身引流通道形成能力强的患者,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用于治疗青光眼的房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横截面尺寸均匀的长方体引流片,所述引流片的表面设置有引流间隙,且所述引流片采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片在体外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中的降解速率为0.01
‑
0.1mm/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生物降解材料为纯镁,所述纯镁中镁含量大于/等于99.99%。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生物降解材料为镁合金,所述镁合金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0.01
‑
5.0%Zn,0.0
‑
1%Ca,0.0
‑
1%Sr,余量为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镁合金的抗拉强度大于/等于200MPa。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水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间隙为贯穿于引流片长度方向且与长度方向相平行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0.01
‑
0.1mm,宽度0.05
‑
0.2mm。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骥,王勇,陈毅,罗王杜,林怡,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