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消臭十字截面超细旦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330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消臭十字截面超细旦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将抗菌复合纳米剂引入到钛系催化剂基无锑聚酯中制得功能无锑聚酯后,将其作为部分或全部原料按超细旦聚酯纤维的加工工艺进行纺丝,纺丝采用非对称双曲线十字形喷丝孔,制得抗菌消臭十字截面超细旦无锑聚酯纤维;抗菌复合纳米剂由聚乙烯蜡和磷酸酯改性抗热氧降解功能氧化锌(表面沉积或包覆具有抗热氧降解功能的磷酸酯类小分子的纳米氧化锌)组成;非对称双曲线十字形的形状基本同十字形,区别之处仅在于构成十字形的两个长方形的各对长边为双曲线;纺丝开始后前15min内的断丝次数小于等于1。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降低了纺丝过程中飘丝断丝率,赋予了纤维抗菌防臭功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消臭十字截面超细旦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化聚酯纤维
,涉及一种抗菌消臭十字截面超细旦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酯生产中广泛使用锑的化合物作为催化剂进行合成,但重金属锑在聚合物中的残留以及对下游印染过程造成的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聚酯纤维在衣料方面的耗用量在各种合成纤维中所占比例是最大的,但其吸湿性能又是最差,在20℃,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聚酯纤维平衡吸湿率仅为0.4%,衣物穿起来常使人感到闷热。人类生存环境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细菌和霉菌,常见的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黄曲霉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对人体汗液等代谢物起作用而滋生繁殖的“臭味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棒状菌这些微生物在衣物上大量繁殖时,纤维容易受到其酸性或者碱性代谢物的作用而发生降解、变色,并生成挥发性恶臭物质如醋酸、氨气等,还容易引发人体某些疾病。纳米氧化锌具有很强的杀菌抗菌功能,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铜录假单胞菌等菌种杀灭率达99%。在高分子纤维材料中加入少量氧化锌便能获得良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消臭十字截面超细旦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抗菌复合纳米剂引入到钛系催化剂基无锑聚酯中制得功能无锑聚酯后,将其作为部分或全部原料按超细旦聚酯纤维的加工工艺进行纺丝,纺丝采用非对称双曲线十字形喷丝孔,制得抗菌消臭十字截面超细旦无锑聚酯纤维;抗菌复合纳米剂由聚乙烯蜡以及分散在其中的磷酸酯改性抗热氧降解功能氧化锌组成,磷酸酯改性抗热氧降解功能氧化锌为表面沉积或包覆具有抗热氧降解功能的磷酸酯类小分子的纳米氧化锌,磷酸酯类小分子与纳米氧化锌之间通过范德华力、氢键或共价键结合,磷酸酯类小分子为分子量在500Da以下的磷酸酯类分子;当功能无锑聚酯作为部分原料时,剩余原料为钛系催化剂基无锑聚酯;非对称双曲线十字形的形状基本同十字形,区别之处仅在于构成十字形的两个长方形的各对长边为双曲线,其中,一组双曲线的方程式为y2=ex2‑
f,e和f为实数,e的取值范围为16~49,f的取值范围为9~81,该组双曲线对应的长方形的两短边间距为La,另一组双曲线的方程式为x2=ey2/0.6182‑
f,该组双曲线对应的长方形的两短边间距为Lb,La与Lb的比值为0.618;纺丝开始后前15min内的断丝次数小于等于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消臭十字截面超细旦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抗菌复合纳米剂的制备过程为:按6~10:1.5~2的重量份数比将磷酸酯改性抗热氧降解功能氧化锌与聚乙烯蜡在温度为60~70℃的混合机中密闭搅拌反应45~60min制得抗菌复合纳米剂;磷酸酯改性抗热氧降解功能氧化锌的制备过程为:将纳米氧化锌分散在溶剂中后,在50~90℃的温度条件下向其中加入具有抗热氧降解功能的磷酸酯类小分子,调节体系的pH值为4~5,保温冷却回流并搅拌反应30~90min后冷却至室温,再进行抽滤、洗涤和干燥制得磷酸酯改性抗热氧降解功能氧化锌;体系中纳米氧化锌的含量为0.2~0.4wt%,具有抗热氧降解功能的磷酸酯类小分子的包覆量为6~8wt%;纳米氧化锌的平均粒径为0.4~0.6μm;具有抗热氧降解功能的磷酸酯类小分子为三乙基磷酸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酯和亚磷酸三苯酯中的一种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消臭十字截面超细旦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e=36,f=49;或者,e=16,f=49;或者,e=49,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彦雯孙宾方志财戴彦彤朱美芳于海龙曾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必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