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218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将磷酸酯改性抗热氧降解功能纳米粉体引入到无锑聚酯中制得功能无锑聚酯后,将其作为部分或全部原料进行纺丝制得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磷酸酯改性抗热氧降解功能纳米粉体为表面沉积或包覆具有抗热氧降解功能的磷酸酯类小分子的无机粉体,磷酸酯类小分子与无机粉体之间通过范德华力、氢键或共价键结合,磷酸酯类小分子为分子量在500Da以下的磷酸酯类分子;相对于对比样,功能无锑聚酯的起始分解温度提高14~15℃,最大热失重温度提高10~12℃。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得的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具有强度好、耐洗涤的优点,又兼有普通合成纤维优异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且无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锑,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聚酯纤维
,涉及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酯纤维是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中国的商品名为涤纶。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纺织原料,因纤维大分子链的刚性较大,弹性模量高,纤维不易变形,其加工的织物洗后不皱,可以不熨烫、坚牢挺刮、易洗易干。还有良好的耐热、耐晒和耐磨性,能在

70℃至170℃内使用,在服饰、家纺和产业用方面,聚酯纤维有着广泛的用途。但在性能和功能上还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0003]目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工业化生产,广泛使用锑的化合物作为催化剂进行合成。锑系催化剂工艺成熟,价格低廉,但重金属锑在聚合物中有残留以及对下游印染过程会造成污染。目前钛系催化剂生产的PET工艺趋于稳定和成熟,但是纺丝工艺的加工热历程长且加工温度较高(270~295℃),受到热和剪切作用,极易造成钛系催化剂基PET热降解和热氧化剂降解,导致PET的特性黏数和黏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磷酸酯改性抗热氧降解功能纳米粉体引入到无锑聚酯中制得功能无锑聚酯后,将其作为部分或全部原料进行纺丝制得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磷酸酯改性抗热氧降解功能纳米粉体为表面沉积或包覆具有抗热氧降解功能的磷酸酯类小分子的无机粉体,磷酸酯类小分子与无机粉体之间通过范德华力、氢键或共价键结合,磷酸酯类小分子为分子量在500Da以下的磷酸酯类分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抗热氧降解功能的磷酸酯类小分子为三乙基磷酸酯、磷酸、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酯和亚磷酸三苯酯中的一种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机粉体为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亚铜、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种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机粉体的平均粒径为0.4~0.8μm。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磷酸酯改性抗热氧降解功能纳米粉体的制备过程为:将无机粉体分散在溶剂中后,在50~90℃的温度条件下向其中加入具有抗热氧降解功能的磷酸酯类小分子,调节体系的pH值为4~5,保温冷却回流并搅拌反应30~90min后冷却至室温,再进行抽滤、洗涤和干燥制得磷酸酯改性抗热氧降解功能纳米粉体;体系中无机粉体的含量为1~5wt%,具有抗热氧降解功能的磷酸酯类小分子的含量为1~6wt%。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热氧降解功能型无锑聚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宾方彦雯于海龙方志财詹伟东陈珈曾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