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底端的四周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万向轮,箱体包括四个腔体,所述箱体顶端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右端设置有随传动装置工作而左右移动的挡盖,所述箱体上表面的右侧开设有第四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传动装置实现了对第一放置箱与第二放置箱的开合,不仅增加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联动性,还进一步方便了医护人员存放医疗器械,同时通过设置与第一放置箱与第二放置箱联动的顶盖与推拉门,避免了医疗器械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通过设置多个隔板实现了对储物空间的分隔,避免了不同医疗器械间的交叉感染,增加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安全性,通过设置抽屉,扩大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扩大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扩大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存储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输血科防污染科需要对各种检测器具基于储存试管进行消毒存放处理。现有的输血科防污染科用存放柜结构简单,使用性能较为单一,不方便医护人员对医疗器械的存取,且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在存放柜的内部设置多层分隔板,用来放置医疗器械工具和药品等,但是现有的输血科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器械存放时通常需要将各个柜门依次打开,从而用于寻找需要的医疗器械或设备,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操作起来也很繁琐,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来满足医护人员的使用需求,进而达到提升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操作复杂,实用性不强,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具有箱体,箱体底端的四周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万向轮,箱体包括四个腔体,所述箱体顶端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的右端设置有随传动装置工作而左右移动的挡盖,所述箱体上表面的右侧开设有第四腔体,所述第四腔体的内部设置有随挡盖左右移动而上下移动的第二放置箱,所述箱体前端外表面的左侧开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前端设置有随传动装置工作而左右移动的推拉门,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设置有对推拉门左右移动而前后移动的第一放置箱,所述箱体后端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后端设置有挡板,所述箱体前端外表面中心位置的上下两端均匀开设有三个第三腔体,三个所述第三腔体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抽屉。
[0005]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外表面的左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驱动挡盖左右移动,所述第二齿轮外表面底端的中心位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组,所述第一带轮组前端底部的中心位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驱动推拉门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带轮组顶端的中心位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组,所述第二带轮组驱动第二放置箱上下移动。
[0006]优选的,所述箱体上表面右侧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第四限位槽,所述箱体上表面中心位置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后端外表面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杆,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前后两端分别铰接有铰接杆,所述挡盖上表面左侧的前后两端分
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铰接杆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外表面,所述挡盖上表面右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远离挡盖中心位置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第四限位槽的内壁。
[0007]优选的,所述箱体前端外表面左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推拉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壁,位于箱体顶端的第二限位槽顶端的内壁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三齿轮啮合。
[0008]优选的,位于箱体底端的第二限位槽内壁的底端也开设有通槽,所述推拉门底端外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通槽配合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腔体底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可前后移动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外表面开设有Z字形的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杆滑动杆连接于所述第三限位槽的内壁,所述第二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放置箱外表面的底端,所述第一放置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底端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三带轮组,所述第三带轮组左端上表面的中心位置与第二带轮组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带轮组右端外表面的底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四带轮组,所述第四带轮组驱动第二放置架上下移动。
[0010]优选的,所述第四带轮组右端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同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第四腔体左端内壁中心位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板底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轴套,所述轴套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第四腔体左右两端内壁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五限位槽,所述升降板右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与轴套左端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五限位槽配合的滑块。
[0011]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可拆卸的第二放置箱,所述第二放置箱的顶端设置有斜坡,所述第二放置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
[0012]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结构巧妙,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泛,有利于推广,通过设置传动装置实现了对第一放置箱与第二放置箱的开合,不仅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的联动性,还进一步方便了医护人员存放医疗器械,同时通过设置与第一放置箱与第二放置箱联动的顶盖与推拉门,进一步实现了对医疗器械的保护,避免了医疗器械受到外部环境的污染,且通过设置多个隔板实现了对储物空间的分隔,避免了不同医疗器械间的交叉感染,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性,通过设置抽屉,进一步扩大了本专利技术的储存空间,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扩大了本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有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的立体图1。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的立体图2。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的箱体顶端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的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的第二腔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的推拉门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的第一放置箱底端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的第一腔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的第四腔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的带轮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的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的第二放置箱结构示意图。
[0025]1‑
箱体、2
‑
万向轮、3
‑
第一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具有箱体(1),箱体(1)底端的四周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万向轮(2),箱体(1)包括四个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端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传动装置(5),所述传动装置(5)的右端设置有随传动装置(5)工作而左右移动的挡盖(8),所述箱体(1)上表面的右侧开设有第四腔体(45),所述第四腔体(45)的内部设置有随挡盖(8)左右移动而上下移动的第二放置箱(9),所述箱体(1)前端外表面的左侧开设有第二腔体(29),所述第二腔体(29)的前端设置有随传动装置(5)工作而左右移动的推拉门(7),所述第二腔体(29)的内部设置有对推拉门(7)左右移动而前后移动的第一放置箱(3),所述箱体(1)后端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腔体(11),所述第一腔体(11)的后端设置有挡板(10),所述箱体(1)前端外表面中心位置的上下两端均匀开设有三个第三腔体(41),三个所述第三腔体(41)的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抽屉(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5)包括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4),所述第一齿轮(14)外表面的左侧啮合有第二齿轮(15),所述第二齿轮(15)驱动挡盖(8)左右移动,所述第二齿轮(15)外表面底端的中心位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组(16),所述第一带轮组(16)前端底部的中心位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20),所述第三齿轮(20)驱动推拉门(7)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带轮组(16)顶端的中心位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组(19),所述第二带轮组(19)驱动第二放置箱(9)上下移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血科防污染的器具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表面右侧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2),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12)外表面的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第四限位槽(40),所述箱体(1)上表面中心位置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7),所述第二固定板(17)后端外表面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第一齿条(18),所述第一齿条(18)与第二齿轮(15)啮合,所述第一齿条(1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杆(22),所述第一移动杆(2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28),所述第一连接块(28)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3),所述第二连接杆(23)的前后两端分别铰接有铰接杆(24),所述挡盖(8)上表面左侧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5),两个所述铰接杆(24)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5)的外表面,所述挡盖(8)上表面右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26),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26)远离挡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仿琴,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