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式门座型起重机转移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24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式门座型起重机转移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驳船靠泊,步骤2、驳船轨道铺排,步骤3、装船轨道铺排,步骤4、卸船轨道铺排,步骤5、装船牵引,步骤6、整机绑扎,步骤7、整机转移,步骤8、卸船牵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码头和驳船上铺设起重机移动轨道,利用模块车和顶升梁带动起重机沿轨道从码头上移动到驳船上,由驳船带动起重机转移至码头上的目标位置,再利用模块车和顶升梁带动起重机沿轨道从驳船上移动至码头上的目标位置,实现了起重机整机转移,省略了拆除组装的过程,作业简单,转移效率高,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式门座型起重机转移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门座型起重机转移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式门座型起重机转移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随着国内造船业的高速发展,国内船厂普遍采用了造船门式起重机与门座型起重机在船台区域协同作业的设备配套模式,以提升设备的生产效益。门座型起重机是桥架通过两侧支腿支承在地面轨道或地基上的臂架型起重机,具有沿地面运行轨道,下方可通过车辆带动沿轨道运行,进行起重装卸作业。目前,现有的门座型起重机的轨道多为互相平行的双轨模式,轨道呈直线延伸,当门座型起重机需要移动作业位置时,由于设备体积大,重量大,通常采用先整机拆除、分批转移、再重新组装的模式进行转移,整个转移过程复杂繁琐,转移成本高,且操作不便。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轨道式门座型起重机转移工艺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作业简单、转移效率高且成本低的轨道式门座型起重机转移工艺。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轨道式门座型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式门座型起重机转移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驳船靠泊,驳船停靠在起重机所在码头处,驳船系缆,并连接拖轮进行保护;步骤2、驳船轨道铺排,在驳船甲板上靠近码头的一侧铺设驳船轨道,并在驳船甲板上焊接吊耳;步骤3、装船轨道铺排,在码头上起重机轨道靠近驳船的一侧铺设装船轨道,装船轨道一侧与起重机轨道连接,并在起重机轨道远离装船轨道的一侧放置第一水箱作为地锚;步骤4、卸船轨道铺排,提前在码头上转移目标位置处铺设新起重机轨道,在新起重机轨道靠近码头岸边的一侧铺设卸船轨道,卸船轨道与新起重机轨道连接,并在新起重机轨道远离卸船轨道的一侧放置第二水箱作为地锚;步骤5、装船牵引,在起重机上安装顶升梁,模块车移动到位,将顶升梁与模块车连接,铺设第一刚性梁将装船轨道与驳船轨道连接,起重机两侧分别利用保险钢丝绳和牵引钢丝绳连接第一水箱和驳船上的吊耳,拆除起重机锚定,调整驳船吃水满足装船要求,模块车通过顶升梁带动起重机依次沿起重机轨道、装船轨道、第一刚性梁移动至驳船轨道上;步骤6、整机绑扎,拆除保险钢丝绳和牵引钢丝绳,将起重机利用四个绑扎撑杆与驳船甲板连接固定,四个绑扎撑杆呈口字型分布在起重机的四个角处,相邻两个绑扎撑杆呈外八字型;步骤7、整机转移,利用拖轮带动驳船移动,起重机随驳船移动至转移目标位置的码头处;步骤8、卸船牵引,铺设第二刚性梁将驳船轨道与卸船轨道连接,起重机两侧分别利用牵引钢丝绳和保险钢丝绳连接第二水箱和驳船上的吊耳,模块车通过顶升梁带动起重机依次沿驳船轨道、第二刚性梁、卸船轨道移动至新起重机轨道上,安装起重机锚定,拆除顶升梁及牵引钢丝绳和保险钢丝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门座型起重机转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装船轨道铺排时,将码头上起重机轨道靠近驳船一侧的设备提前拆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门座型起重机转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驳船轨道、装船轨道和卸船轨道的每个轨道接头处均采用马板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叶锋陈喜宋春年汪小建景晓燕张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