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超宽带复合吸波体及其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吸波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超宽带复合吸波体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低频雷达已广泛投入使用。面对低频雷达的密集探测威胁,低频超宽带吸波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而传统吸波材料主要工作在2~18GHz,无法满足低频隐身需求。
[0003]根据吸波机理的不同,吸波材料分为吸收型和干涉型。吸收型吸波材料依靠自身的电损耗或磁损耗吸收入射的电磁波能量,通过增大材料厚度或者引入磁性材料可以产生一定的低频吸收效果,但厚度和重量的增大会明显降低吸波材料的实用性。干涉型吸波材料利用干涉相消原理实现吸波效果,如Salisbury(索尔兹伯里)屏、Jaumann(胶曼)吸波体和电路模拟吸波体。该类基于周期结构的吸波材料通过增加层数和调整单元的结构参数,能够在较薄厚度下于特定频段内实现宽频吸波效果。复合吸波体同时利用了以上两种电磁波损耗机制,有望实现超宽带吸波效果。
[0004]复合吸波体的传统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超宽带复合吸波体,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平面周期排布的结构单元构成,所述结构单元包括自下而上的金属底板、底层吸波介质层和n层复合结构,所述复合结构包括自下而上的中间介质层、介质基板和电阻膜方环;其中,n≥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超宽带复合吸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介质层的材料为纯芳纶纸蜂窝,介电常数ε
a
为1~1.5;所述底层吸波介质层的材料为芳纶纸吸波蜂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超宽带复合吸波体,其特征在于,第k,k=1,...,n层复合结构中中间介质层的厚度h
k
,k=1,...,n为10~3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超宽带复合吸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吸波介质层的厚度h
m
为10~2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超宽带复合吸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膜方环为环形ITO导电薄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超宽带复合吸波体,其特征在于,第k,k=1,...,n层复合结构中电阻膜方环的周期P
k
,k=1,...,n为10~50mm,环宽s
k
,k=1,...,n为0.5~5mm,相邻电阻膜方环的环间间隙g
k
,k=1,...,n为0.1~1mm,电阻膜方环厚度为10~200n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超宽带复合吸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板为PET介质基板,厚度t为0.1~0.5mm,介电常数ε
s
=3
‑
0.18j。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基于等效电路模型的超宽带复合吸波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先根据各层复合结构中电阻膜方环的结构尺寸参数,提取对应等效电路参数,推导得到各层复合结构中电阻膜方环的表面阻抗;再基于等效电路模型和传输线理论,提取超宽带复合吸波体的反射率解析表达式;最后采用遗传优化算法对超宽带复合吸波体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获得吸波性能最优的超宽带复合吸波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推导得到各层复合结构中电阻膜方环的表面阻抗的过程具体包括:根据第k,k=1,...,n层复合结构中电阻膜方环的结构尺寸参数,计算第k,k=1,...,n层复合结构中电阻膜方环的等效电阻R
k
,k=1,...,n:相邻电阻膜方环之间因耦合效应而产生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天成,谢子炫,邱日全,梁迪飞,邓龙江,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