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配件领域,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窗遮阳装置。一种车窗遮阳装置,包括壳体、卡锁、收纳轴、收纳带、可收纳窗帘,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收纳轴,收纳轴的一侧设有卡锁,收纳轴上设有收纳带,收纳带上设有可收纳窗帘,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吸盘,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一、壳体二、转盘、把手,所述卡锁的一侧为壳体一,卡锁与收纳轴之间设有齿盘,齿盘的一端与收纳轴的一侧抵接,齿盘的另一端与卡锁啮合连接,收纳轴的另一侧设有转盘,收纳轴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转盘上设有若干定位栓。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以下优点:通过吸盘便于安装于车窗上,方便实用,可在不使用时拆除;通过设置收纳轴,将可收纳窗帘进行收纳。进行收纳。进行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窗遮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配件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窗遮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汽车保有量的数据越来越高,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车窗可以使得车内享受到新鲜的空气和充足的光照,可是在夏季,剧烈的阳光通过车窗直射车内,导致车内温度升高,一方面使得车内的乘客和驾驶员感到燥热,另一方面强烈的光照容易加速车内的配件的老化,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提高舒适感,会在车窗上加装遮阳帘。但是现有的车辆遮阳装置通常需要在车辆上加装导轨,安装可折叠的遮阳帘或者遮阳网,安装复杂,而且会破坏车内结构;当遮阳帘或者遮阳网折叠后,占据车内结构,影响美观,整体安装较为繁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车窗遮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车窗遮阳装置,通过吸盘便于安装于车窗上,方便实用,便于拆卸,可在不使用时拆除;通过设置收纳轴,将可收纳窗帘进行收纳。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车窗遮阳装置,包括壳体、卡锁、收纳轴、收纳带、可收纳窗帘、吸盘,所述壳体的内侧设有收纳轴,收纳轴的一侧设有卡锁,收纳轴上设有收纳带,收纳带上设有可收纳窗帘,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吸盘,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一、壳体二、转盘、把手,所述卡锁的一侧为壳体一,卡锁与收纳轴之间设有齿盘,齿盘的一端与收纳轴的一侧抵接,齿盘的另一端与卡锁啮合连接,收纳轴的另一侧设有转盘,定位孔的结构相配合,所述转盘的一侧设有壳体二,所述壳体二的一侧设有把手。
[0005]进一步地,所述卡锁包括齿板、弹簧,所述壳体一的内侧下部设有凹槽,凹槽的下部设有限位块,所述凹槽的内侧设有齿板,齿板的下部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的结构相配合,齿板的一侧设有弹簧。
[000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上部设有收纳口,所述收纳口上设有限位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可收纳窗帘上设有若干磁块或小吸盘。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收纳轴的内侧设有卡簧,所述转盘上设有中轴,所述中轴与卡簧相配合。
[0009]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优点:通过吸盘便于安装于车窗上,方便实用,可在不使用时拆除;通过设置收纳轴,将可收纳窗帘进行收纳。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车窗遮阳装置的整体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车窗遮阳装置的壳体一结构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车窗遮阳装置的齿板与齿盘结构配合图。
[0013]图4为本专利技术车窗遮阳装置的齿盘结构图。
[0014]图5为本专利技术车窗遮阳装置的收纳轴图一。
[0015]图6为本专利技术车窗遮阳装置的收纳轴图二。
[0016]图7为本专利技术车窗遮阳装置的壳体二结构图。
[0017]图8为本专利技术车窗遮阳装置的转盘结构图。
[0018]图9为本专利技术车窗遮阳装置的把手结构图。
[0019]图10为本专利技术车窗遮阳装置的壳体二与转盘及把手配合安装图。
[0020]图11为本专利技术车窗遮阳装置的侧视图。
[0021]图12为本专利技术车窗遮阳装置的可收纳窗帘两端固定式收纳应用图。
[0022]图13为本专利技术车窗遮阳装置的可收纳窗帘收纳带回卷收纳应用图。
[0023]图14为本专利技术车窗遮阳装置的可收纳窗帘一端固定式收纳应用图。
[0024]图15为本专利技术车窗遮阳装置的可收纳窗帘两端固定式收纳应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
[0026]一种车窗遮阳装置,包括壳体1、卡锁2、收纳轴3、收纳带4、可收纳窗帘5、吸盘6,所述壳体1的内侧设有收纳轴3,收纳轴3的一侧设有卡锁2,收纳轴3上设有收纳带4,收纳带4上设有可收纳窗帘5;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吸盘6;吸盘6用于与车辆侧窗的固定窗吸附,壳体1用于与收纳轴3配合收纳可收纳窗帘5,收纳带4是可收纳窗帘5的支撑带,可以为绳,软钢丝等材质;可收纳窗帘5可在收纳带4上收拢展开。
[0027]可收纳窗帘5的一端可通过绳系的方式固定在收纳带4,可收纳窗帘5的另一端套设在收纳带4上,并可以相对于收纳带4进行滑动,然后进行收纳,如附图14所示。
[0028]亦可两端均固定在收纳带4,通过收纳带4进行展开、收纳,如附图12所示。
[0029]亦可通过收纳带4将可收纳窗帘5进行卷收,再通过壳体1进行收纳,如附图13所示。
[0030]所述壳体1包括壳体一7、壳体二8、转盘9、把手10,所述卡锁2的一侧为壳体一7,所述卡锁2包括齿板14、弹簧15,所述壳体一7的内侧下部设有凹槽16,凹槽16的下部设有限位块17,所述凹槽16的内侧设有齿板14,齿板14的一侧设有弹簧15。卡锁2与收纳轴3之间设有齿盘11,齿盘11的一端与收纳轴3的一侧抵接,可防止弹簧过载;齿盘11的另一端与卡锁2的齿板14啮合连接,达到控制收纳轴3的目的;齿板14的下部设有限位槽18,所述限位槽18与限位块17的结构相配合,对齿板14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有效的控制啮合效果。
[0031]收纳轴3的另一侧设有转盘9,收纳轴3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定位孔12,所述转盘9上设有若干定位栓13,所述定位栓13与定位孔12的结构相配合,所述转盘9的一侧设有壳体二8,所述壳体二8的一侧设有把手10。所述收纳轴3的内侧设有卡簧22,所述转盘9上设有中轴23,所述中轴23与卡簧22相配合。使收纳轴3可以回缩,把手10可控制转盘9转动,转盘9与收纳轴3上的定位孔12连接,可在卡簧22失力的情况下通过把手10转动收纳轴3对收纳带4及可收纳窗帘5进行收纳。亦可以拆除卡簧22进行使用。
[0032]所述壳体1的上部设有收纳口19,所述收纳口19上设有限位板20。限位板20设有缺口,缺口可通过收纳带4并卡住可收纳窗帘5,使可收纳窗帘5最后进行收集。
[0033]所述可收纳窗帘5上设有若干磁块21或小吸盘。磁块21便于可收纳窗帘5展开后对车窗进行完整的覆盖遮阳,可替换为如小吸盘、挂钩等结构。
[0034]安装时,首先,壳体一7的内侧下部安装卡锁2结构,先将弹簧15安装,然后将齿板14放入凹槽16,并使齿板14下部限位槽18与凹槽16的下部的限位块17配合限位,完成安装;
[0035]其次,将壳体二8、转盘9、把手10配合安装,然后在转盘9的中轴23与卡簧22安装,并套设收纳轴3使定位孔12与定位栓13配合固定;
[0036]在收纳轴3上缠绕收纳带4,并使收纳带4的一端通过收纳口19露出,并在收纳带4上设置可收纳窗帘5;
[0037]在壳体一7上安装齿盘11,使齿盘11与齿板14啮合连接,齿盘11的另一端与壳体二8抵接,并使壳体一7与壳体二8合拢,通过螺钉固定。
[0038]在壳体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吸盘,并将收纳带4及可收纳窗帘5收纳进壳体1,完成整体安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窗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卡锁(2)、收纳轴(3)、收纳带(4)、可收纳窗帘(5)、吸盘(6),所述壳体(1)的内侧设有收纳轴(3),收纳轴(3)的一侧设有卡锁(2),收纳轴(3)上设有收纳带(4),收纳带(4)上设有可收纳窗帘(5),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吸盘(6),所述壳体(1)包括壳体一(7)、壳体二(8)、转盘(9)、把手(10),所述卡锁(2)的一侧为壳体一(7),卡锁(2)与收纳轴(3)之间设有齿盘(11),齿盘(11)的一端与收纳轴(3)的一侧抵接,齿盘(11)的另一端与卡锁(2)啮合连接,收纳轴(3)的另一侧设有转盘(9),收纳轴(3)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定位孔(12),所述转盘(9)上设有若干定位栓(13),所述定位栓(13)与定位孔(12)的结构相配合,所述转盘(9)的一侧设有壳体二(8),所述壳体二(8)的一侧设有把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才岭,
申请(专利权)人:徐才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