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道异物柔性夹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319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化道异物柔性夹取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软管,所述软管上设置有夹持组件和咬合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杆和驱动件,所述软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承载板,两个所述夹杆相对布置并均转动安装在承载板上,两个所述夹杆的一端均位于软管内并呈倒八字形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新颖,操作简单,通过夹持组件的设置,夹持组件中的驱动件可以驱动两个夹杆相互靠近和远离,进而两个夹杆底端形成的夹持区大小可以调节,利用大小可调的夹持区可以将患者消化道内的异物进行夹持固定,同时利用锯齿可以很好的将外表光滑的异物进行夹持固定住,可以顺畅的从患者的消化道内夹取出。夹取出。夹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道异物柔性夹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消化道异物柔性夹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食管异物是上消化道常见急症之一,尤其是两端尖锐异物(如鸡骨、鸭骨、粗大鱼刺等)刺入并嵌顿于食管壁内,可引起食管粘膜水肿、糜烂、食管壁痉挛,易导致食管出血、穿孔,甚至损伤相邻大血管,危及生命,这样的情况临床并不鲜见。因饮食不慎误咽导致,其中鱼刺及枣核嵌顿于上消化道,尤其食管上段较为常见;食管异物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经胃镜下应用异物钳及异物网篮取出,但因操作空间小,行胃镜经口插入治疗时患者的恶心、呕吐反应特别明显,从而导致视野暴露不清,钳夹取出时增加了异物取出难度及风险,亦增加了局部出血及穿孔。
[0003]专利文件(授权公告号为CN 211534730 U)公开了一种消化道异物取出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操作机构、钳杆、保护罩及钳取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控制手柄、拉环及导向绳,所述拉环设置在控制手柄上,所述导向绳的上端从控制手柄中的安装孔中穿出安装在拉环上,所述导向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钳杆的内部腔体与位于所述钳杆腔体内部的拉杆连接;所述保护罩与所述钳杆的前端连接;所述钳取机构包括异物钳、连接杆、弹簧,所述异物钳设有四个并通过连接件铰接,四个所述异物钳之间的夹角为90
°
,所述异物钳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拉杆的外体壁连接,相对的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在异物钳取过程中,向前推动拉杆,连接杆逐渐伸出,弹簧扩张,带动异物钳张开,进行异物的钳取,钳取时,四个异物钳能从四个方向对异物进行钳取,拉动拉杆,连杆回缩到钳杆腔体中,弹簧压缩,相对的两个异物钳合拢,将异物钳取,四个异物钳从四个方向钳取,能顺利将球形、不规则形状的异物钳取,减少钳取时间;钳取完毕后继续拉动拉杆,使异物钳全部落在保护罩的内部,可以防止异物的外落,并且能将异物包裹起来,避免异物划伤消化道。
[0004]上述装置在取出异物过程中,患者常常伴随不适感,以至于患者容易动,且嘴巴长时间咬合口垫会出现面部僵硬情况,进一步增加患者不适感,这样就会影响医护人员将异物取出,有时更伴随着异物钳戳伤口腔的危险,而异物如果是尖锐的形状,更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同时上述装置是通过医护人员拉动控制手柄来达到夹持异物的效果,在利用异物钳将异物进行夹持固定住后,需要医护人员的手将控制手柄保持恒定状态,然后再将异物钳和异物移出消化道,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手需要操控控制手柄使得异物处于夹持状态,同时还需要将异物钳夹住异物向外移动,操作较为不便,耗费的时间较多,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道异物柔性夹取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0007](1)、现有的异物取出装置,在取出异物过程中,患者常常伴随不适感,以至于患者
容易动,且嘴巴长时间咬合口垫会出现面部僵硬情况,进一步增加患者不适感,这样就会影响医护人员将异物取出,有时更伴随着异物钳戳伤口腔的危险,而异物如果是尖锐的形状,更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
[0008](2)、同时现有的异物取出装置是通过医护人员拉动控制手柄来达到夹持异物的效果,在利用异物钳将异物进行夹持固定住后,需要医护人员的手将控制手柄保持恒定状态,然后再将异物钳和异物移出消化道,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手需要操控控制手柄使得异物处于夹持状态,同时还需要将异物钳夹住异物向外移动,操作较为不便,耗费的时间较多,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0]一种消化道异物柔性夹取装置,包括软管,所述软管上设置有夹持组件和咬合组件;
[0011]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杆和驱动件,所述软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承载板,两个所述夹杆相对布置并均转动安装在承载板上,两个所述夹杆的一端均位于软管内并呈倒八字形布置,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夹杆的该端相互靠近或远离,两个所述夹杆的另一端均位于软管外,并且两个夹杆的该端形成夹持区;
[0012]所述咬合组件包括套环和紧固件,所述套环活动套设在软管的外部,并且套环的外部活动安装有两个咬合板,两个咬合板相对布置,所述紧固件套设在软管外部,并且紧固件的底部与套环的顶部固定连接,紧固件用于锁定套环在软管上的位置。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板和气囊,所述固定板上滑动安装有两个移动杆,两个移动杆分别与两个夹杆一一对应设置,并且两个移动杆的底端分别与对应的夹杆相抵压;所述气囊固定设置在固定板,并且气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气囊上固定连通设置有气管,气管的远离气囊的一端延伸至软管的外部,两个移动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与软管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软管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与夹杆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紧固件包括调节环,所述调节环活动套设在软管的外部,套环的顶部固定安装在调节环的底部,所述调节环的内侧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活动安装有硅胶长条,调节环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硅胶长条移出容纳槽的旋转件。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容纳槽内固定设置有与硅胶长条固定连接的第三弹簧。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件包括螺栓,所述调节环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螺纹安装在螺纹孔上,并且螺栓的一端上设置有与硅胶长条固定连接的系丝,螺栓的另一端延伸至螺纹孔外。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环的外部开设有凹槽,凹槽上活动安装有连接销,并且凹槽上固定设置有与连接销固定连接的第四弹簧,所述咬合板固定安装在连接销上。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软管内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包括多个限位杆,多个限位杆均固定设置在软管的内部,气管固定安装在多个限位杆上。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夹杆位于软管外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转接
块,并且两个转接块相对布置,两个转接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锯齿。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2]1、通过夹持组件的设置,夹持组件中的驱动件可以驱动两个夹杆相互靠近和远离,进而两个夹杆底端形成的夹持区大小可以调节,利用大小可调的夹持区可以将患者消化道内的异物进行夹持固定,同时利用锯齿可以很好的将外表光滑的异物进行夹持固定住,可以顺畅的从患者的消化道内夹取出,适用范围广;
[0023]2、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设置,可以使夹持区在不同工作状态之间转换,进而当夹持区处于相应的工作状态时,可以对异物进行很好的夹持固定作用力,夹取效果好;
[0024]3、通过咬合组件的设置,可以使得患者张开嘴时,患者的上下牙齿咬在两个咬合板上,上下牙齿闭合的力传递到两个咬合板上,由于咬合板是活动安装在套环上的,进而患者可以反复动作,给予患者的口腔一定的弹性空间,防止患者嘴巴一直保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道异物柔性夹取装置,包括软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和咬合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杆(2)和驱动件,所述软管(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承载板(3),两个所述夹杆(2)相对布置并均转动安装在承载板(3)上,两个所述夹杆(2)的一端均位于软管(1)内并呈倒八字形布置,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两个夹杆(2)的该端相互靠近或远离,两个所述夹杆(2)的另一端均位于软管(1)外,并且两个夹杆(2)的该端形成夹持区;所述咬合组件包括套环(4)和紧固件,所述套环(4)活动套设在软管(1)的外部,并且套环(4)的外部活动安装有两个咬合板(5),两个咬合板(5)相对布置,所述紧固件套设在软管(1)外部,并且紧固件的底部与套环(4)的顶部固定连接,紧固件用于锁定套环(4)在软管(1)上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道异物柔性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板(6)和气囊(7),所述固定板(6)上滑动安装有两个移动杆(8),两个移动杆(8)分别与两个夹杆(2)一一对应设置,并且两个移动杆(8)的底端分别与对应的夹杆(2)相抵压;所述气囊(7)固定设置在固定板(6),并且气囊(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杆(8)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气囊(7)上固定连通设置有气管(9),气管(9)的远离气囊(7)的一端延伸至软管(1)的外部,两个移动杆(8)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与软管(1)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化道异物柔性夹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与夹杆(2)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化道异物柔性夹取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巍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