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
技术介绍
[0002]甜菊糖,又名甜菊糖苷,具有高甜度(蔗糖的300~450倍)、低热值(蔗糖的1/300)等特点,天然蔗糖替代品,被誉为“世界第三糖原”。甜菊糖从甜叶菊中萃取得到,生产商们在甜叶菊中提取出的甜菊糖中大都是甜菊苷(Stevioside,STV)和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eb A)。但是STV和Reb A具有苦味和甘草余味,这大大限制了甜菊糖苷作为甜味剂在食品中的应用。
[0003]研究发现莱鲍迪苷D(Rebaudioside D,Reb D)保持了甜菊糖高甜度和低热值的优点的同时,还不具有苦味和甘草余味,是非常优质的代糖选择。然而Reb D的规模生产存在较大的瓶颈:Reb D在甜叶菊中占比不到1%,通过植物提取生产Reb D的成本高昂。糖基转移酶基本为植物来源,其在微生物中的表达量较少,这导致目前通过微生物发酵法或者酶催化法生产Reb D的成本也处于较高水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糖基转移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如SEQ ID NO.1所示的野生型糖基转移酶进行如下突变:L5I
‑
L34H
‑
R41P
‑
I48K
‑
A56S
‑
I62V
‑
N87M
‑
P88N
‑
H91K
‑
P99S
‑
R103K
‑
N127S
‑
E128S
‑
Q129H
‑
C140G
‑
S149H
‑
E167D
‑
V168Y
‑
V171K
‑
T202E
‑
C211L
‑
T212R
‑
G244D
‑
T245K
‑
D266E
‑
V270I
‑
F272H
‑
S277A
‑
A285V
‑
K301E
‑
R312I
‑
T329I
‑
G331A
‑
A341L
‑
I356F
‑
P361F
‑
G387E
‑
T392V
‑
L393I
‑
S395K
‑
K414E
‑
I419K
‑
A426E;或L5I
‑
L34H
‑
I48K
‑
I62V
‑
N87M
‑
P88N
‑
H91K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保党,吴炜坤,武强强,倪叶雯,刘德川,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力文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