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组分胶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316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组分胶管及制备方法,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胶盖、胶颈管。胶颈管内设有分隔片,分隔片隔离胶颈管内部空腔构成第一出胶通道、第二出胶通道。胶盖包括第一色部和第二色部,胶盖和胶颈管螺纹连接,胶盖的第二色部外缘设有摩擦片。本发明专利技术胶管管口部位设计分隔效果好,管口不易粘接混合后的胶料;胶盖双色注塑设计,产品识别度高,显著性强,利于商业运用。于商业运用。于商业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组分胶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剂储存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组分胶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家居装饰中,瓷砖美缝逐渐成为主流选择。业主们都很注重家居装修的品质,尤其是瓷砖缝隙,过去只是简单地用白水泥填充一下,现在更多地使用美缝剂。美缝剂的选择也逐渐由单组分过渡到双组分。现有的双组分美缝剂的储存管子,在胶盖打开后,出胶的头部要么裸露,要么直接封堵待使用时切开。如此,在胶管头部双组分料剂会混在一起,只能一次性使用完毕,不然出胶口就会固化。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0032518U,公开日2020年02月07日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双管式美缝剂存储装置,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顶端都设有管盖,两个管盖上都设有出胶口;两个管盖的出胶口各连接一个竖直向上的出胶管,两个出胶管顶端位于定位环内或延伸至定位环上方;两个出胶管底端分别连通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内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顶端设有密封盖;该双管式美缝剂存储装置,将固化剂和颜料分别存储在两个固定连接的管体内,方便携带运输。上述现有技术的美缝剂存储装置,在出胶管顶端的密封盖启封后,两组分就在管口部位混合共同进入胶管头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双组分胶管在出胶口分隔不到位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组分胶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双组分胶管的制备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组分胶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胶盖,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在侧壁固定连接,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尾部均设有尾盖,第一管体顶部设有第一出胶管,第二管体顶部设有第二出胶管,
[0007]还包括胶颈管,所述胶颈管通过连接片连接第一管体、第二管体顶部,胶颈管内设有分隔片,分隔片隔离胶颈管内部空腔构成第一出胶通道、第二出胶通道,所述第一出胶通道连通第一出胶管,第二出胶通道连通第二出胶管;
[0008]所述胶盖包括第一色部和第二色部,胶盖和胶颈管螺纹连接,胶盖从上至下分为盖顶、上盖环、下盖环,胶盖的下盖环外缘设有摩擦片。
[0009]作为优选,胶盖第二色部的底部设有防盗环,防盗环和胶盖底部环形分布若干连接点,防盗环卡接在胶颈管外圈。
[0010]作为优选,还设有防堵塞,所述防堵塞包括卡接头和两个柱脚,胶盖内设有环形卡槽,卡接头卡接入胶盖的环形卡槽内构成可转动连接,两个柱脚分别进入第一出胶通道、第二出胶通道。
[0011]作为优选,防堵塞为软性PP材料。
[0012]作为优选,分隔片在胶颈管管口突出并高于胶颈管管口。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组分胶管的制备方法:
[0014](1)制备胶盖模具,用以注塑胶盖部位结构,包括盖顶、上盖环、下盖环、摩擦片、防盗环;
[0015](2)制备胶管模具,用以注塑第一管体、第一出胶管、第二管体、第二出胶管、胶颈管、连接片、分隔片;
[0016](3)制备防堵塞模具,用以注塑防堵塞;
[0017](4)制备尾盖模具,用以注塑尾盖。
[0018](5)在注塑机中加入原材料,经过熔融、射出、冷却脱模的注塑过程,得到胶盖部、胶管部、防堵塞、尾盖;组装后得到双组分胶管。
[0019]作为优选,胶盖模具注塑时,胶盖部包括第一色部、第二色部,胶盖模具的注塑选用双色注塑或者二次注塑。
[0020]作为优选,盖顶设有图案区和非图案区;胶盖模具的动模在相应的图案区和非图案区边界设置沟槽,以增加盖顶图案区和非图案区的胶体接触厚度,胶盖模具采用双花纹注塑。
[0021]盖顶本身面积不大,为加强图案区和非图案区的双色胶料的粘接性,胶盖模具的动模在相应的图案区和非图案区边界设置沟槽,增加盖顶图案区和非图案区的胶体接触厚度,图案区图形花纹边界更清晰,结合也更好。
[0022]作为优选,注塑的熔融温度为170℃~250℃;喷嘴压力为80~135bar;脱模压力为20~50bar。
[0023]本专利技术的双组分胶管在出胶口,通过分隔片将两个出胶通道隔开,双组分胶料在使用挤出时,胶管管口不粘接混合胶料,进入后续的胶头内,在胶头的螺旋填充物中充分混合。并且设有的防堵塞使得两个出胶通道和出胶管防止堵塞。如此,使得双组分美缝胶在施工时,给了工人中间休息、吃饭等中断事项的时间。双组分美缝胶混合后一般1

2小时就会表干,现有的胶管,施工时如果不一次性打完,管口残胶固化后就没法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胶管结构,需要施工中断时,拆除胶头,拧紧胶盖,可以争取更多时间,不致于短时间内快速表干甚至固化。所以,工人施工时,更加方便。
[002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1)胶管管口部位设计分隔效果好,管口不易粘接混合后的胶料。
[0026](2)胶盖底部设有防盗环,方便消费者购买时识别是否被启封或更换包装的产品。
[0027](3)胶盖双色注塑设计,产品识别度高,显著性强,利于商业运用。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图1的爆炸图。
[0030]图3是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第一管体1、第一出胶管11、第二管体2、第二出胶管21、胶盖3、盖顶31、上盖环32、下盖环33、摩擦片34、尾盖4、胶颈管5、连接片6、分隔片7、防盗环8、防堵塞9、卡接头91、柱脚92。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33]实施例一
[0034]如图1、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双组分胶管,包括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和胶盖3,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并列,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通过若干连接点注塑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固定连接通过一长条连接片注塑一体成型。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尾部均设有尾盖4。
[0035]第一管体顶部设有第一出胶管11,第二管体顶部设有第二出胶管21。第一出胶管和第二出胶管设置在管体的顶面侧边,相互靠近。在两个出胶管的顶部设置胶颈管5,所述胶颈管通过连接片6连接第一管体、第二管体顶部。胶颈管内设有分隔片7,分隔片隔离胶颈管内部空腔构成第一出胶通道、第二出胶通道,所述第一出胶通道连通第一出胶管,第二出胶通道连通第二出胶管。
[0036]所述分隔片贯通胶颈管,并且分隔片在胶颈管顶突出一部分,即高于胶颈管管口。有利的,相比于分隔片和胶颈管管口齐平,分隔片在胶颈管顶突出一部分,更有利于两个出胶管挤出的胶剂的隔离。
[0037]胶颈管外部设有外螺纹,胶盖内设有内螺纹。胶盖和胶颈管螺纹连接。为了方便拧开胶盖,胶盖外侧设有摩擦片34。
[0038]摩擦片可以是环形均匀分布的凸起。摩擦片也可以是防滑纹。
[0039]胶盖包括盖顶31、上盖环32、下盖环33。盖顶设有图案区和非图案区,下盖环外缘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分胶管,包括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和胶盖(3),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在侧壁固定连接,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尾部均设有尾盖(4),第一管体顶部设有第一出胶管(11),第二管体顶部设有第二出胶管(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颈管(5),所述胶颈管通过连接片(6)连接第一管体、第二管体顶部,胶颈管内设有分隔片(7),分隔片隔离胶颈管内部空腔构成第一出胶通道、第二出胶通道,所述第一出胶通道连通第一出胶管,第二出胶通道连通第二出胶管;所述胶盖包括第一色部和第二色部,胶盖和胶颈管螺纹连接,胶盖从上至下分为盖顶(31)、上盖环(32)、下盖环(33),胶盖的下盖环外缘设有摩擦片(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胶管,其特征在于,胶盖的底部设有防盗环(8),防盗环和胶盖底部环形分布若干连接点,防盗环卡接在胶颈管外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胶管,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防堵塞(9),所述防堵塞包括卡接头(91)和两个柱脚(92),胶盖内设有环形卡槽,卡接头卡接入胶盖的环形卡槽内构成可转动连接,两个柱脚分别进入第一出胶通道、第二出胶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组分胶管,其特征在于,防堵塞为软性PP材料。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飞
申请(专利权)人:迪昇威浙江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