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普鲁士蓝纳米金的生物传感器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工程
,涉及微生物的检测分析,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普鲁士蓝纳米金(PB@Au)的生物传感器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是沙门氏菌检测的国家标准方法,虽然其准确度高,但费时费力、专业性强,不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免疫分析方法如酶联免疫法和荧光免疫法等利用抗体作为识别分子,可以准确地识别目标待测物,但免疫测定的专业性和仪器依赖性使其难以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免疫层析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检测快速、成本低、对检测人员要求不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检测。但免疫层析技术由于硝酸纤维素膜不均匀、易受环境影响等使其灵敏度和准确性仍有待提高,其定量检测方法仍有待探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普鲁士蓝纳米金的生物传感器及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种基于普鲁士蓝纳米金的生物传感器能够实现对沙门氏菌等目标微生物的快速、灵敏、半定量检测。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方面,一种基于普鲁士蓝纳米金的生物传感器,由检测探针、检测毛细管和双氧水组成;所述检测探针由普鲁士蓝纳米金和第一识别分子构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普鲁士蓝纳米金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是,由检测探针、检测毛细管和双氧水组成;所述检测探针由普鲁士蓝纳米金和第一识别分子构成,所述第一识别分子连接在普鲁士蓝纳米金表面;所述检测毛细管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检测区和测量区,检测区内壁固定第二识别分子;双氧水与检测毛细管配合;所述第一识别分子和第二识别分子均为能够与目标微生物特异性结合的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普鲁士蓝纳米金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是,第一识别分子为抗体,检测探针为免疫探针;第二识别分子为抗体,检测毛细管为免疫毛细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普鲁士蓝纳米金的生物传感器,其特征是,免疫毛细管检测区内壁经过氨基修饰,然后通过氨基与抗体进行连接;或,免疫毛细管检测区通过BSA封闭非特异性位点;或,免疫探针表面通过BSA封闭非特异性位点。4.一种基于普鲁士蓝纳米金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检测探针的制备和检测毛细管的制备;检测探针的制备:向普鲁士蓝纳米金的溶液中添加碱性化合物混合均匀,然后加入目标微生物抗体进行混合,即得;检测毛细管的制备;将玻璃毛细管内表面进行氨基修饰,将目标微生物抗体溶液注入至氨基修饰的玻璃毛细管的检测区,孵育后即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普鲁士蓝纳米金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检测探针的制备过程中,加入目标微生物抗体混合的温度为35~40℃;或,检测探针的制备过程中,鲁士蓝纳米金溶液浓度为0.6~1.0mg
·
mL
‑1;优选为0.75~0.85mg
·
mL
‑1;或,当普鲁士蓝纳米金溶液浓度为0.75~0.85mg
·
mL
‑1、普鲁士蓝纳米金溶液添加量为9.5~10.5μL、碱性化合物溶液添加量为2.3~2.7μL时,碱性化合物溶液浓度为0~0.05mol
·
L
‑1;优选为0~0.02mol
·
L
‑1,进一步优选为0.005~0.015mol
·
L
‑1;或,当普鲁士蓝纳米金溶液浓度为0.75~0.85mg
·
mL
‑1、普鲁士蓝纳米金溶液添加量为9.5~10.5μL、目标微生物抗体溶液添加量为3.5~4.5μL时,目标微生物抗体溶液的浓度不低于25μg
·
mL
‑1;优选地,不低于75μg
·
mL
‑1;进一步优选为75~125μg
·
mL
‑1;或,检测探针的制备过程中,加入目标微生物抗体混合后,添加BSA进行混合;或,当普鲁士蓝纳米金溶液浓度为0.75~0.85mg
·
mL
‑1、普鲁士蓝纳米金溶液添加量为9.5~10.5μL、目标微生物抗体溶液浓度为70~80μg
·
mL
‑1、目标微生物抗体溶液添加量为3.5~4.5μL、BSA溶液添加量为7.5~8.5μL时,BSA溶液的浓度不低于2%,质量百分数;优选为不低于6%;进一步优选为6~8%;或,所述普鲁士蓝纳米金的制备方法为:将普鲁士蓝溶液与氯金酸溶液混合,加热至沸腾,再加入柠檬酸钠溶液,搅拌并保持沸腾,降温后即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淑媛,高卢翔,张鸿雁,郁东兴,李艳,刘永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