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犊牛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303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犊牛岛,包括犊牛岛主体,所述犊牛岛主体包括左侧面、右侧面、前面、后面和拱形顶面,所述犊牛岛主体前面设有开放式进入口,所述犊牛岛主体的左侧面、右侧面、后面和拱形顶面均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内层为保温层,外层为隔热层,保温层和隔热层之间设有加强筋;在所述犊牛岛主体上设有若干组环形阵列的通风口,在每组环形阵列的通风口外侧均对应设有可旋转调风盖,在所述调风盖上阵列有和每组通风口数量对应的风道,所述风道截面为圆形并且外大内小;当所述风道随调风盖旋转时,风道逐渐与通风口对正。该双层犊牛岛不仅通风、降温效果好,而且隔热性好,保温能力强,实用性高。实用性高。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犊牛岛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畜牧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双层犊牛岛。

技术介绍

[0002]犊牛岛一般由犊牛岛主体和围栏组成,犊牛岛主体一面开放,三面封闭。放置在舍外朝阳、干燥的旷场上。犊牛单栏饲养,便于工人对犊牛和其生活环境的清洁与消毒,避免犊牛间互相吸吮,改善犊牛的生活环境,降低下痢和胃肠炎的发病几率,可将犊牛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该法可以保证牛群快速增长。在夏季,由于天气较为闷热,犊牛岛主体内空气流通不好极易导致温度过高使犊牛体温过高、消化系统受损进而生病。而冬季时,犊牛岛主体又需要具备良好的保温效果,温度变化剧烈以及温度过低会使犊牛产生健康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犊牛岛,该双层犊牛岛不仅通风、降温效果好,而且隔热性好,保温能力强,实用性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犊牛岛,包括犊牛岛主体,所述犊牛岛主体包括左侧面、右侧面、前面、后面和拱形顶面,所述犊牛岛主体前面设有开放式进入口,所述犊牛岛主体的左侧面、右侧面、后面和拱形顶面均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内层为保温层,外层为隔热层,保温层和隔热层之间设有加强筋;在所述犊牛岛主体上设有若干组环形阵列的通风口,在每组环形阵列的通风口外侧均对应设有可旋转调风盖,在所述调风盖上阵列有和每组通风口数量对应的风道,所述风道截面为圆形并且外大内小;当所述风道随调风盖旋转时,风道逐渐与通风口对正。
[0005]优选的,在所述双层犊牛岛主体前面设有可拆卸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双层犊牛岛主体左侧面、拱形顶面衔接,并且其尺寸不超过开放式进入口的一半。
[0006]优选的,在所述挡风板内侧设有多个第一凸起。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铺满挡风板内侧,并且第一凸起截面为弧状。
[0008]优选的,在所述挡风板一侧设有可拆卸的门帘,所述门帘尺寸不超过开放式进入口的一半,并且在门帘上设有多个第二凸起。
[0009]优选的,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和石墨烯加热板,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与石墨烯加热板电性连接,并且石墨烯加热板可拆卸设置在双层犊牛岛主体左侧面内侧。
[0010]优选的,所述调风盖与双层犊牛岛主体螺纹连接。
[0011]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双层犊牛岛主体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有相变材料挂板。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犊牛岛主体的左侧面、右侧面、后面和拱形顶面设置成双层结构,起到内层保温,外层隔热的作用,将夏季的高热量和冬季的冷空气隔离在双层结构形成的腔室内,避免热空气的进一步进入以及冷空气的快速流失,使犊牛岛主体的隔热性和保温能力大大增强;通过在犊牛岛主体上开设多组环形阵列的通风口,并在环形阵列的
通风口外侧对应设有截面为圆形并且外大内小的风道,使风经历从大口流入小口的过程,由于空气受到挤压,形成气压,再吹入犊牛岛主体内部,实现犊牛岛主体的通风及温度降低;通过设置可旋转的调风盖,使得当风道随调风盖旋转时,风道逐渐与通风口对正,实现吹入双层犊牛岛主体的风量、风压调整,进而适应不同季节时犊牛所需的降温程度;当外界温度较低时,旋转调风盖,风道不与通风口连通。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挡风板进一加大双层犊牛岛主体前面的通风面积适应温度较高的夏季,或减少双层犊牛岛主体前面的通风面积,适应温度较低的冬季;通过在挡风板内侧设置铺满挡风板内侧的第一凸起,使得挡风板内侧形成很多狭小的空间,使空气热传导不顺畅,进而提高双层犊牛岛主体的保温能力;通过设置可拆卸的门帘,在不影响犊牛进出开放式进入口的情况下,进一步避免外界冷空气进入双层犊牛岛主体,门帘上的第二凸起使得门帘内侧形成很多狭小的空间,使空气热传导不顺畅,进一步提高双层犊牛岛主体的保温能力;通过设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并将太阳能发电装置与石墨烯加热板相连,使双层犊牛岛主体在保温的基础上还可以自行产热,应对寒冷的冬季,使犊牛的生活环境更为舒适。双层犊牛岛主体左侧面和右侧面的相变材料挂板在白天或高温时吸收部分双层犊牛岛主体内的热量,夜晚温度较低时又释放在双层犊牛岛主体内,又进一步使犊牛的生活环境更为舒适,提高犊牛成活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双层犊牛岛立体图示意图;图2为本双层犊牛岛后视图示意图;图3为本双层犊牛岛中的调风盖剖视图示意图;图4为本双层犊牛岛(不包含门帘)主视图示意图;图5为本双层犊牛岛主视图示意图;图6为本双层犊牛岛中的挡风板剖视图示意图;图7为本双层犊牛岛中的门帘剖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双层犊牛岛,包括犊牛岛主体1,犊牛岛主体1包括左侧面、右侧面、前面、后面和拱形顶面,在犊牛岛主体1前面设有供犊牛进出的开放式进入口11,犊牛岛主体1的左侧面、右侧面、后面和拱形顶面均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内层为保温层12,外层为隔热层13,保温层12和隔热层13之间设有加强筋14,起到内层保温,外层隔热的作用,将夏季的高热量和冬季的冷空气隔离在双层结构形成的腔室15内,使空气热传导不顺畅,避免热空气的进一步进入以及冷空气的快速流失,使犊牛岛主体1的隔热性和保温能力大大增强;在犊牛岛主体1后面和/或两侧面上设有多组环形阵列的通风口2,在环形阵列的通风口2外侧对应设有可旋转调风盖3,在调风盖3上阵列有和每组通风口2数量对应的风道31,风道31截面为圆形并且外大内小;旋转调风盖3,风道31逐渐与通风口2对正,使风经历从大口流入小口的过程,类似于利用矿泉水瓶上部制作简易空调的原理,使空气受到挤压,形成气压,再吹入犊牛岛主体1内,起到聚风增效的效果,实现犊牛岛主体1的通风及温度降低3

5℃;风道31逐渐与通风口2对正的过程,实现吹入犊牛岛主体1的风量、风压调整,进而
适应不同季节时犊牛所需的降温程度;当外界温度较低时,旋转调风盖3,风道31不与通风口2连通,避免冷风吹入犊牛岛主体1内。调风盖3可以与犊牛岛主体1螺纹连接,也可以在调风盖3与每组通风口2的中心设置旋转轴,实现调风盖3的旋转。
[0015]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犊牛岛主体1前面设有可拆卸的挡风板4,挡风板4与犊牛岛主体1左侧面、拱形顶面衔接,避免冷风由挡风板4与犊牛岛主体1左侧面、拱形顶面之间的衔接处进入犊牛岛主体1内,并且挡风板4的尺寸不超过开放式进入口11的一半,避免挡风板4尺寸过大影响犊牛进出犊牛岛主体1内部;当夏季时,还可以将挡风板4拆卸下来,便于更多的风进入犊牛岛主体1内部。在本实施例中,在挡风板4内侧设有多个第一凸起41,第一凸起41铺满挡风板4内侧,并且截面为弧状,使得挡风板4内侧形成很多狭小的空间,使空气热传导不顺畅,进而提高犊牛岛主体1的保温能力。
[001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挡风板4一侧设有可拆卸的门帘5,门帘5尺寸不超过开放式进入口11的一半,并且在门帘5上设有铺满门帘5的第二凸起51,门帘5为柔性材料基本不影响犊牛进出犊牛岛主体1内部,但可以使进入犊牛岛主体1内部的冷风量大大减少。第二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犊牛岛,包括犊牛岛主体,所述犊牛岛主体包括左侧面、右侧面、前面、后面和拱形顶面,所述犊牛岛主体前面设有开放式进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犊牛岛主体的左侧面、右侧面、后面和拱形顶面均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内层为保温层,外层为隔热层,保温层和隔热层之间设有加强筋;在所述犊牛岛主体上设有若干组环形阵列的通风口,在每组环形阵列的通风口外侧均对应设有可旋转调风盖,在所述调风盖上阵列有和每组通风口数量对应的风道,所述风道截面为圆形并且外大内小;当所述风道随调风盖旋转时,风道逐渐与通风口对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犊牛岛,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犊牛岛主体前面设有可拆卸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犊牛岛主体左侧面、拱形顶面衔接,并且其尺寸不超过开放式进入口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男张洪伟毛森冯曼郭建军宋连杰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