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3017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含有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式I;其中,R为噻吩、咔唑、或吡咯。本发明专利技术构建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能够在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通过电活性基团原位聚合使分子形成聚合结构,无需将化合物单独采用聚合物制备工艺制成聚合物,简单且有效地解决了有机小分子材料在电极循环过程中易溶解的问题,实现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电源的迅猛发展,开发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极材料的特性。与无机正极材料相比,有机正极材料具有环境友好、分子结构可设计和理论比容量高等优势,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储能物质。有机共轭含氧化合物电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结构多样性和反应动力学快等优点,已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然而,由于其导电性差与溶解性好等问题,往往导致有机电极材料容量利用率低、循环稳定性能差,这为后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0003]为改善有机正极材料在电池中溶解问题以及循环性能差等问题,有研究者将小分子化合物制备成聚合物、或在聚合时就加入不同种类和不同含量的导电剂,但是这种方式使得电极制备与复合过程中的操作步骤较为复杂。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简单且有效解决有机小分子材料在电极循环过程中易溶解问题的方法,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式I其中,R为噻吩、咔唑、或吡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为噻吩或吡咯。3.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与溶于有机溶剂中,在惰性气氛中进行酰胺化反应;其中,R为噻吩、咔唑、或吡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温度为80℃~14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甲苯、二甲苯、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二甲基甲酰胺、乙醇或二甲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利胡博邹春龙刘进萍
申请(专利权)人: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