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灵敏检测十氟化二硫的有机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27831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高灵敏检测十氟化二硫的有机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所述有机荧光材料由构筑单元通过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高灵敏检测十氟化二硫的有机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半导体纳米材料领域,特别的涉及用于高灵敏检测十氟化二硫的有机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十氟化二硫是具有微弱水果香味的无色液体,挥发度中等,化学名称为甲氟磷酸异乙酯。1944年,德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理查德
·
库恩博士首次合成了十氟化二硫。十氟化二硫吸入毒性是沙林的2

4倍,皮肤毒性是沙林的5

10倍。它可通过呼吸道吸入,也可通过皮肤吸收等途径杀伤人畜,或使食物和水源染毒,经消化道进入体内。人若吸入几口高浓度的十氟化二硫蒸气后,在一分钟之内即可致死。十氟化二硫的另一特点是中毒作用快且无特效解药,因此有“最难防治的毒剂”之称。建立准确、灵敏的十氟化二硫毒剂现场快速检测方法是公共安全和环境安全的迫切需求。
[0003]目前,神经毒剂检测效率的内涵不仅包括方法的低检测限,还包括方法的检测时间、结果的灵敏性和稳定性,甚至还可以包括器件的便携性等等。目前常规十氟化二硫检测方法有质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灵敏检测十氟化二硫的有机荧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荧光材料由构筑单元π

π堆积自组装聚集成微观具有纳米带的交叉网络结构;所述构筑单元的结构式如下:2.一种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筑单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筑单元的合成路线如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中间体化合物B的制备:取化合物A置于咪唑中加热至130℃,然后加入十三烷
‑7‑
胺,反应1~2h,再依次加入无水乙醇和盐酸溶液,搅拌过夜,过滤产物收集固体,向得到的固体中加水冲洗至中性,减压旋蒸后得到中间体化合物B;2)中间体化合物D的制备:将步骤1)得到的中间体化合物B与化合物C置于咪唑中加热至130℃,反应1~2h,再依次加入无水乙醇和的盐酸溶液,搅拌过夜,然后过滤产物收集固体,将得到的固体经过柱层
析分离后即得到中间体化合物D;3)构筑单元的制备:将步骤2)得到的中间体化合物D与化合物E置于氯仿溶液中,再加入偶氮二羧酸二异丙酯和三苯基膦后反应1~2h,搅拌过夜,然后分液萃取,将得到的固体经过柱层析分离后即得到所述构筑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构筑单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6%;所述柱层析中洗脱剂为二氯甲烷/甲醇,所述二氯甲烷与甲醇的体积比为50:1~100: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构筑单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A与十三烷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斌刘婕荣晓倩邱先宇程月婷孙林唐灿汪柏伶严庆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