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矿库渗透破坏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岩土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可操作性强、试验效率高、易于操作、适用性强、数据准确可靠的尾矿库渗透破坏模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金属或非金属矿山进行矿山选别后排除尾矿或者其它工业废渣的场所,由于尾矿料复杂的工程力学特性及尾矿库特殊的构筑和运行方式,因此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的危险源。尾矿库一旦溃坝,将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对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估量且无法挽回的损失。
[0003]分析国内外众多尾矿库的溃坝案例发现,尾矿库的破坏方式虽然有多种,但主要为洪水漫顶、坝坡失稳、渗透破坏、地震液化等。目前,国内外对尾矿库渗透破坏的影响方面研究相对较少,但一般认为造成尾矿库渗透破坏的因素有排渗设施故障、干滩长度过短、连续强降雨和尾矿库堆积质量差等。而在渗透破坏模式中,尾矿库失稳以管涌破坏为主,造成的原因是在极端降雨条件及渗透作用下,尾矿或筑坝土体中的较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矿库渗透破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平台(1)、试验箱(2)、可调节降雨系统(3)、尾矿库堆积模型(4)、可溶物通道组件(5)、数据采集系统(6)、摄像头(7),所述试验箱(2)密封固定设置于试验平台(1)的上端,所述试验箱(2)包括前端的水位调节箱(21)、中部的尾矿构筑箱(22)、后端的回水箱(23),所述水位调节箱(21)及回水箱(23)紧邻尾矿构筑箱(22)的壁板上分别设置有若干连通两侧的过水孔,所述过水孔上配备有止水栓塞(24),所述试验箱(2)至少尾矿构筑箱(22)的前侧或后侧壁板为透明板;所述尾矿库堆积模型(4)按照实地堆积坝几何相似原则等比例逐层构筑在尾矿构筑箱(22)内,所述可调节降雨系统(3)设置于尾矿库堆积模型(4)上方的尾矿构筑箱(22)内壁上,所述可溶物通道组件(5)及数据采集系统(6)的传感器组件(61)分别分层间隔埋入尾矿库堆积模型(4)并压实,所述摄像头(7)设置于尾矿构筑箱(22)的上方且镜头视角朝向尾矿库堆积模型(4),所述数据采集系统(6)的接收器组件(62)输入端口分别与传感器组件(61)及摄像头(7)的输出端口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尾矿库渗透破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矿库堆积模型(4)按照实地堆积坝几何相似原则,利用实地材料等密度、等压实度、等粒径的尾矿矿渣等比例逐层构筑在尾矿构筑箱(22)内,每层构筑的厚度不应超过20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尾矿库渗透破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物通道组件(5)包括塑料管(51)、塑料薄膜(52)、易溶盐(53)、堵头(54),所述堵头(54)可拆卸的封堵在塑料管(51)的内侧管口,所述塑料薄膜(52)紧密贴合在塑料管(51)的内壁上,所述易溶盐(53)填充并夯实在贴合有塑料薄膜(52)的塑料管(51)内,所述易溶盐(53)为水溶性的盐酸盐和/或碳酸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尾矿库渗透破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51)的内径大于5cm且小于8cm,所述塑料薄膜(52)的内外侧均涂抹有凡士林,所述塑料管(51)内填充并夯实的易溶盐(53)密实度与实地堆积坝周边的岩土体密实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尾矿库渗透破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物通道组件(5)自尾矿库堆积模型(4)的坝体面向内纵向延伸,所述传感器组件(61)按纵向及横向间隔均布在尾矿库堆积模型(4)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尾矿库渗透破坏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物通道组件(5)在尾矿库堆积模型(4)内的间距不少于50cm,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飞,刘文连,眭素刚,余大明,王帮团,许汉华,何向荣,樊亚红,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昆明勘察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