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克秀专利>正文

长输热网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300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长输热网供热系统,涉及供热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阶段长输热网线路上的余废热无法充分利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长输热网供热系统,包括第一热源、第一余热整合装置、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以及第一目标用热单元;第一热源与第一余热整合装置通过供给管路相连通,第一余热整合装置与第一目标用热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一供路和第一回路,第一余热整合装置还连通有第二供路和第二回路;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的进热端与第一余热整合装置相连通,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的出热端与第一供路相连通,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连接有第三供路和第三回路。装置连接有第三供路和第三回路。装置连接有第三供路和第三回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长输热网供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热
,尤其是涉及一种长输热网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供热面积迅速增长,集中清洁绿色供热问题亟待解决。部分地区管网输送出现瓶颈,同时也伴随着节能减排的压力增大。
[0003]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多地已经逐渐控制锅炉房以及燃煤电的厂建设,并逐渐取缔分散的小型锅炉,使得现有的常规供热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的发展状况。
[0004]随着蒸汽长输和热泵技术的发展,蒸汽长输百余公里已有成功案例,热泵技术也已在各大电厂大规模应用。但现有的蒸汽长输只是单独的汽水加热,仅为低效利用,并不能够充分的利用蒸汽以及携带的热量,且在供给管路上的余废热能无法利用,导致长输蒸汽效率不足。
[0005]因此,急需提供一种长输热网供热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输热网供热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阶段长输热网线路上的余废热无法充分利用的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长输热网供热系统,包括第一热源、第一余热整合装置、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以及第一目标用热单元;所述第一热源与所述第一余热整合装置通过供给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一余热整合装置与所述第一目标用热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一供路和第一回路,所述第一余热整合装置还连通有第二供路和第二回路;所述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的进热端与所述第一余热整合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的出热端与所述第一供路相连通,所述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连接有第三供路和第三回路。
[0008]其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输热网供热系统,还包括第一回线余热整合装置,所述第一回线余热整合装置与所述第一回路相连通,所述第一余热整合装置与所述第一回线余热整合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一回线余热整合装置上连通有第四供路和第四回路。
[0009]具体地,所述第一目标用热单元包括一级用热单元和二级用热单元,所述一级用热单元与所述第一余热整合装置相连通,所述二级用热单元与所述一级用热单元相连通;所述二级用热单元的回流端连接有第五回路,所述第五回路与所述第一回路相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目标用热单元还包括三级用热单元,所述三级用热单元与所述二级用热单元相连通,且所述三级用热单元的回流端连接有第六回路,所述第六回路与所述第一回路相连通。
[0011]其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输热网供热系统,还包括第一回线用热单元,所述第一回线用热单元与所述第一回路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回线用热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回线余热整合装置与所述第一目标用热单元之间。
[0012]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输热网供热系统,还包括蒸汽补入装置,所述蒸汽补入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热源与所述第一余热整合装置之间,且与所述供给管路相连接。
[001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输热网供热系统,还包括第一蒸汽利用装置,所述第一蒸汽利用装置位于所述第一热源与所述蒸汽补入装置之间。
[0014]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输热网供热系统,还包括蒸汽提升装置及高品蒸汽利用单元;所述蒸汽提升装置与所述供给管路相连通,所述高品蒸汽利用单元与所述蒸汽提升装置相连通。
[0015]其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输热网供热系统,还包括第二热源、第二蒸汽利用装置、第二余热整合装置以及第二目标用热单元;所述第二热源分别与第一目标用热单元和所述第二蒸汽利用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蒸汽利用装置与所述第二余热整合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余热整合装置与所述第二目标用热单元相连通,所述第一热源与所述第二目标用热单元相连通。
[0016]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输热网供热系统,还包括第二供线余热整合装置、第二回线余热整合装置以及第二回线用热单元;所述第二供线余热整合装置与所述第二余热整合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余热整合装置与所述第二目标用热单元之间连通有输热管路和回热管路,所述第二供线余热整合装置的出热端与所述输热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回线余热整合装置与所述回热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二回线用热单元与所述回热管路相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二回线余热整合装置和所述第二目标用热单元之间。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输热网供热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长输热网供热系统,包括第一热源、第一余热整合装置、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以及第一目标用热单元;第一热源与第一余热整合装置通过供给管路相连通,第一余热整合装置与第一目标用热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一供路和第一回路,第一余热整合装置还连通有第二供路和第二回路;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的进热端与第一余热整合装置相连通,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的出热端与第一供路相连通,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连接有第三供路和第三回路。
[0019]由此分析可知,第一热源为蒸汽提供装置,能够向供给管路提供蒸汽,并通过供给管路输送至第一余热整合装置中。由于本申请中的第一余热整合装置上连接有第二供路和第二回路,因此,能够将线路上的余热通过第二供路进入第一余热整合装置中进行散热,降温后通过第二回路返回。而散热过程中,第一热源提供的蒸汽能够作为驱动源,驱动第一余热整合装置提取余热热量,进行整合后通过第一供路供给至第一目标用热单元。
[0020]通过第一余热整合装置上连接的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能够将蒸汽输送入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中作为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的驱动源。由于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上还连接有第三供路和第三回路,因此,通过第三供路能够将供线上的其他余热汇入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进行散热,降温后通过第三回路返回。
[0021]而供线上的余热在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进行整合后,汇入第一供路中,与第一供路中的蒸汽进行混合,使第一供路内的蒸汽温度能够达到第一目标用热单元的所需用热温度。
[0022]最后,在第一目标用热单元用热后,通过第一回路再次回流至第一余热整合装置内进行统一的温度控制,并按照上述方式再次进行热量供应,实现整体供热系统的循环。
[0023]通过本申请在第一热源和第一目标用热单元之间设置的第一余热整合装置以及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能够将输热线路上的全部余热装置进行整合,从而能够充分利用第一供应线路上的与蒸汽和用热相关的单位为线路内的蒸汽进行控温,实现线路上的余废热以及蒸汽的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长输热网供热系统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布局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长输热网供热系统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布局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长输热网供热系统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原理布局图;
[0028]图4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输热网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热源、第一余热整合装置、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以及第一目标用热单元;所述第一热源与所述第一余热整合装置通过供给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一余热整合装置与所述第一目标用热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一供路和第一回路,所述第一余热整合装置还连通有第二供路和第二回路;所述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的进热端与所述第一余热整合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的出热端与所述第一供路相连通,所述第一供线余热整合装置连接有第三供路和第三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输热网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回线余热整合装置,所述第一回线余热整合装置与所述第一回路相连通,所述第一余热整合装置与所述第一回线余热整合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一回线余热整合装置上连通有第四供路和第四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输热网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用热单元包括一级用热单元和二级用热单元,所述一级用热单元与所述第一余热整合装置相连通,所述二级用热单元与所述一级用热单元相连通;所述二级用热单元的回流端连接有第五回路,所述第五回路与所述第一回路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输热网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用热单元还包括三级用热单元,所述三级用热单元与所述二级用热单元相连通,且所述三级用热单元的回流端连接有第六回路,所述第六回路与所述第一回路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输热网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回线用热单元,所述第一回线用热单元与所述第一回路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回线用热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回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连祥陈克秀马琦轩张竟丹李涛于力张振刚刘永强黄烈枫黄博皓陈熙荣周悦于恩英张洪岩赵勃沣于涵竹
申请(专利权)人:陈克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