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泡石纤维复合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297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泡石纤维复合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研磨煅烧的方法在海泡石纤维的表面负载纳米抗菌颗粒得到海泡石纤维复合止血材料。海泡石纤维产量丰富、成本低且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液体吸收能力,海泡石纤维负载纳米银、纳米氧化亚铜、纳米氧化锌等颗粒后具有较强的杀菌抗感染效果。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得到的负载广谱抗菌纳米颗粒的海泡石复合止血材料作为新型止血材料具有吸液能力强、止血快速、生物相容性好、不会造成二次创伤、杀菌抗感染能力强、价格低廉的特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工艺简单,合成温度低,重复性好,整个工艺流程对环境友好,适合工业生产。适合工业生产。适合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泡石纤维复合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海泡石纤维复合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及时有效地快速止血,实现出血创面的快速封堵并降低伤口感染风险,对于提高伤者的存活率极为重要。传统的止血材料主要有纱布、止血带和绷带等。但是这些止血材料在使用时总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纱布止血主要处理体表小型出血,对较大出血创面的止血效果不佳;止血带处理出血创面时主要通过持续性的对患处上方施加压力达到压迫止血的功效,止血效果差,且容易造成意外医源性损伤。目前,新型止血材料主要有无机矿物类、氧化纤维素、壳聚糖、明胶和α

氰基丙烯酸酯类等。无机矿物类如沸石、高岭土等通过快速吸收伤口附近水分,提高血液凝血因子浓度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但是会产生高放热反应造成伤口二次创伤;壳聚糖类止血材料主要通过静电吸引作用,促进血液凝固,但是还存在吸液能力不足,应对严重出血创伤止血效果降低等缺点;α

氰基丙烯酸酯类具有快速粘合的特点,但是降解过程中的生物相容性较差,可能引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泡石纤维复合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海泡石纤维和醋酸盐混合后顺次进行研磨、煅烧得到海泡石纤维复合止血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泡石纤维和醋酸盐的质量比为3~80: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醋酸盐包含醋酸银、醋酸铜、醋酸锌、醋酸钙、醋酸铁、醋酸锰和醋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的时间为15~60min。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的温度为300~600℃,煅烧的时间为2~8h,升温至煅烧温度的升温速率为5~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燕怀殷培晟李焱张涛孙金磊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海美斯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