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脉采血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293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脉采血辅助装置,涉及采血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框体、针孔和显示单元;显示单元,主要包括红外相机和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可拆卸装配在红外相机的上端,红外相机卡在框体上端口,红外相机的采集镜头朝向框体下端口,红外相机和显示模组电性连接(其中红外相机与显示模组可以单不局限于是用来采集红外成像的艾睿P2Pro摄像头以及用来处理显示智能手机,在使用时直接将艾睿P2Pro摄像头插在智能手机Ty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脉采血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采血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动脉采血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治疗中需要对动脉中的血氧含量以及酸碱平衡进行检测,此时便需要抽取动脉血来进行采样检测,动脉血的血气分析常用于肺部疾病或者心脏疾病,或者抢救危重症患者,或者手术当中做监护。
[0003]在进行动脉采血时是医护人员采用穿刺针对准触摸到动脉搏动点位置进行穿刺取血,但是由于采血针是依靠医护人员凭借知识以及经验来进行判定采血位置,但是由于人员凭借经验来进行定点,在一些实习护士或者从业时间不长的护士由于自身经验不足进而会出现采血点定位不确切造成采血失败,虽然现在临床上有血管成像仪能够判断静脉走形,但是此血管成像仪仅能够对静脉血管进行成像,故对动脉采血不方便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动脉采血辅助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脉采血辅助装置,包括框体、针孔和显示单元;
[0006]框体,为透明亚克力板组成的矩形方框,其中框体作为整体骨架作用;
[0007]针孔,其贯穿开在框体的一侧壁上,其中针孔供采血针穿过;
[0008]显示单元,主要包括红外相机和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可拆卸装配在红外相机的上端,红外相机卡在框体上端口,红外相机的采集镜头朝向框体下端口,红外相机和显示模组电性连接(其中红外相机与显示模组可以单不局限于是用来采集红外成像的艾睿P2 Pro摄像头以及用来处理显示智能手机,在使用时直接将艾睿P2 Pro摄像头插在智能手机Type

C接口上)。
[0009]优选的,显示单元还包括套在红外相机表面的环垫,其中环垫起到将红外相机卡在框体内部的作用。
[0010]优选的,显示单元还包括安装在显示模组底端的两个夹板,其中两个夹板夹在框体的表面起到进一步固定显示模组的作用。
[0011]优选的,还包括用来限制取血针的指示单元,指示单元包括水平贯穿并转动在框体上的连轴以及固定在连轴上的圆筒,圆筒用来取血针的插入,圆筒借助连轴在框体的内部转动进而调整取血针的角度。
[0012]优选的,连轴的两端均装配有圆盘,圆盘彼此远离的一端装配有箭头,框体的表面粘有刻度盘,刻度盘套在连轴的表面。
[0013]优选的,所述框体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装配在框体侧壁上的卡块,所述卡块的内部卡有卡臂,所述卡臂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垫块。
[0014]优选的,所述框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指垫。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6]本技术中,用手捏在两个指垫上进而拿起框体,两个指垫方便手捏,将框体压在被测着皮肤上,垫块起到缓和框体和皮肤之间接触,由于框体是亚克力板能够方便观测内部,针孔是起到穿刺取血针穿过的作用,穿刺取血针是供圆筒穿过,穿过取血针的圆筒借助连轴在框体内部转动进而调整穿刺取血针的角度,其中连轴端口圆盘上的箭头起到在刻度盘上指示角度的作用,连轴和框体之间可以采取过盈配合转动的时候能够卡住转动,卡臂和卡块起到将垫块固定在框体下的作用,利用红外相机对框体内部的皮肤进行录制,通过显示模组来显示发热点,通过观测跳动最大的发热点来判断动脉跳动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动脉采血辅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动脉采血辅助装置中图1的另一角度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动脉采血辅助装置中图1的A处放大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动脉采血辅助装置中显示单元部分示意图。
[0021]图例说明:1、框体;2、垫块;3、针孔;4、指垫;5、指示单元;51、连轴;52、圆筒;53、圆盘;54、箭头;55、刻度盘;6、显示单元;61、红外相机;62、环垫;63、显示模组;7、连接单元;71、卡臂;72、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如图1

4所示,一种动脉采血辅助装置,包括框体1、针孔3和显示单元6;
[0025]框体1,为透明亚克力板组成的矩形方框,其中框体1作为整体骨架作用;
[0026]针孔3,其贯穿开在框体1的一侧壁上,其中针孔3供采血针穿过;
[0027]显示单元6,主要包括红外相机61和显示模组63,显示模组63可拆卸装配在红外相机61的上端,红外相机61卡在框体1上端口,红外相机61的采集镜头朝向框体1下端口,红外相机61和显示模组63电性连接其中红外相机61与显示模组63可以单不局限于是用来采集红外成像的艾睿P2 Pro摄像头以及用来处理显示智能手机,在使用时直接将艾睿P2 Pro摄像头插在智能手机Type

C接口上。
[0028]显示单元6还包括套在红外相机61表面的环垫62,其中环垫62起到将红外相机61卡在框体1内部的作用,显示单元6还包括安装在显示模组63底端的两个夹板64,其中两个夹板64夹在框体1的表面起到进一步固定显示模组63的作用,还包括用来限制取血针的指示单元5,指示单元5包括水平贯穿并转动在框体1上的连轴51以及固定在连轴51上的圆筒52,圆筒52用来取血针的插入,圆筒52借助连轴51在框体1的内部转动进而调整取血针的角
度还包括用来限制取血针的指示单元5,指示单元5包括水平贯穿并转动在框体1上的连轴51以及固定在连轴51上的圆筒52,圆筒52用来取血针的插入,圆筒52借助连轴51在框体1的内部转动进而调整取血针的角度,连轴51的两端均装配有圆盘53,圆盘53彼此远离的一端装配有箭头54,框体1的表面粘有刻度盘55,刻度盘55套在连轴51的表面,框体1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单元7,连接单元7包括装配在框体1侧壁上的卡块72,卡块72的内部卡有卡臂71,卡臂7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垫块2,框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指垫4。
[0029]工作原理:用手捏在两个指垫4上进而拿起框体1,两个指垫4方便手捏,将框体1压在被测着皮肤上,垫块2起到缓和框体1和皮肤之间接触,由于框体1是亚克力板能够方便观测内部,针孔3是起到穿刺取血针穿过的作用,穿刺取血针是供圆筒52穿过,穿过取血针的圆筒52借助连轴51在框体1内部转动进而调整穿刺取血针的角度,其中连轴51端口圆盘53上的箭头54起到在刻度盘55上指示角度的作用,连轴51和框体1之间可以采取过盈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脉采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1)、针孔(3)和显示单元(6);框体(1),为透明亚克力板组成的矩形方框,其中框体(1)作为整体骨架作用;针孔(3),其贯穿开在框体(1)的一侧壁上,其中针孔(3)供采血针穿过;显示单元(6),主要包括红外相机(61)和显示模组(63),所述显示模组(63)可拆卸装配在红外相机(61)的上端,红外相机(61)卡在框体(1)上端口,红外相机(61)的采集镜头朝向框体(1)下端口,红外相机(61)和显示模组(63)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采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单元(6)还包括套在红外相机(61)表面的环垫(62),其中环垫(62)起到将红外相机(61)卡在框体(1)内部的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脉采血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单元(6)还包括安装在显示模组(63)底端的两个夹板(64),其中两个夹板(64)夹在框体(1)的表面起到进一步固定显示模组(63)的作用。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立杰石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